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勤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思源实验学校 贵州省毕节市 551600)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实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交流能力成为了当前历史教学的重点,对话型教学的教学模式也随之走进了课堂。构建对话型教学模式有很多种方法,教师可通过师本对话、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自由对话、自我对话等对话形式来完成对话型教学,在教学的各环节营造自由开放、和谐互动、民主平等的文化环境,认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构建高效有趣的课堂环境。
关键词:初中历史;对话型教学;教学模式
引言
对话型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授受式教学,对话型教学更引人入胜,对话教学是以对话的形式展开的,其本质上是师生双方开放平等的互动交流。对于历史课堂教学而言,对话教学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它能帮助学生成为学习上的主人。在这种平等对话的环境下,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彰显,教学不再是围绕知识而展开的机械活动,而是围绕学生展开的情感性活动。本文将就初中历史对话型教学模式的实践展开讨论。
1初中历史对话型教学模式的特点
1.1以人为本
教师对每一位学生都要充分的尊重,这是开展初中历史对话型教学的基础。学生感受到来自对方的尊重,感受到和老师的平等关系,对话型教学才能顺利的进行。因此,在初中历史对话型教学模式中,对话教学能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差异性,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得到充分地展现。
1.2公平开放
初中历史对话型教学模式和传统的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教学方式不同,它是通过富有争议性、意义性问题的开放式探究让学生畅所欲言,就同一个问题表达出不同的想法。师生将会携手并进,通过对话构建公平开放的课堂,打造开放性课堂,让师生都能在公平开放的氛围中储备知识、互相理解,从而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
1.3和谐互动
在初中历史对话型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会在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进行互动交流,使教学活动的展开更加流畅有序。这既能便于教师实时掌握学生、活动、课堂的动态,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目标;还能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困惑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平等基础上的互动交流有利于师生之间的紧密性,从而促进和谐互动关系的有效构建,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1.4民主平等
在初中历史对话型教学模式中,教师首先要保证平等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对话交流平台,创设民主平等的对话交流氛围,让教师和学生位于同一平台、同一高度,从而进行平等的对话互动交流。教师并不是课堂的主体,而是在学习过程中连接学生和课堂的的主要桥梁,教师既是对话交流的发起人,又是对话关系的监督者和维护者,还是对话交流活动的设计者和效果的见证者。在师生彼此尊重的平等对话中,教师不能再用自己的思考代替学生的思考,而是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成为学生主体性的拥护者和学生思辨阅读能力生成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2初中历史对话型教学模式的应用
2.1师本对话
对话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首先与文本进行对话,通过对课本仔细的了解之后,对课堂教学节奏进行整体的设计,找到引导学生思考的切入点。教师同样也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师首先应与文本资料进行充分的对话,才能对教学有一个完整的把握和掌控。
2.2生本对话
在进行课堂上的活动之前,学生应该做好课前预习,需要与文本进行对话,认真研读文本,其中文本指的是课本以及教师在课前发布的资料等。生本对话分为从文本到学生、从学生到文本两大面。
第一个方面,从文本到学生,文本知识通过和学生的对话,被学生充分汲取,构建起初步的对于历史知识的认知框架,了解了课本架构,对于教学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第二个方面,从学生到文本,学生从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对于文本知识的内容进行质疑、提问,这样可以让学生对于文本知识有了大概的印象和一定的了解,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和在课堂上的对话交流做铺垫,让学生可以更快的掌握知识。
2.3师生对话
师生对话主要表现形式是问答式。问答有两种:师问生答、师答生问。师问生答和师答生问都是对话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话型教学不可或缺的对话形式,只有师问生答不可行,这种方式局限性太强,这样会导致课堂中只有老师对于学生的单向交流,没有实现老师和学生在历史课堂中的互动,更无法构建真正的课堂对话共同体。只有生问师答同样不可行,学生由于知识储备量不足,对于历史知识的认知不够,了解问题太片面浅薄等因素所限制,很多时提出的问题没有达到教学目标的需要,需要教师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但在对话教学理念下,师生对话更加强调的是学生发起的对话,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大胆地发言,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创设自由开放、民主平等的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融入课堂、参与课堂,发出自己的声音。
2.4生生对话
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必然会存在一定的文化水平差异,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借助学生之间的对话,维护对话型教学的课堂,从而推进教学进程,在没有了固有思维和身份限制的条件下,生生对话比师生对话的视野与思维更加开阔,对话的形式和内容也更加多元化。生生对话是同龄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同龄人的思维方式和沟通方式相差无几,用这种方式进行沟通,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历史教学内容,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储备量。因此,生生对话可以提供更多元化的视野与视角,让学生见识到不同的思维方式与思考角度。在生生对话中,教师的作用也依旧重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在小组之间的讨论和不同观点的辩论中得到提升。通过生生对话,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与经验联系起来,可以构建更加完善的知识结构,深化知识体系。
2.5自由对话
自由对话的建立是基于师生对话和文本对话两种对话模式。自由对话能使课堂更加开放,更能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由对话,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平等,从而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2.6自我对话
课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的进行自我对话,也就是对课堂学习的知识的整合,自我对话有很多种方式,包括观照现实、联系实际、联系生活等。课后学生自我对话成果的形式可以分为书本形式和口头形式两种,这样能保证学生按时保质的完成自我对话。学生通过自我对话再次对课堂知识进行回顾与反思,与自己的心灵进行对话与沟通,从而实现价值内化与情感升华。
结语
综上,对话方式的设计是对话教学开展关键,也是决定学习质量的关键。对话型教学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促进民主平等的对话教学平台的构建,从而促进师生关系的可持续发展,进而让学生实现内在价值的升华。
参考文献
[1] 曹袁.注重教学反思 提高课堂实效——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反思[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0(02)
[2] 廖秋萍.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疑解于问——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策略初探[J]. 中学教学参考. 2020(19)
[3] 陆云,丁波.基于对话教学的学生批判性思维生成探讨[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29)
作者简介 :姓名:赵勤 出生年月:1986.9 性别:女 籍贯:贵州省大方县 民族:白族 最高学历:本科 职称: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 初中历史教育 邮编:551600 单位: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思源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