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意识”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26期   作者:周海强
[导读] 新时代教育形势下,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正在逐年增加,教育和学习的要求越来越高。
        周海强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教育体育局教学研究室 471100
        摘要:新时代教育形势下,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正在逐年增加,教育和学习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是其中一项重要的任务,“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究思维能力,促使学生自我学习,在现今的教学方式中,大多数都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对于学生自主思考、开拓思维都是不利的,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的产生,所以要适时更新教育方式,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本文讲述了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和关于“问题意识”的培养方法。
关键字:问题意识;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引言:小学数学一直都是学生学习的主科科目之一,对于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学生和教师都应及时的更新观念,不能只是一味的讲解,不顾学生的想法,这样的教学方式已经是到了结束的时候,现在的教学方式应当是学生对知识的自我理解,培养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会质疑,学会思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由发挥思维能力,才能使学生的发展均衡全面。
一、小学学生目前“问题意识”浅薄原因
        小学学生的年龄偏小,对于问题的思考能力并不强,不容易举一反三的提出问题,而教师在课堂上的教育往往都是直达目的的。因为小孩子相对活泼、顽皮,教师要在课堂上进行一定程度的约束,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不够多,只是通过自己的方式把知识灌输进去,由于教师受应试理念的影响,教师对于课程的教学大都是直接教学,只是把考试的内容进行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削减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思考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教师通过对课本的讲解和试题的练习进行,对于学生“问题意识”意识的培养工作进行的不彻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都是老师刻意的引导的,答案也就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很少的通过自己的思考进行提问,学生的学习方式被教师所约束,不能很好的开拓自己的想法,从而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缺乏,对问题的提出更是没有想法。
        学生对问题的提出能力不强,小学学生受到年龄限制,心理和智力都处在成长的最初阶段,对于知识的学习没有那么热爱,对于知识的探索心思少,求知欲望并不是特别的强烈,所以提出的问题较少,而部分同学主动提出的问题,对于学习帮助的效果也是微小的,提出的问题比较容易解答,起不到探究学习效果[1]。

因为“问题意识”的缺乏,导致学生学习都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师的讲解成了主要的获取途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没有提升,学生在平时的数学学习过程中缺少对问题的探究,教师没有养成学生勤于提问的学习习惯,且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强,遇到问题没有学会自主思考,而是第一时间求助于教师的帮助,“问题意识”浅薄。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要想学生培养“问题意识”,那么就要使学生勤加思考,问题的是由思考过后产生的疑问,所以怎样让学生提问呢?那么就需要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自主的预习课程,教师的讲解之前,学生预习的过程,肯定会有很多的问题产生,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学生就会集中注意力,积极参与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学生提出的问题大都质量不高,教师要在解答的过程中耐心教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2]。从而才能促进学生敢于发问,以平和的心态和学生进行相处,不能因问题的简单就产生不耐烦的心理,这样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进行“厘米”学习时,学生就会对“米”的概念进行提问,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厘米和米之间怎么换算,虽然问题十分简单,教师还是要耐心倾听,耐心作答,给予学生对于提问的鼓励,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要适当改变,使小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有时间思考问题,“严师出高徒”的教学理念对于年龄较小的小学生并不适用,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够,应适当的改进教学方法,和小学生形成朋友的相处模式,使学生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敢提问,不怕出错,不受拘束,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促进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学生的个性得到施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故事的引入进行教学,例如:一只小兔子,种了8根胡萝卜,它想送10根胡萝卜给小熊当做生日礼物,那么它还需要借几根胡萝卜。通过简单的故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循序渐进的进行意识培养,习惯的养成不是朝夕就可以做到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之间因人而异,各自的心理都不一样,所以教师应该循序渐进的培养,把“问题意识”的培养融入到生活和学习中,使学生由不会到会,从不想问到提出问题,这个过程需要教师不断的鼓励和引导,小学生大都需要鼓励的方式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性格,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培养,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核心导向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意识”,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要举措。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积极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会学生积极的探究精神,对知识提出质疑,提出想法,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适应新的教学方式,敢于提出问题,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芳.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课堂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 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07):183-184.
[2]方庆华.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J]. 考试周刊,2019(23):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