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菊
重庆市垫江实验中学校
摘要: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教育是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作为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教育,特别是普通高中阶段的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新课改视域下高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视域下;高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策略研究
引言
前社会对学生教育事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并且在新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的背景下,要求学校在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成为现代化社会需求的综合素质较高的技能型人才。高中生物的实践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而在生物教学活动中开展实践活动课程则是有利于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且有利于实现满足不同学生对生物学习的需求这一教学目标。
一、高中生物教学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首先,在对学生进行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很多生物教师并没有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及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导致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难以被激发,从而也就无法激发学生的生物思维,也就难以实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其次,高中生物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环境并不重视,课堂氛围过于沉闷,学生的创新因子得不到有效激发,也就无法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再次,生物作为一门具有较强实操性的课程,需要生物教师能够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实践机会并不多,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受到限制。最后,有问题才能够有创新,生物教师应该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并不是如此,多数教师依然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影响,不敢甚至不愿意向教师提出自己的疑问,最终导致学生越来越恐惧学习,也就谈不上提升创新能力。
二、高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革新教学理念,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指明方向
在新课改的视域下,高中生物教师必须及时更新自身教育理念,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长期的教学任务去完成。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的行动,只有从思想上认清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才会在实际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培养创新能力落实到日常各项教学活动中。把教学理念从向学生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教师作为生物课程的教学活动实施者,在平常的课前教学准备中,应有意识地添加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内容,向学生渗透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对创新能力的重视程度。
(二)合理应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课程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由于其中包含的知识面相对较广,而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吃力,并且在长时间影响下,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尽管生物实践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具有一定区别,并且更加丰富多样化,但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生物实践课程在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用较差,因此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展开教学。
(三)高中生物教师要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作为传道授业的教师要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识。
高中生物教师要转变以单纯讲解生物课本知识为主的教学思维,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主要目标。要正确地认识创新方式,改变固有思维,如仔细观察生物实验的新发现,综合性生物试题的快速求解方法等。教师要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识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通过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大胆实践,明确创新方向,开展生物课程教学。
(四)创新教学途径,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师鼓励学生培养创新能力的时候,应该从自身带头开始做起,创新教学途径,为学生树立创新的榜样,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不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个人体验,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很低,因此生物的学习效率也不高,对教学效果影响很大。引入多媒体技术创新教学途径可有效改善这一局面,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最大的优势便是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全面调动学生的感官,最大程度上增强他们在教学中的个人体验,让他们感受到生物独特的魅力,从对生命群体的剖析,到显微镜下单个细胞内细胞器的探究;从各色各样的绿色植物,到千奇百怪的各种动物。研究生物的过程就是探寻自身存在意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有新的发现,也会不断增强自身创新能力。
(五)引导学生发现实践课程中的问题,培养创新思维意识
通过生物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及时发现生物实践课程中的问题,及时思考并采取措施解决。生物实践课程虽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其中的知识相对来说是科学的,若学生能够发现在实践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则说明其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同时这一思维能力也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培养的,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且能在思考过程中提高对知识和认识的创新,对于问题的解决则是对创新意识的实践,因此教师在生物实践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与学生积极讨论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思维认识和创新意识,并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进行强化。
(六)巧设并引导学生质疑,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动力”
周海中教授说过:“没有思想自由,就不可能有学术创新。”我们现在的教育模式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将课本知识全部讲解给学生,一节课根本就没有学生提问的机会,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笔记做得满满的,这与“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求相背离。所以,在生物教学中,要巧设质疑,让学生有质疑精神。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教师所讲的解题思路、解题步骤等教学内容提出质疑。通过质疑,学生的思路就会变得开阔。让学生质疑,也是学生思考、学习的过程,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动力”。
结束语
为顺应新课改的要求,高中生物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客观地说,想要快速提高高中生的创新意识,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在教学中尝试。这就需要生物教师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对学生进行创新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从容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建成.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9(21):123-124.
[2]郭小龙.高中生学习生物创新能力培养[J].科技风,2019(14):44.
[3]刘泽宇.高中生物学习之我见[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5):159-160.
[4]马先超.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8(20):39-40.
[5]郑燕飞.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J].教育观察,2018,7(16):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