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萌萌
滨城区第二实验小学 山东滨州 256600
摘要:近年来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方式也在不断深化改革。科学实验作为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实验素养的提升有重要意义,科学的引导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但是,目前小学科学实验课堂教学并不理想,受到学生素养参差不齐、教师一味引导忽视学生自主操作、学生参与到不高等因素的影响,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亟待提升。本文就关于小学科学课堂实验教学的方法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
引言
新课改下的小学科学实验课程更侧重于对学生思维能力及科学精神的培养。目前,小学科学课程虽然加入了实验的内容,但是课堂教学过于形式化,没有真正发挥出实验教学的价值,在提高学生兴趣和能力方面都有待提升。因此,科学教师需要积极探究小学科学实验创新教学,通过创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小学科学的概述
小学科学作为在最为基础阶段的自然科学普及知识,其并没有初中高中那样划分为具体的物理、化学、生物的具体学科,而是整体地对自然科学进行宏观的概述。所以理论层面较浅,学习内容较为简单。但是同时,这样的概述也加强了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能够在最整体的宏观视角进行问题的分析和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学生深度理解的培养的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实验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让其能够最为直观而生动地理解科学运作的原理,从而更加准确地记忆知识点。
2关于小学科学课堂实验教学的方法
2.1努力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教师要从学生身边的现象入手,与自然结合,从学生的认识规律方面进行教学。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任何未知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教师应该利用学生这一年龄特点,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科学实验课堂上,教师要大胆向学生发问,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的概念来完成相关的问答,并通过实验来证明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这样的方式往往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要学会为学生创设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要让学生去探寻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自己独立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在开展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有趣的沉浮现象》教学时教师为学生准备了身边常见的塑料瓶、钉子、泡沫板、橡皮泥、木块等材料,让学生对实验充满好奇,经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动手操作、交流汇报、获得结论”这样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2.2规范实验流程
在学生实验之前,老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辅导,规范学生的整体实验流程,标注学生整体的实验注意事项,综合对实验的整体考查后,允许学生进行正规实验操作,并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全程辅导督促。如:进行物理相关实验中,要严格要求。
首先进行实验报告的撰写,让学生写出实验的整体过程和实验计划,由老师对其实验过程进行整改。然后进行实验过程和实验细节的背诵考查,保证各小组内有一名成员的实验过程完整无误。实验流程结束后,要求各小组合作撰写实验报告,提交对于整个实验的总结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反思。
2.3小组合作探究实践,提高教学有效性
小学科学实验中,不可或缺的就是探究。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可以将学生集中起来,让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共同探索知识的深入内涵,了解小组合作的优势。教师通过结合学生优势、基础和性格等划分不同小组,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实验,在实验中探究,在探究中促进知识的内化,从而达到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目的。例如,在讲解磁铁能吸住什么物体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小组合作引导,通过展示材料,交流猜测结果,分组实验验证结果,汇报交流的过程,让小组成员参与到互动当中。在这个过程中,全班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每一名学生都被分配了不同的任务,与同学一同协作完成实验。小组成员在共同探究中相互学习,去糙取精,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了实验的各个环节。此外,科学实验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但是由于学生个体的动手能力和学习主动性不足,因此在小组中学生可以实现相互监督,相互配合,改变这一不良现状,从而提高实验引导的效率。小组合作探究之后,教师有必要综合学生的表现和实验的结果分析,找出不良的影响因素交易调整,发现表现比较好的学生或者小组,加以表彰。教师通过科学引导,鼓励学生结合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针对性地提出实验建议,实现个性化引导,提高学生个体的素养,继而全面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2.4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准备好相关的实验设备和材料,为学生进行一定的示范,让学生熟练掌握实验的步骤。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设定好的实验,让学生真正接触实验室、实验器材。最后,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纠正,鼓励学生和教师一起参与到对实验改进的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2.5总结整合,比较教学
小学科学的内容可以与数学联系起来,科学理论可以根据数学的严谨结构在滑轮上构建。在学习小学科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广泛的知识比较教学。学生知道了学科之间的知识密切相关,就会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小学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比较研究的教学方法。通过比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思维能力和总结能力。
结语
小学科学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目标仔细分析,科学运用不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实验,在互动中产生兴趣,在器材准备中调动积极性,在小组合作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通过不断引导,并结合效果加以反思,可以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发展的、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徐联国.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8(5):55.
[2]韩智伟.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8(6).
[3]谢秩明.小学科学教学现状与对策[J].俪人:教师,201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