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快乐至上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全书》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26期   作者:蒋爱萍
[导读] “......阅读了土井香弥的《叮铃和叮铃铃》的系列丛书:《一起去森林》、《一起去海底》、《一起去地下》等
        蒋爱萍
        河南省新密市第二高级中学  
        
        “......阅读了土井香弥的《叮铃和叮铃铃》的系列丛书:《一起去森林》、《一起去海底》、《一起去地下》等。我感觉这位作家所写的内容很丰富,也很精彩,我自己都不知道到底读了多少遍,太吸引人了。书中的主人公叮铃和叮铃铃自由快乐,有时间骑着自行车到处走,走进森林,走进海底,走进大自然,欣赏美丽的风景,享受无穷的乐趣,我要能这样就好了。”
        看到女儿一年级时写的《向往自由快乐的生活》中的这几句话,我特别吃惊。“我非常喜欢读书,但不喜欢语文课,要是能给点时间阅读就好了!”是啊,课堂上,老师认真细致地讲,学生听着听着注意力就分散了,学生就是学生,不是听众,应该是课堂的主体。如果不把时间还给他们,会是学习?
        最近,我非常荣幸拜读了赫伯特·斯宾塞的教育著作——《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全书》。这是写给孩子父母的书,也是写给教师的书。“他像闪电一样冲击着美国和英国的学校教育,在美国,他的思想统治着美国大学长达30年之久。”斯宾塞先生在书中用朴实的语言描述小斯宾塞快乐成长生活学习的历程,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潜移默化中享受生活和学习的快乐。无论是教育还是学习,都是一件快乐无比的事情。同时,也警示我们遑论教书育人的宏大志愿的时候,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了吗?
        “在小斯宾塞五岁的时候,我就开始教他记‘自然笔记’。”在无法使用语言表达的时候,作者建议他照着大自然的样子,用画笔画下来。如果家长和老师能够也如此来引导孩子,激发孩子的潜能,孩子又怎么会不喜欢学习呢。2019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I的完型填空中谈到的四个人物Ehlers,Jeff and Lisa a local farmer与一条受到惊吓的小狗,故事情节错综复杂,长难句多。为了降低难度,我制作了几个人物与小狗的发生联系的思维导图,厘清文章脉络,晦涩难懂的文章瞬间变得容易理解。
        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快乐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就像一根细小的芦苇管,你从这头输进去的如果是枯涩的汁水,在另一端流出的也绝不会是甘甜的蜜汁。”最近小学一至三年级不准布置作业,首先发难的是家长。“不布置作业,孩子的学习咋办,孩子的未来咋办?”“老师太不负责任了”的指责声此起彼伏。“为学生减轻作业负担”呼吁了很多年了,却始终是一条口号。孩子的书包越来越重,学业负担越来越重,厌学的孩子也越来越多,家长的抱怨不绝于耳,把本来很美好的学习搞得一团糟。天天写一篇读书笔记下的阅读,是阅读?读完就有感悟,孩子能写出来?说不也是一种表达形式吗?甚至有的家长也盲目地给孩子塞作业,过度的干预,逼迫着学习,会达到预期吗?写了那么多作业的孩子真的成绩提高了,能力在极其不情愿的状态下会提升?其中有多少是家长和老师们的一厢情愿。越来越重的书包,越来越少的休闲,孩子喘息的时间都没有。孩子毕竟还是孩子,快乐学习是天性的需求。


        吉野原三郎在《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中通过牛顿和苹果的故事,来一步一步引导孩子探究看到苹果落地牛顿怎么想到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的思维可能出现过的轨迹,苹果落地几米、几十米等,高度不断增加,苹果依然在重力作用下落地。接着他是如何把作用于地球上物体的重力和作用于天体之间的引力联系起来思考,做出假设,进而长期钻研,证明了万有引力。“这样的情况并不局限于物理学......”在暗示之下,书中的小主人公不断思考与奶粉有关的事情,生产关系等,让孩子明白学无止境,学会自己思考,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自主探究,拥有了“半夜醒来后对问题穷追不舍的精神”。“教”是为了“不教”,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给老师们指出了到底如何去启发诱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真正的有成效的“快乐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一系列完整的教育方法和观念;只有“快乐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求知欲、创造欲和自信心,孩子们才会喜欢课堂,喜欢学习,快乐地学习。因此,学习英语时,置身陌生的语言环境中的孩子们会无所适从,教师有义务为学生创设轻松快乐的语言环境。以2011年高考英语江苏卷完型填空为例,说明文这种文体很多孩子都不喜欢,在答题的过程中,情绪不高涨,尤以得分率低的第四题为例,很多同学质疑答案有问题。在课堂上我采取哑剧表演的形式,让四个同学模拟文中的四个睡觉的情节,第一位同学手握报纸,模拟边看报纸边打瞌睡的情节,孩子们在精彩的哑剧表演中领悟了“It appears as if he is eating the newspaper”为什么使用eating这一词。不用多说,孩子们豁然开朗,也极其开心!通过这节课,让孩子们明白了学习语言是件快乐的事情,并点明“做完型填空拿高分不是唯一目的,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在模拟场景的过程之中,孩子们化身侦探,能寻觅藏宝图中的宝藏。”“每做一篇完型填空题,你就会获得一次拿到宝藏的全新体验。”如果我采取直接讲解的方式,耗时又耗力,可能只落一种对牛弹琴,事倍功半的喟叹。快乐应该是学习的真谛,追求快乐是人人都乐意做的事情,那我们为什么不多想些办法,让孩子们快乐学习呢!
        当前大家都在热议教育惩戒这一话题,久违的戒尺又重新回到了班主任的手里。我针对敢不敢使用戒尺这一问题,询问了一些班主任,他们都摇摇头,耸耸肩。在完不成学习任务的时候,利用惩罚手段是不合适的。比如:家庭作业完不成,再多写五遍。这样简单粗暴的惩罚方式可能会让孩子更加不喜欢学习,不喜欢学校。完不成作业的因素很多,也许作业量大或者难度大。在与家长沟通查找原因之后,再想对策解决作业问题。斯宾塞认为,“偶尔一次的人为惩罚很容易让孩子记住这次教训,但是频繁的惩罚则会影响亲子关系,导致他产生逆反、厌恶、恐惧等负面情绪。”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考命题越来越贴近学生生活。所以我们的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适应改革浪潮,加强学习杜威,斯宾塞等教育家的先进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加强自身业务和理论水平,加强教学研究,努力淡化“教”,强化“学”,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打造精品课,让课堂焕发活力。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何乐而不为呢!高中英语选修六词汇量大,学生很难掌握而且易于遗忘。因此,我针对这一问题,采取英语单词竞赛的方式,激发孩子的进取心,收效非常好。语言学习靠习得,如果考讲解,学生会感觉枯燥无味,收效甚微。改变策略,不一味地灌输知识,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打破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的恶性循环。老师送给学生的是“猎枪”,不是“兔子”,给猎枪,学生可以自己去探究发现,去猎取猎物;送给兔子,他们只能 “守株”。师生均能共赢的快乐学习,我们行走在路上!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