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淑华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四川 绵阳621000
摘要:内科学作为古老的学科,其涉及较为广泛、内容繁杂、具有很大的难度、学习起来很是困难,学生均感觉其比其他临床学科更为难学,怎样开展高校内科学课堂的教学创新,激发学生对于内科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这就是我们不断探索与研究的课题。增强优化教学资源、合理有效的应用教学方法等措施,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内科学;课堂教学改革
前言:伴随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的重视度不断提高,市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均对高等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若想成功就业,学习到真正的本事必不可少,才能积极面对挑战,我们唯有权利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才可有效激发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习到真正的本事。可如今高校内科学课堂的教学并不理想,很多高效课堂教学存有很多问题,若是无法合理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不但会对学生对于内科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造成影响,而且会严重影响内科学的课堂教学,严重影响学生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培养。
1内科学的简述
内科学属于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它分为呼吸内科、内分泌科、血液内科、传染病科等类目。内科学课堂教学内容丰富,且学科结构间紧密联系,有机结合学科知识与临床实践,能够取得专业人才培养的良好效果。现今,内科学知识具有系统性特点,知识内容来源于医疗实践,对于临床医生来讲,应利用在校时间丰富知识储备、扎实巩固理论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指导从医行为,将内科领域疑难疾病有效攻克,满足大多数病人治疗需要,进而为人民服务提供优质服务。
2高校内科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学校的规模不断拓展、学校的硬件建设不断增强、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专业类型不断增加、师资团队建设不断增强。可因为众多因素带来的影响和制约,高效在发展过程中依旧存有很多问题,作者针对内科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及分析。课堂教学,特别是必修的课堂教学,从古至今始终是我国高校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控、学生的就业、高校的基本生存存在直接关联。现如今,很多高校课堂教学存有很多问题:其一,教育思想理念薄弱;其二,内科学教学内容不足。内科学的教学内容太过陈旧,并没有在其中添加新知识,无法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其三,教学方法太过单一,很多老师依旧采取以往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缺少创你行你;其四,课堂气氛过于沉闷,内科学自身过于乏味,缺少积极性,学生都认为比其他临床科学学习困难,若是缺少适宜的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沉闷不可避免;其五,教学管理策略、评价体系太过滞后。内科学课堂教学中导致以上原因是多方面的: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内科学教学本身的特征;教师素质与水平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制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3高校内科学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措施
3.1明确内科学的教学目标
内科学课堂教学改革活动能否顺利推进,这与教学目标制定及实施效果有直接联系,因为教学目标起到方向指导作用,并为阶段性改革效果评价提供依据。首先,制定内科学知识传授目标。教师讲授理论知识时,引导学生总结病症特点,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发病原因,进而为临床疾病治疗制定对策。由于内科学知识全面化、科学化,只有准确诊断、有效治疗,才能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并为医疗科研工作奠定基础。其次,规范书写临床病历。之所以单向列举这一目标,主要是因为病历内容反映病史信息、患者信息、检查结果,病历为检查工作、治疗工作提供依据。只有规范化、标准化填写病历资料,才能顺利衔接内科学知识与临床实践活动,这是内科学课堂教学的关键内容。最后,提供理论与实践结合机会。
高校为内科学专业提供实习机会,鼓励学生在完成阶段性学习后,主动参与医疗实践,以此巩固专科知识,并进一步锻炼内科疾病判断力,循序式提升内科疾病防治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内科学理论水平。
3.2注重多种教学方法在内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内科学作为非常古老的学科,其涉及非常广泛、内容十分繁杂、具有很大的难度、无法更好的学习,怎样激发学生对于内科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怎样提升教学效果以及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中有限的时间中将本门学科的知识精准掌控,是我们要探索的课题。作者充分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针对多种教学方法在内科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其一,PBL教学法在内科教学中的实际应用。PBL教学法应该将此问题作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改善了以往教学方法的限制,将以往教学方法从教师作为课堂的中心变成以学生作为中心,既传授了学生的知识,而且更为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临床中的应用应该将病例当做先导,提出问题,之后在进行讨论,这种将学生当做主体,以教师作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对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譬如:在进行内科学相关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先为学生充分呈现病例:病人张贺,男性26岁,三年以来周期性上腹痛,疼痛通常发生在餐后3小时-4小时,很多时候在早晨也存在疼痛现象,病人面色呈现出苍白,精神非常疲惫、自身感觉心慌气短,四肢无力,测定血压80/60mmHg,脉搏为121次/分钟。之后分组进行问题的讨论,学生们拥有非常浓厚的兴趣,积极探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最终在教师的启发下寻找到答案。这样的教学方法应该将学生当做中心,既为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增强了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和学生的判断、分析技巧。充分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PBL教学法在内科教学中的运用十分成功。其二,启发式的教学法。譬如:在进行风湿性心脏病内容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设置多个疑问,启发并引导学生;如: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机理是什么、风湿性心脏病的症状包括哪些、风湿性心脏病应进行哪种检查确诊、风湿性心脏病确诊之后怎样治疗,通过教师设置多个疑问,积极启发、引导,为学生建立主体意识进行培养,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升课堂的学习效率。其三,直观教学方法。譬如:在进行肝炎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将肝炎患者的面容、检查的影像表现等采用多媒体作成课件,利用投影为学生播放,让学生观看,这类直观教学方法可让学生在课堂中可直接形成感性认识,让其实现生动的表象,很容易理解复杂的知识,有效激起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积极性,推动学生对于知识的精准、全面的掌控与理解。除此之外,还有比较教学法,歌诀教学法、自学辅导法等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教无定法,主要在于得法。合理有效的利用教学方法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下高校内科学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也逐渐出现了一定问题,由此相关的内科学教师就应重视起对课堂教学的改革,通过加入实践教学、革新考评方式,从而促进高校内科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尤其针对高校学生,相关教师更应重视起内科实践与实践、理论相结合的重要性,并通过将两者融入于课堂教学,以此建立起与新时期相切合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韩佳瑞,左振魁,庞欣欣,张玉峰,张文宗.微信即时通讯平台在中医内科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04):23-25.
[2]方南元,孙晓琦.MOOC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学中的应用与反思[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24):3-6.
[3]王爱玲,解杨婧,邹传德,沈茜,吴永贵.医学留学生内科学教学的现状与思考——以安徽医科大学MBBS专业为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06):113-116.
[4]李大鹏,卢冠男,姜薇,孙宏.医学内科学教学中科研能力的培养[J].管理观察,2015(35):137-139.
[5]李大鹏.多元教学法在高校呼吸内科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9):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