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新
广东省丰顺县建桥中心小学 514348
摘要:数学源自生活,为生活服务。小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认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要素,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数学,对于学生理解应用数学知识十分有利,利于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每位小学数学教师都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融入生活,选择生活化教学内容,运用生活情景化教学,教学评价贴近生活,使学生和教师在活泼生活化教学过程中,不断互动、不断成长,体会别样的乐趣。
关键字: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引言:小学数学课程是小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课程,对于学生准确理解及掌握最基础的数学方法和理论,为日后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新课改明确指出要小学数学教学要贴近生活,但是当前的数学教学与生活较远、且比较乏味枯燥,导致学生对数学兴致不足、主动性差、掌握效果差,老师对教学逐步产生懈怠,难以体会教学的乐趣[1]。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融入生活,增加课堂趣味,感受教学之乐,更好地做好完成教育使命。将生活融入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弥补充实教材
传统的教学将课本作为全部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几乎没有灵活创造的余地。新课改明确提出教学要融入生活,教师教学教材不再是唯一选择。为了进一步在教学中融入生活,教师需要不断开发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搜集熟悉的生活素材,将素材与数学知识进行整合,运用到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理解数学问题,体会数学之乐[2]。
(一)搜集生活素材基于教材需要
在不断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为了学生便于理解数学问题,有些教师将数学现象等同于生活素材,教学内容过于生活化导致数学本质丢失。也有些教师将现实生活与教学简单挂钩,联系不够深入,对进行生活化教学极其不利。因此需要教师基于教学内容及教材的需求搜集生活素材,将生活内容作为教材基础的补充,不断整合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特色化,使教材贴近学生,使教材不断向学生开放,引导学生不断积极发现、体会、感悟数学。比如通过组织篮球比赛让同学们计算总投球次数和投进次数,来认识百分比。
(二)整合教学内容从生活出发
整合教学内容是进行生活化教学的主要途径。由于不同的生活背景,使每个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师在整合教学内容时要有选择典型、熟悉的素材融入教学。例如在教授学生圆、三角形等几何知识时,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学生都熟悉的生活实例,如红领巾、皮球、书、扇子等。由直观实物到抽象几何,让学生在课堂上领悟数学奥妙,增加课堂乐趣。
二、情境生活化教学,激发学习乐趣
学生的学习乐趣可以通过适合的教学情境进行激发,对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感有极其有利,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吸收有着极大帮助,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应当创设教学情境贴近生活,引导学生勇敢发问,激发学生探索欲。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及生活经验尤其特殊性,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尽可贴近学生生活,要形象具体、充满学生乐趣,例如:教授“认识数字”时,“千”“万”等数就比较陌生抽象,在教学时利用学生了解的情境,使学生对大数可以有深刻感受,如校园的总桌子数、总人数等,使数学概念由抽象变得形象、具体,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比如:在教授“认识方向”这堂课时,可以在操场教学,感知方向可以用建筑物为参照,使学生对方向认识更加深刻。
在教学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时,为了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概念的理解,可以让学生通过米尺来测量黑板、教室的门、窗户的长和宽有多长;用直尺测量课桌、书本等学习用具,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不但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而且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乐趣。再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及组合图形的计算后,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出示课件):小张家有两室一厅的新居,你能算出这两室一厅的面积有多大码?要计算出面积首先要算出哪些长度的面积?教师给出一定的数据后让学生在小组里比赛计算结果,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对面积计算的能力。
三、教学评价生活化,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的教学观念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主要通过考试了解教学结果,只注重成绩,对过程的评价严重忽视。评优标准主要以分数为依据,分数高就是好学生就会得到奖励,分数差就是差生,自信心和积极性遭到严重打击,更甚至有些所谓的差生突然成绩变好会遭到教师怀疑和打击,从此再也无法积极投入学习,对学生未来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建立适应生活化教学需求的综合教学评价体系,更加注重数学能力,不断改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全面提高学生数学能力。
教学评价要生活化,生活化的评价内容更加注重评价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评价学生课堂表现、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二是评价学生的行为习惯。在上课过程中,学生活跃互动、积极参与、态度端正等,老师需要及时给予奖励。还要评价学生的行为习惯,例如学生主动发现身边中的数学问题并利用所学主动解决实际问题、主动联系生活理解数学知识并坚持记录等,教师应当适时奖励维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结束语
小学数学课程密切关系着每一个学生未来的发展,将生活融入小学数学教学是教育创新路上的尝试,需要每一个教师的积极探索和不断实践,可以进一步增加课堂乐趣,提高教学质量。笔者通过此文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化教育的几点建议,希望可以为未来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有限帮助,希望每一位教师都可以在教学中体会教学的乐趣,同时在教学中成就自己。
参考文献:
[1] 马会平.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小学数学生活化若干问题简析[J].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2011(16):200-201.
[2] 张洪梅.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探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3, 000(012):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