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云霞 师瑛 郭彬
山西省阳泉市阳煤大学党校
摘要: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培养人、成就人是企业长期存活的一个关键要素。员工的才能不仅体现在知识上、技术上,也在于他在企业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工作态度、生活态度等是否有益于企业凝聚力的提升,是否符合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新时代,新入职员工的学历水平普遍高于曾经的招工要求,但他们对企业的认知与认同并不会自然而然高于前人,必要的培训能帮助新员工更快融入新集体,增强新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责任感。本文基于“军训+培训”模式,结合现有的班级管理经验对该模式下的班级管理进行一定的探讨,从目标管理、细节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给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军训+”;班级管理;策略
“军训+”培训模式是应市场而生的,是现阶段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共同认可的一种培训模式,是帮助员工融入企业的一种快捷有效的凝心聚力的方式。在培训过程中,班级管理作为重要的一环,因实施细节的处理不同,班级管理的成效也有所不同。以下结合2020级井下一线采掘电钳1、2、3班的管理经验对此模式下的班级管理进行探讨。
一、2020级井下一线采掘电钳班现状
2020采掘电钳为集团公司新招员工,学历水平均为大专以上,部分本科,年龄在24—35岁之间,全部是男生。部分学员已有多年的工作经验,不足之处在于部分学员非相关专业出身,或工作时所从事的工种与采掘电钳并不相关。学员在受聘前均对即将从事的工作有一定的认知,对相应的劳动强度有相应的心理准备。
为期3个月的培训任务在于培养学员的专业能力、组织纪律性以及对集团公司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二、“军训+”模式下班级管理的优势及影响因素
(一)优势
1、军训的辅助保证了培训的效率。
岗前培训,时间短任务重。军训辅助有利于学员快速进入培训角色,并以耳濡目染的军队文化要求自己,保证一切行动听指挥,保证严格要求自己,时间观念和纪律性都能得到快速提升。
2、军训方式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军训普遍以体能训练、队列训练为主,本次培训也辅以盾牌操、木棍操、匕首操等防卫性训练。辅助训练以晚间训练为主,分组分项目进行,学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队列加入,提高了训练的积极性。训练中的互动及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情,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3、军训磨炼了学员的意志,奠定了井下工作的基础。
军训能帮助学员锻炼体魄,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磨炼坚强的意志。目前的井下工作条件艰苦,需要耗费体能的项目也多。军训的磨炼能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员们打磨意志,奠定艰苦工作的心理基础和行动基础。
(二)影响因素
1、军训效果易受教官个人素质影响。
个人素养高低有别,处理事情的方式也多有差异。善于思想教育、实操力强又善于教学示范的教官训练效果更佳,所带团队更加团结上进。反之,学员可能因此产生抗拒心理,反而弄巧成拙。
2、学员易产生懈怠心理,训练时机及目标把握需恰当。
学员受培训时间无论长短,都易产生懈怠心理。懈怠原因各有不同,但班级管理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引导学员时刻保持学习训练的热情,因此,分析学员懈怠的原因及防止懈怠的出现是必然的。
从本次培训看,防止懈怠要及时掌握学员上课和训练的状态、分析他们的心理状况,选择恰当的训练时机和方式。
另外,纯粹的训练和学习没有目标就向无头苍蝇,必须树立相应的培训目标,引导学员向目标努力。
3、多头管理下,带班团队配合不佳会造成班级管理混乱。
“军训+”模式下,本次班级管理配备了主班主任、带班辅导员、总教官及跟班教官,上课的教师、项目训练教官及后勤服务人员也承担了课堂、项目训练及吃住的临时管理任务。管理的细化使工作效率更高,但出现问题后,容易出现处理方式不一样或意见不统一的状况,使学员产生钻空子的心态。
三、解决问题的应对之策
(一)目标管理生动力
本次培训学员个人素养普遍较高,牵线木偶式的管理反而不利于培训任务的完成。目标管理在于以自我控制的方式实现既定目标。自控并非完全放手,应制定相应的考核项目,有奖有罚,激励学员自我约束、自我提升。比如:在知识考核、军训成果展示、宿舍内务比武等方面设置竞赛方案,激发学员进取意识。
班级管理人员也要随时关注培训过程中学员的表现,适时调整小目标的设置。
(二)制度建设助管理
制度的制定既是约束也是指引。学员考核制度要从出勤、食宿纪律、防疫纪律等各方面指引学生的行为。以培训管理方案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保证培训工作的开展有理有据,秩序井然。
(三)细节之处见真章
学员对培训效果评估极大地影响了学校的市场拓展。因此,所有相关管理人员应端正态度,注重学员的培训体会。班级管理要保证时刻有人跟班服务,辅导员要善于利用网络平台架起沟通的桥梁,要充分发挥班委与学员的天然亲近优势,及时了解学员的诉求与需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提供公平公正、积极向上、安全放心的培训环境。
(四)活动多样促团结
“军训+”模式比单纯的理论培训有额外的优势,但培训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军训的形式也要适时变化,增加趣味性及挑战性。
班会活动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组织多种趣味活动或体育类活动,为紧张的专业培训调节氛围。
合理利用手机等设备,留下精彩瞬间,由班委或辅导员制作小视频或主题相册,以增进学员之间的情谊,增强凝聚力。
结论
“军训+”培训模式的实施,是基于企业对员工培训的需要,是立足于学员各时段的特性所选择的合适的培训方式,科学、细致的班级管理是学员迈向新的台阶重要环节,是培训目标顺利实现的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秦伟, 汪昌海.浅谈大学生军训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 J] .科教文汇:上半月, 2006, ( 2) :7-8 .
[2]王立丁.高职院校学生军训的实践和思考[ J]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 2) :99-101
[3]朱宗奎.关于新形势下大学生军训工作的几点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