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6期   作者: 贾庆花
[导读] 随着新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加深
        贾庆花
        新疆石河子149团中学    832052
        摘要:随着新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加深,在关于初中生的语文教育中,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课本中的知识,更应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展阅读丰富知识结构。学生不再是课堂上的接受者,更应该是参与者。发挥教师引导作用,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与特长,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进来,获得满足与成就感,激发探索与求知的乐趣。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引言: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阅读、听讲、观察、实践等方式主动学习获得知识的能力。学生的初中时期是心理可塑性极强的时期,因此这个时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非常重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丰富且适当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的习惯,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能力。
        一、课堂上选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论语.雍也》中提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只有对一门学科有兴趣,才会有进一步了解、逐渐深入学习的动力。初中语文课堂面对的是一群可塑性极强的学生,开始对这个世界有了自己的思考与想法,同时精力充沛热情洋溢,面对这样的学生不应该使用过于严肃的教学方法,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选用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主动参与的意识、在探索中思考,在思考中获益。
        例如,学习郑振铎先生的《猫》这篇文章,画面感极强又带有几分童真童趣。猫在生活中极其常见,学生多数是见过猫或者与猫有过亲密接触的,有些学生会喜欢这种毛茸茸的小动物。课前布置预习,让学生想想自家的猫或者见过的猫,有哪些可爱或者不可爱的地方。在课堂上,先找几个学生讲述一下自己与小猫之间发生的故事,通过学生的描述拉近与文章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到作者写得也是生活中发生的小事,有让他高兴的、有让他烦恼的、还有让他心痛不已的,作者写的就是自己的生活,不是高高在上的。之后可以让学生分析文章中的几只猫,每只猫的由来、每只猫在这个家与这家人所发生的故事、每只猫的命运以及这些猫给作者与家人带来的影响。整个学习的过程需要学生的主动思考,从思考中了解文章内容与作者思想。
        二、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不再处于中心与主体地位,不能不管学生是否听懂,是否掌握应该学习的知识,只以完成学习任务为目标。教师应当明确自身是启发、激励、协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帮扶者。

要求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与主体,扮演好自己的“导演”角色,要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尊重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在策划课堂教学的方式时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能让诸多学生在自己擅长的方面进行展示,“寓教于乐”创造热烈和谐的学习氛围,让每位学生都有参与感、成就感,从而激发积极学习的乐趣。
        三、“以疑激趣、拓展知识面”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正确引导寻找答案、丰富知识
        鼓励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多问一个为什么,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一个结果,或者这个结果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的,主人公语言和心理是统一的吗?在指导学生自学课文的过程中强调边读边想,尤其应该在这个“想”上下功夫,“想”是方法,目的是寻找“答案”,提出疑问,通过不同途径寻找答案解决疑问。这个过程无疑是不知不觉中拓展知识面的过程。在课堂上可以先问学生预习这篇文章时存在哪些疑问,怎么就有了这方面的疑问。有了疑问就需要寻找答案,是否寻找答案,寻找答案的过程可有其他方面的收获。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思索,挑选同学分别解答这些疑问,养成主动给问题寻找答案的习惯。
        例如,在学习杨振宁先生的《邓稼先》这篇文章时,预习前引导让学生思考作者是专职作家吗?邓稼先是什么人?生平与履历是怎样的,有哪些逸闻趣事。课堂上可以先让学生阐述预习所产生的疑问,挑选知道答案的同学回答,对学生解答不了的疑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答案。在解答疑问中可以让学生对整篇文章有更多纵、深方面的理解,一百年前的中国为什么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那个时代还经历了哪些战争,人们处于怎样的生活。邓稼先用什么方式从中国到美国留学,路上用了多少时间,费用是哪儿来的,在学校的成绩怎样,学成后是什么让他毅然决然的回到祖国。这些疑问无形中让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理解更丰满,获得的知识也更全面。
        结束语:
        总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主体教育思想在教学领域的反映,只有把语文教学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才能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让学生不再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化被动为主动积极改变学习方式,掌握主动学习能力。教师不仅带领学生走进课本,还要走出课本,扩大阅读范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养成主动学习习惯,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参考文献:
        [1]谢大锋.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探索[J].基础教育论坛,2020(31):34-36.
        [2]沈丽娟.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对策探究[J].考试周刊,2019(69):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