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初探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26期   作者:平雪萍
[导读] 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不断提升管理的沟通艺术,
        平雪萍
        (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东浦街道中心小学)
        摘 要: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不断提升管理的沟通艺术,进而促进师生之间建立良好融洽的关系,不仅十分有利于小学教学任务的顺利实施和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也对小学生的身心成长提供良好重要的基础。本文主要就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强化沟通艺术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和实施的路径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小学班主任加强班级管理的沟通艺术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沟通艺术;初探
        班级管理是小学班主任日常工作的重要职责,也是关系到小学生日常学习顺利进行的重要工作,更关系到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树立和引导。在班主任实施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很多班主任往往十分注重管理的严格性和规范性,而对管理的艺术和方法探索和研究的不多,进而导致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存在一定的简单粗暴的管理行为,导致学生往往对班主任有一定的畏惧心理,从而对日常的学习生活产生不利影响。从这个角度来看,小学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艺术,将会进一步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不断提升班级管理的效果和质量,为小学班主任工作更好地开展和实施提供必要的帮助。
        一、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必要性
        1.是提升班级管理效果的必要要求
        从小学生的角度来看,由于学生的身心成长和发育尚处在儿童向少年过渡时期,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往往存在较大的难度,特别是对班主任的一些管理要求和管理理念无法有效的理解和遵循,导致管理的效果和效率大大下降,很多班主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往往采取更加严格的管理方式,效果往往适得其反。从这个角度来看,班主任通过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提升沟通效果,往往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有效提升班级管理的效果。
        2.是顺利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
        班级管理与班级的凝聚力、良好的班级氛围和学习环境息息相关,如果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果好,学生们在班级中就会有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进而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如果使用硬性粗暴的管理方式来实施管理,往往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压力,也会给学习产生负担。从这个角度来看,班主任通过有效地提升师生沟通的艺术性和有效性,可以为小学生的日常学习创造融洽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进而为日常教学活动提供保障。
        3.是小学生身心成长的重要保障
        小学时期是小学生身心成长的重要时期,而班主任对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特别是心理发育、思想素质的提升、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都起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行为和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特别是师生交流中言行特别简单粗暴,就会对小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素质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提升沟通技巧和艺术,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就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和正面影响。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沟通行为中存在的不足
        1.沟通理念方面存在的不足
        当前,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一些班主任在实施学生管理,特别是在进行师生沟通过程中存在一些错误的观念,比如,大多数教师认为自己是教师,在学生们面前应该表现出足够的权威感,应该高高在上对学生进行管理,而不应该对学生们太过于亲近,有的认为所谓的班级管理,就是给学生们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就要是对学生发号施令,从严管理,这些理念都没有充分认识到师生关系的平等性,没有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给予足够的重视。


        2.沟通渠道方面存在的补足
        在班主任实施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想实现良好高效的师生沟通,教师就必须努力创造和搭建一些有效的沟通载体,让教师与学生可以有机会面对面地坐下来,心平气和、地位平等的进行沟通,而在这方面,小学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过程中,缺乏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载体和渠道,导致学生的真实想法不敢跟教师进行倾诉,对教师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也仅仅停留在表面上。
        3.沟通技巧方面存在的不足
        需要看到的是,当前,影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沟通效果的一个突出因素,就是教师进行师生沟通的技巧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更多采取命令式的沟通口吻,导致学生们无法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只能一味地顺从教师的命令,久而久之也失去了发表自己想法和观点的主动性。二是师生信任没有完全建立,有时教师主动采取亲切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交流,但是由于没有平时积累下的充分信任作为基础,教师的反常行为往往会更让学生们紧张和心理戒备,大大降低沟通的效率和质量。
        三、小学班主任管理中沟通艺术的巧妙运用
        1.逐渐树立以平等为核心的沟通理念
        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树立师生平等的沟通理念和沟通态度,要充分认识到班级管理不是教师单方面的管理,而是师生心理需求得到满足的一个利益共同体,教师在进行沟通时,不能一味地高高在上,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要高度重视学生提出的管理意见和建议,而不能以简单的方式进行压制和驳斥,要充分班级民主精神,让学生们通过选举班干部的方式,释放自己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意见和看法。
        2.要以包容态度对待学生的行为
        需要看到的是,由于小学生在心理发育和道德塑造方面没有完全成熟,在天性的影响下,很多孩子容易表现出调皮捣蛋的行为,对于这些行为,教师要采取科学的方式和包容的态度进行管理,特别要与学生们进行谈心,突出沟通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对学生们进行启发和引导,让学生们自己认识到自身言行方面存在的不足,继而自己去改正。当然,包容不意味着纵容,对学生的一些严重错误行为,比如打架、斗殴等行为,教师也一定要坚决的制止,客观恰当地把握好班级管理的合理尺度。
        3.教师要通过身教的方式进行班级管理
        需要看到的是,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可以是有声的,也可以是无声的。所谓有声的教育,就是通过语言与学生们进行沟通,告诉学生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所谓无声的教育,就是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引导学生们规范自己的行为。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一定要注重自己言行,要努力树立良好的道德示范榜样,让学生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通过教师言行的潜移默化,发挥润物细无声的管理作用,通过无声的沟通,教育和引导学生们成长。
        4.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师生沟通机制、
        对于小学生来讲,良好的沟通一方面来自师生之间直接的沟通,另一方面来自于教师与家庭的沟通,对此,一方面,班主任要通过班会、早自习的载体和时机,与学生们进行学习和生活方面的探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班级管理看法和观点。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与学生家长保持高校的联系,通过微信群、QQ群等方式,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日常表现,发挥家庭对小学生的管理作用。
        5.不断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和信任
        对于师生沟通来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点一滴慢慢积累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注重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对自己的言行产生信任和依赖感,以便为沟通打下基础。班主任要塑造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荣誉意识,不断提升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让学生们在为班级做贡献的过程中,实现更好的师生交流,更加认同和理解教师实施班级管理的行为和初衷,进而主动为班级环境营造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赵雪玲.略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沟通艺术[J] 学周刊.2020(18).
        [2]贺二平.小学班主任管理中沟通艺术的巧妙运用[J] 课程教育研究.20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