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以团体活动提高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6期   作者:张志亚
[导读] 新时期背景下,各中职院校对于德育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地重视,
        张志亚  
        天津市市政工程学校  
        摘 要:新时期背景下,各中职院校对于德育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地重视,尽管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教育措施,但是获得的成效却并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采用的德育教育方法缺少实效性所致。因此,要想进一步提升中职院校德育教育水平,就要对现有的德育教育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尽量通过团体活动来突出中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本文也会针对如何在中职德育教育中有效开展团体活动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着重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德育教育策略,以便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团体活动;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对于中职德育教育工作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突出中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就要尽量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及思想变化等,对原有的德育教育方法进行积极的调整,尽量通过有效的团体活动来提高中职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其能够正确认识德育教育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在活动实践中真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健全的人格,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德育教育效果,进一步突出中职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明确德育团体活动目标
        德育教育是新时期中职教育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而团体活动又是一种新的德育教育方法,因此,要想确保德育团体活动的实效性,相关教师就要对活动目标进行充分的明确,不仅要以班级、社团、兴趣小组等为单位,将中职学生分成不同层级的团体,而且还要对各层团体的负责人或指导者进行合理安排,并明确其德育教育责任,以便使其在落实德育团体活动时能够以学生为根本,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特点来进行,针对性地设计活动主题和内容,这样才能提高德育团体活动的效率和有效性,从而获得理想的德育教育效果。
二、科学规划实施德育团体活动
        要想进一步提高中职院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首要任务就是要增强各院校领导对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度,尽量结合当代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实际需求等来对德育教育团体活动的实施进行科学设计和规划。例如,在开展文明礼仪、诚信友善、感恩、自信自律等以班级、社团和兴趣小组为单位的德育团体活动时,相关教师就要有针对性地对活动内容以及活动方式进行合理的规划,并尽量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这样就能达到寓教于乐的德育教育效果。如针对刚入学的中职学生,可以开展一些文明礼仪、遵规守纪等团体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一定的集体意识和纪律意识,了解文明礼仪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对学校规定进行全面掌握,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品德素养,为日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而针对二年级的中职学生,由于其整体道德素养较一年级学生高很多,所以为了进一步提升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自信,相关德育教师就要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自信自律的德育团体活动,以便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从中找出自身的不足,并在日后的学习中通过不断地努力加以改正,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相对而言,由于三年级中职学生大多会面临顶岗实习,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岗位需求,就要针对性地设计一些能够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团队精神、爱岗敬业、竞争合作意识等职业道德的团体活动,这样才能为学生获得成功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更好的突出中职德育团体活动实施开展的实效性。


三、结合学生实际以学生为本
        对于各级院校德育教育工作而言,由于其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所以只有在教育过程中能够做到以学生为本、重视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结合学生实际需求,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同样,各中职院校在实施开展德育团体活动时,也要按照这一原则来进行,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规划来设计活动主题,保证德育教育内容能够满足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需求,而且还要以提高学生对德育教育的认同感为核心理念,将德育教育与学生的个人发展进行紧密结合,并针对性地制定德育教育规划,将理解、尊重和关心作为德育团体活动开展的依托,以便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教师的人文情怀,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与此同时,德育教师在活动中也要对原有的德育教育理念和方法进行积极的转变,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目光,确保德育团体活动的贯彻和落实,从而真正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化提升,使其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期技术技能型人才。
四、确保德育团体活动的新颖性和趣味性
        从当前中职学生的特点来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大部分中职学生的思想也会发生较大转变,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对于传统守旧的思想观念十分排斥,但对于一些形式比较新颖的团体活动却易于接受。基于此,要想突出中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相关教师在开展德育团体活动时,就要注重活动的新颖性和趣味性,这样就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使其能够在活动中真正展示自己,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例如,可以针对全社会关注的环境保护问题,组织学生开展一个“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德育团体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利用假期时间以小组的形式到社会上做一些公益性的环境保护工作,如:社区环保志愿者、公园湿地环保志愿者等活动,并在开学时写一份工作总结,这样通过亲身实践,学生都有相应的德育体验和收获,不仅对目前我国环境污染现状有着更深刻地认知,而且在活动中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了其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从而真正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五、加强校内外德育团体活动的有机结合
        德育团体活动的开展有效弥补了传统中职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空洞说教的问题。因此,为了使其活动的实效性得到更好地发挥,仅仅依靠校内团体活动的开展是不够的,还要加强与校外德育团体活动的有机结合。如:社会实践、爱心募捐、志愿者活动等有利于提升学生个人素养和思想认知的德育活动,这样学生一方面通过校内德育教育的学习来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能深刻体会这些理论知识在校外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并在学以致用过程中积极主动、自觉地对自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活动等进行反思和感悟,这样就能更好地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使其在步入社会后能够尽快适应岗位需求。此外,为了最大化突出德育团体活动的实效性,各中职院校在开展德育团体活动时还要加强德育教育内容与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有效融合,即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以便及时帮助思想变化大的学生纠正不良的思想观念,使其能够理性看待问题,提高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这样才能抵制外界思想的诱惑,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从而为学生的日后发展与进步提供可靠的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阶段是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关键时期,为了使其整体道德素养以及专业技能等得到更好地提升,相关院校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就要积极转变原有的教育方法和理念,以团体活动的开展来达到最终的德育教育目的。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按照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对德育团体活动的目标和内容进行合理规划设计,而且还要确保活动的新颖性和趣味性,并加强校内外德育团体活动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进一步突出中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为学生日后的全面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练丽华. 以团体活动提高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的策略[J]. 中外交流, 2019, (08):66-67.
[2]范经伟. 提高中职学校德育教学实效性的策略——以德育的客体论为视角[J]. 职业, 2018, (03):134-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