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小洪
四川省资中县第三中学 641200
摘要:在高中文科教学中,历史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历史知识水平的提升有着直接的影响。随着教育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入,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对学生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积极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采取有效的思路和途径,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在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思路
前言: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是一个重要的任务目标。传统高中历史教学,更加侧重于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历史经验的吸取。而在新课改的大力推行之下,要求高中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历史核心素养。所以,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当采取有效的方式,以核心素养为背景,采取有效的措施建立高效课堂,体现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深化学生对历史的理解。
一、合理构建教学方案
在高中历史学科当中,学科特征比较强烈。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正确历史价值观的培养,帮助学生对历史课本中的内容与具体是空间紧密结合,通过不同维度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分析。在教学方案的构建当中,应当在各个环节中融入核心素养的思想,从教学设计工作向教学方法输出延伸。通过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促进学生的知识吸收和技能深化。在教学方案设计中要转变思想,积极创新,结合核心素养需求,对历史教学重新构建。运用文字、图片、食品等方式有效串联知识点,让学生能够客观的认识和感悟历史[1]。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中,学习“20世纪以来中国肿大思想理论成果”,教师可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设置“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等不同主线,再分别进行延伸。让学生能够对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深刻了解,同时形成明确的时间和空间定位。帮助学生从深层理论知识的角度,对历史事件进行剖析,从而形成历史空间观念,提高核心素养水平。
二、采用问题驱动教学
教师在对历史教学方案进行改革的同生死,也应当对实际问题进行引入,从而确保对教学方案的落实提供辅助。
在历史核心素养培养各种,并不能仅依靠单纯的教学,还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教师的积极引导。在实际教学当中,可以采用问题驱动教学的方法,通过交流互动的方式,对学生探究思路加以引导,深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对历史事件主动分析,进而对其背后的历史价值观和根源影响形成认知2]。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鸦片战争”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采用丰富的史料引入事件,填充课程骨架。引出林则徐禁烟事件,让学生在了解历史知识背景的同时,能够对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全面思考。教师可以设置具体问题“为什么鸦片战争中国会惨败”、“你认为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各个阶层都在积极反抗,但是为什么无法取得胜利”。通过这些问题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学习,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历史知识和经验教训,促进自身历史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开展实践拓展活动
在历史学科中,核心素养涉及到了很多层面,如学生史料实证能力、历史观点理解能力、历史问题综合分析能力等。这些能力往往都无法通过单纯的课本知识学习获取。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应利用开展丰富的实践拓展活动,构建历史高校课堂,通过重点历史事件及重要话题探究,帮助学生提高历史核心素养。高中生的行动力和创造力都很强,教师通过设置实践拓展活动,让学生积极查找相关的史料信息,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加深历史文化情感体验。也可让学生对历史文化核心素养的价值魅力深刻感受,吸取历史经验和精华,转变为自身成长发展的养分,进而实现培育和构建历史核心文化价值观[3]。例如在端午节前,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包粽子活动,让学生体会粽子制作过程。同时向学生讲解端午节及包粽子的历史背景。成功吸引学生兴趣之后,可以进一步延伸,介绍屈原的生平,但是的历史社会背景等,让学生体会中国传统节日的意义和内涵,透过历史现象思考历史本质,进而获得历史核心素养的提升。
结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内容。根据相关要求,应当以核心素养为背景,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积极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合理的教学方案,引入问题驱动教学方法,开展丰富的实践拓展活动。注意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和灵活性,充分体现出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黄阿各.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探索[J].人生十六七,2018,25(14):100-103.
[2]李文丽.试论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13(2):27-27.
[3]张永贵.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33(22):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