黄娴
福州市台江实验小学
摘要: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一个引发了人们较多关注与探讨的一个话题。各学段、各学科教师都致力于在自身的学科教育实践活动中培养与锻炼学生们的核心素养,以推动学生们的长远性进步与发展。小学音乐学科教师自然也不例外。本文立足于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从“音乐自主需要”“音乐实践能力”“音乐情感体验”以及“音乐文化理解”这四个方面入手,针对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音乐教学这一主题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索。目的在于引发更多音乐教育同仁的共鸣,切实将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们核心素养的目标落实到实处。
关键词:小学音乐;核心素养;音乐自主需要;音乐实践能力;音乐情感体验;音乐文化理解
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建设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自此,“核心素养”一词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范围,特别是在教育领域引发了极大的关注。所谓核心素养,按照纲领性文件来讲,其是指学生们应当通过学习所形成与积累下来的能对日后长远性发展起到重要奠基力量与作用的关键素养与能力。在认真分析、考察一个人一生成长与发展所需要的众多素养与能力中,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最终确立了具体十八点学生们所应当形成与具备的核心素养。这十八点核心素养内容构成了一个极为密切的体系,侧重于学生们的素养与能力培养,致力于引导学生们日后的长远性进步。在此大的背景下,高中学段各学科纷纷提出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框架内容。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框架及其内容主要表现为:音乐自主需要、音乐实践能力、音乐情感体验意见音乐文化理解四个方面。目前为止,小学阶段音乐学科尚未具有明确的音乐核心素养概念,为此,我们小学音乐教师便可以适当参考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内容,在契合小学阶段学生们实际认知特点的基础上适当调整与优化,以在小学阶段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们的音乐核心素养,以为学生们日后的音乐学习及其个人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音乐自主需要素养
音乐自主需要是指学生在音乐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愿意参与音乐学习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能感受到音乐学习带来的快乐,具备可持续性音乐学习的动力与主动性。由此来看,音乐自主需要素养是学生们学习音乐、融入到音乐学科之中的重要基础,也是首要素养,应当引起我们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并想方设法培养学生们的音乐自主需要素养。
我在自身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就会有意识地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学生们的音乐自主需要素养。例如,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这一音乐曲目之前,我没有急于带领学生们学唱这一歌曲,而是首先在课堂上为我们的学生们讲解了王二小放牛的故事。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喜欢听故事,因此,他们都表现得格外认真、集中,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对王二小这一英勇的小战士形象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被他英勇同敌人进行周旋,最后自己却壮烈牺牲的精神所感动。也正是有了这一情感上的冲击,我们的学生们对《歌唱二小放牛郎》这一音乐曲目有了更明显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能跟随着我的正常教学节奏进行该音乐曲目的高质量学习。
再如,在教学《蜗牛与黄鹂鸟》这一音乐曲目时,我就首先为学生们播放了关于该歌曲的合唱视频,让学生们在直观化、生动化、形象化的合唱视频中初步感知音乐合唱的魅力,并从中尝试观察他人合唱过程中的技巧及其表现,如此一来,就很好地调动起了学生们学习《蜗牛与黄鹂鸟》这一音乐曲目的学习热情以及后续进行合唱的积极性,也促使他们能自觉参与到《蜗牛与黄鹂鸟》这一音乐曲目的学习中来。当学生们具备了自主需要的音乐学习需求,自然便能在这一学习需求的推动下高效率的开展音乐学习的相关活动。这便表明了培养学生们的音乐自主需要素养,让学生们愿意学习音乐知识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及其意义。
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音乐实践能力素养
音乐实践能力,是指学生们通过音乐学科的学习所形成的感知音乐情感、体验音乐内涵,同时能进行音乐创造、表达等一系列实践活动的音乐素养及其能力。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我们将音乐作为一门学科进行教学,目的不在于让学生们学会演唱多少首歌曲,懂得多少音乐理论知识,而在于让学生们能在音乐教育的熏陶与感染下具备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基本素养与能力,也就是说能运用所学到的音乐知识更好地辅助与服务自身的社会生活实践,能鉴赏音乐作品的美,能创造不同形式的音乐作品,等等。从这一层意义展开来讲,我们音乐学科教学中我们教师便应当有意识地培养与锻炼学生们对所学音乐知识进行灵活实践运用的素养及其能力。这也是我们小学音乐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
例如,在学习了《健康歌》这一音乐曲目之后,班上便有学生们提议我们可以将这首歌作为班歌,在早读课上或者学生们学习出现懈怠情绪时集中进行演唱,同时搭配着合适的舞蹈动作进行演绎。这样一来,学生们在活动身体、放松心理压力的同时,也能以更好地面貌投入到新的一天的课堂学习中来。这便是我们学生们对所学到的音乐知识进行灵活实践运用的突出体现。
再如,在教学《说唱脸谱》这首京剧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歌曲时,我不仅仅满足于带领学生们学唱这一歌曲,更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们在学习这一歌曲的过程中去了解我国的传统戏曲文化。我们的学生们结合成学习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着资料的查阅与整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对于《说唱脸谱》这一音乐曲目中所出现的“典韦”“曹操”“张飞”等不同的形象有了了解,也对赋予不同人物形象以不同颜色脸谱以彰显其性格特征的京剧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可以说,在《说唱脸谱》的学习中,我们学生们学到的不仅仅是如何演唱,更重要的是对其背后所蕴含着的知识也有了更多的了解、积累,并能对其进行正确的鉴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们音乐实践能力素养的目的得以很好地落实到实处。
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音乐情感体验素养
