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6期   作者:罗永梅
[导读] 所谓群文阅读,即是将某些有着相同特征的文章进行整合式阅读教学,让学生能够对某种特征的文章进行集中阅读。
        罗永梅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王团中学 751300
        摘要:所谓群文阅读,即是将某些有着相同特征的文章进行整合式阅读教学,让学生能够对某种特征的文章进行集中阅读。这种阅读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阅读的广度更为侧重,注重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和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但是,这样的创新教学模式难免给初中阶段的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教师只有掌握了群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才能够将群文阅读教学落到实处,真正起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群文阅读这一阅读教学方式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内涵和意义。群文阅读模式下,其阅读资源更加丰富,阅读活动更具多元化和深刻化,因而学生们的语言理解能力、语言积累能力以及人文素养均能得到有效培养。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由点带面,促使学生展开多篇相关联文章的阅读,从而在充分发挥群文阅读价值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群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
        由于群文阅读这种教学模式还没有被广泛地应用,所以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没有合理的解决方案,因此教师就应该首先了解利用这种教学手段会出现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找出合理的解决策略,这样才能发挥出群文阅读的作用,从而辅助学生的学习。首先,在运用群文阅读教学方式时,教师不能够准确地为学生讲解几篇文章中存在的关联与联系,这会让学生在文章学习的过程中思绪混乱,不能够感受到几篇文章中的关联,可能会降低学习的效率。群文阅读教学手段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到文章所带给人们的重要意义,而不是让他们更难理解其中的含义,这样所使用群文阅读产生的结果会适得其反。其次,教师在运用群文阅读手段时,仍然像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一样,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提问。因为群文阅读是将几篇文章组合在一起,在相同的单位时间内,要使学生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这一天会是特别紧张且匆忙的,所以如果教师仍然关注于课堂上的互动教学,一定会让学生无法全面阅读这几篇文章,如果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结构还不了解,教师的再多讲解都是无济于事。最后,教师仍然关注于学生有感情的朗诵文章,如果让学生有感情地去朗诵这几篇文章,就会大大减少课堂上教师的讲解时间,这对于学生理解文章的意义是一种阻碍,没有阅读能力的尝试与学习,就不会创建出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这也与使用全文阅读手段的目的背道而驰。教师如果能够针对以上的问题摸索出合理的解决策略,让群文阅读模式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焕发光彩,这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方式
        (一)以课文为核心立足课外延伸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由于语文阅读教学时间有限,但学生对文章却有着许多难以理解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将群文阅读时遇到的难题放到课外解决,指导学生通过独立查阅图书、上网搜索等,对心中的疑问展开探究式阅读,逐步向课外阅读方向延伸,让学生能够围绕一个问题进行课外阅读,目的更加清晰和明确。无论群文阅读涉及多少篇文章,还是延伸至课外,它始终围绕一个话题来开展,不能将与本话题无关的文章直接拿来阅读。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以语文课本知识为核心,并以此为学生确定群文阅读主题的依据,引导学生开展与主题有关的阅读活动。授课之前,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文本内容,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文章,等到教师实际开展课堂教学时,让学生先谈谈自己关于课文在课下阅读了哪些内容,这样一来,能够使学生对教师课上要教授的知识形成初步认识,提升课前预习效率,从而为学生的课上听讲奠基。


        例如,教授《岳阳楼记》这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在课后作业环节安排学生先阅读《登岳阳楼》《题岳阳楼》等古代诗歌,并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仔细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然后为学生布置一个阅读作业:“请同学们谈谈这些文章都是通过怎样的写作手法来描写岳阳楼的壮美景色的?”这样的阅读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群文阅读的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在自己的脑海中对岳阳楼的壮阔景象形成最直接的初步印象,掌握古诗词的分析与阅读方法,为学生学习《岳阳楼记》这一课文奠基,同时达到扩大学生知识储备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阅读效率的有效提升。
        (二)整合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果
        群文阅读要求老师指导学生阅读每个单元中的相关文章。作为一种全新的阅读方法,它需要学生达到一定数量的阅读和阅读速度,它要求教师充分把握阅读课堂,结合群文阅读内容的特性,结合教学目标,开展阅读教学工作,并意识到课内课外阅读的迁移和扩展的重要性,从而突出了群文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性和作用。如以教学《再塑生命》一文为例,本文教学的主旨是让学生体验沙利文老师的深厚爱心以及学习海伦·凯勒的坚强意志、乐观向上的精神。在确立群文阅读教学任务时,教师可以遵循以下几点: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身残志坚人士的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唤醒学生的乐观品质。在这一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可以选择如《二泉映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与地坛》等类型的文章,以明确区分群文阅读教学目标,分为几个小目标:首先,指导学生齐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浅层感受主人公的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其次引导学生了解人物特征。第三是维护学生的个性观点,引导他们学会全方位分析把握人物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第四是引导学生产生新的生命意识。在这几个教学目标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尽情地投入于文本的阅读中,爱上群文阅读。
        (三)以兴趣为导向,合理选择文本
        在确定群文阅读的议题之后,教师需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对文本内容做出合理的选择,保证群文阅读更好符合学生的心理预期,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想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对文本有一个全面且深入的认识,文本选择是否合理并非建立于教师主观价值取向的加持下,而在于对文本的理解是否正确,若不能做出最恰当的选择,必定会削弱学生的阅读质量。具体而言,在选择文本的环节,应根据班级内学生所呈现出来的个体差异,对文本的难度、广度、题材等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规划,尽量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在发展学生阅读技能的同时,也避免打消其对待阅读的积极性,逐渐促成学生阅读兴趣的养成。此外,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应巧妙设置群文阅读课堂上的引导问题,将其作为学生进入更深层次阅读活动的驱动力,增加学生的阅读经验,循序渐进提升其语文素养。群文阅读的引导问题不同于单篇阅读,群文阅读强调的是对多篇文本的贯穿,因此问题的设计应以层层递进、主次分明为主要原则,无论是难度、文章结构、广度,都需要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逐渐引导学生向更深的方向展开阅读与分析,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此同时,教师需要给学生预留充足的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语文课堂上得到真正体现。
结束语
        总而言之,群文阅读教学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给语文教学创造了一片新的天地。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围绕明确的议题选择若干篇相关联的文章,要结合具体的阅读文本设计合理的问题,并促使学生对阅读内容展开分析对比与合作交流,从而全面提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征,王雪寒.浅析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7):102.
[2]许芳.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30):87.
[3]李珊珊.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浅谈[J].考试周刊,2019(45):50.
[4]赵中娣.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读写算,2018(28):155.
[5]朱宇航.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2018(08):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