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刚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冈上镇中心小学 330206
一、学情分析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一章节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是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与一年级学生缺乏对数字的认知有着直接的关系,借助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全面认识6-10,在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开始加减法的运算,这对于促进学生数学学习也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二、教材分析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6-10这5个数字,教材中为学生营造了非常形象生动的场景,这场景以学生在教室打扫卫生为背景。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都会以非常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此项活动中来,所以教材中的这一场景具有非常强的写实性。学生借助对教材的学习能够很快融入到教材所营造的教学氛围中,也会对6-10以及加减法计算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材上有很多人物,既有教师也有学生,共同在忙着工作。教材借助学生学校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场景向学生展示了其中蕴含的数字知识,需要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以此来加深学生对10以内加减法的认识,在学生全面理解和认识数字的基础上,提升小学生对加减法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
学生借助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能够准确认识6-10这五个数字,能够熟练使用数字开展加减法的运算,学生要借助教材加深对加减法运算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主要包括课堂教学的引入,情境游戏以及教学实践。为了使课堂教学取得理想效果,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还要积极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形象生动的展示数量发生的变化,使学生能够加深印象,更好地配合教师展开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
此项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使学生更加熟练的运用10以内加减法,当学生借助教师的引导,全面理解和认识其中的知识点后,他们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借助自己的积极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的重点
教学活动的重点是帮助学生熟练数出教材中图画的数量,熟悉数字的写法并熟练应用开展加减法的运算。
2、教学的难点
加减法的计算。
五、教学方法
情境游戏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
1、课程教学引入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展示动漫作品中小鸟从树上飞来飞去的画面。
教师:有没有看到小鸟在树上飞来飞去的画面?
学生:看到过。
教师:是的,我们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和观察就能直观的了解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今天我们借助小游戏来学习6-10和加减法。。
2、借助游戏全面认识数字
教师组织学生表演小鸟飞来了的游戏,让学生扮演小鸟,当教师提出飞来和飞走小鸟的数量后,扮演小鸟的同学立即配合做出相应动作,之后班级同学开始数剩余小鸟的数量,以此来引导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加法和减法。
在完成了游戏之后,教师开始切入教学活动。
教师:刚才各位同学在游戏中对小鸟的数量有了清晰的认知,下面教师带领大家学习一下课本上的内容?
(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教材的画面)
教师:同学们可以数一下图片上有少个人?
学生:一共有七个人
教师:是的,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那再仔细看一下有几个教师和学生?
学生:一个教师和六个学生,一共有七个人。
教师:同学们发现其中的7和总人数之间的关系了吗?
学生:6个同学加1个教师一共是7个人
教师:是的,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
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数图片中的人数,对6-10之间的数字有了整体认识之后,教师向学生详细介绍教材中的内容。
教师:刚才同学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全面认识了课本中的内容,下面我们再看一下教材中的这幅图画,大家运用刚才所学的知识数一下每个鱼缸中有多少只鱼?
学生依次回答每个鱼缸中鱼的数量。
教师组织学生之间互相提问鱼缸中鱼的数量,加深学生的认识。为了训练学生快速反应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开展游戏活动,让学生组成小组,分别提问某一缸鱼的数量,让学生快速回答,从中选出表现最佳的小组。
教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下面教师带领大家分解一下数字。教室的总人数是7,其中6个是学生,1个是教师,所以可以用7=6+1来表示,那么7还可以有其他什么数字来得出?
学生:7=5+2、7=4+3。
在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之后,回归教材让学生观察教材中提出的问题,以此来对学生进行用范姐的训练,当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之后,向学生提出2、3、4、5、6、7、8、9、10让学生思考。
七、板书设计
数字:6、7、8、9、10
总人数:7=教师1+学生6
八、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习题
2、回到家中仔细观察家中与数字有关的内容,统计一下家中常件物品的数量,并计算一下总数量。
九、教学反思
在对学生进行认识时钟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室中的实物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同时教师的桌椅都可以被积极应用于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数字的认知,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全面理解和认识单个数字与总数的关系上,要借助学生对游戏的参与和观察,引导学生总结其中的规律,从而不断加深对总数的认识。同时也要利用计算数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借助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提升对数量的认识,从而从身边的每一件物品中寻找数学学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