音乐情感体验是指学生们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所能感知到的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的一种素养与能力。音乐情感体验素养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的表现,其一,在体会到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其二,能用音乐作品抒发自身的情感。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也正因为如此,我们音乐学科教师在日常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应当有意识地发挥与挖掘所教学内容蕴含着的细腻情感因素,并以此为载体对学生们进行有意识地情感熏陶与吸引。如此,学生们在学习到音乐演唱技巧的同时,还能得到情感上的启迪、冲击与感染,进一步感受到音乐作为艺术形式所具有的无限魅力。音乐情感体验也是我们小学音乐学科教学培养学生们核心素养的目标之一。
但是音乐情感体验是相对较为抽象的内容,我们教师不能过分强调以言语的方式进行灌输,这种生硬的方式很难让学生们产生良好的音乐情感体验不说,而且还很容易产生适得其反的不良后果。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巧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们在该情境中去感知、去体验,去品味与鉴赏音乐作品中的丰富情感。例如,在教学《唱山歌》这一音乐曲目时,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感知到刘三姐这一人物的性格特征,我特意为学生们播放了电影《刘三姐》对歌的片段。这便很好地营造了一种直观化的情境,让我们的学生们得以近距离地直观观察刘三姐对歌的状态及其表现。也正是如此,我们的学生们在看电影、听山歌的过程中注意到了刘三姐身上所表现出的特征,像美丽、聪明、活泼、可爱,等等,以此为基础,我们的学生们再认真聆听《唱山歌》自然也便能从中感知到其中刘三姐带领乡亲同财主进行斗争所彰显出的智慧与机智。
再如,在教学《大海啊,故乡》这一音乐曲目时,我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提到“妈妈”,大家率先会想到的一个词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设置让我们的学生们开展了头脑风暴,并进行了积极的回答。有的说提到“妈妈”想起了“亲切”,有的说提到“妈妈”想起了“热爱”,有的说提到“妈妈”想起了“温柔”……不同的学生们给予了不同的回答,课堂氛围空前高涨、热烈。以此为基础,我顺势带领学生们聆听《大海啊,故乡》这一音乐曲目,在聆听的过程中,我们的学生们意识到大海对于创作者来讲的意义,它是故乡,是“妈妈”一般的存在。有了这一认知,我们的学生们自然也便能更好地感知到《大海啊,故乡》这一音乐曲目中所蕴含着的对大海、故乡和祖国母亲深挚的感情了。通过多种不同方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们在情境中体验音乐中所蕴含细腻情感的预期目的得以有效实现。
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音乐文化理解素养
音乐文化素养是指学生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能理解与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音乐作品的魅力,进而能以音乐为载体形成端正的文化价值观念。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这一大的社会背景下会衍生出不同的音乐文化,这是一种非常可观的正常现象。对此,要想更好地鉴赏音乐,感受音乐所带来的魅力,我们便不能带着“有色眼镜”,而应当端正自身的文化价值观念,理解与尊重多样化的音乐文化。培养学生们的音乐文化理解素养同样也是我们音乐学科教学所承担的重要职责之一,更是我们教师应当面向学生们施以有针对性教育教学引导的重要方向。
但是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相当一部分音乐教师忽视了这一点,只将目光放在教会学生们演唱音乐曲目这一较浅显的层次上,显然这是一种非常片面的理解与认识。在吸取了以往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我在自身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会有意识地挖掘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们在音乐学习中感知多元文化,在多元文化营造的氛围中更好地体验不同形式音乐作品所具有的艺术魅力。例如,我便有意识地将《苗岭的早晨》这一苗族风格特征明显的歌曲同《小山羊》这一侗族民歌以及《天山之春》这一维吾尔族民间音乐集中到一起进行对比与分析。这样一来,我们的学生们就得以初步体会到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经典流传、别具特色的歌曲,而为了更好地加深学生们的认识,我对音乐教学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延伸,带领学生们分析了苗族、侗族以及维吾尔族这三个少数民族民歌的特点,像苗族音乐曲调多为清洌、高亢、委婉,唱时鼻音浓重,节奏顿挫缓和,音调绵长;侗族民歌男声大歌曲调雄壮有力,气势磅礴,女声大歌曲调优美明朗,娓娓动听;维吾尔族民歌则热烈活泼,具有鲜明的可舞性……就这样,我们的学生们在开阔视野范围、丰富学识见识的同时,内心也得以初步形成了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念,即能意识到不同地区所蕴含的多元化音乐文化特点,同时又能端正对待不同文化背景下衍生出的丰富音乐作品。这便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们音乐文化理解素养的有力体现。
五、结束语
我们教师承担着“传道受业解惑”的重要职责,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意识到我们进行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们考取理想的分数,更重要的是通过优质的教育让学生们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学习与积累到能对他们日后一生进步与发展所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素养与能力。也正是基于此,我国教育部门聚焦核心素养,提出了培养与锻炼学生们核心素养的重要教育目标。这一目标较为宏大,实施起来需要我们各个学科教育工作者付出以无限的努力与智慧,在传授给学生们知识的同时,将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细化成一项项切实可操作的教育教学活动及其行为,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落实到实处,我们的学生们也才能在收获知识的同时积累娴熟、扎实的能力,从而能为日后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无限助推力。在日后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我将进一步探索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有效落实的途径及其方式方法,以往以个人见解切实助推小学音乐核心素养教育工作的落实与实现。
参考文献:
[1]白兆媛.探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J].数码设计:下,2019(03):185-185.
[2]朱静.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分析[J].人文之友,2019(01):224-224.
[3]李琳.小学音乐常态课堂培养音乐核心素养思考[J].北方音乐,2019(03):113-114.
[4]马慧慧.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模式探究[J].锋绘,2019(08):75-75.
[5]白玉梅.小学音乐教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J].中国高新区,2018(10):114-114.
[6]赵彩霞.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J].信息周刊,201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