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琴
遵义市汇川区第八小学 563000
摘要:基于小学体育教学《花样跳绳》的校本课程开发,框架组成元素主要有课程目标的制订、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为了给教学内容本身作更好的补充,也是为了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功能和价值,开发框架中也会加入一些实践活动元素,这样也会使校本课程开发框架看上去更加充实。下面本文将对小学《花样跳绳》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体育;花样跳绳;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一、《花样跳绳》校本课程目标的制定
本次课程开发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年龄、生理、心理特点来制定不同内容的总目标,然后再结合学生学龄和所积累的教学经验,将总目标分成三个不同水平的分目标:
小学花样跳绳校本课程的总目标有:
1.养成跳短绳的正确姿势;
2.养成跳长绳的正确姿势;
3.认识花样艺术跳绳;
4.学会花样跳短绳的方法;
5.学生花样跳长绳的方法;
6.学会自己创新花样艺术跳绳;
7.主动参与各种跳短绳的创编活动;
8.主动参与各种跳长绳的创编活动;
9.可以说出自己创编的跳短绳或长绳的方法;
10.说出培养创编花样艺术跳绳。
在水平分目标设定中,我们将第九和第十个目标划分为第三水平目标,又叫“学会描述跳绳的方法”水平目标;将第七和第八个目标划分为第二水平目标,又叫“发展灵敏、协调与弹跳动作”水平目标;其他六项为第一水平目标,又叫“正确的跳绳姿势”水平目标。
二、《花样跳绳》校本课程内容设计
内容设计共分为四个板块:1. 目标导航,包括跳绳方法、跳绳艺术和跳绳科学等;2. 重点难点,包括跳绳技能和跳绳技巧;3. 知识连接,包括跳绳历史与校队发展;3. 友情提示,其内容以学会运动和健康生活为主。结合“水平目标”,校本课程具体内容设计如下:
水平一:以培养学生跳绳兴趣为主要目的,鼓励学生将跳绳当成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主张热爱体育,热爱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双脚向前跳和向后跳的技能、学会原地交叉步跳法,同时鼓励大家对跳绳的技巧和经验展开积极探讨和交流,合作探索更多花样跳绳的方法。
水平二:在单人跳短绳的基础上,增加跳绳的人数和难度,如双人跳短绳、三人重叠跳短绳;发展花样跳绳种类长绳的方法,如“8”字形跳、迎面接力跳等。
实际教学中,老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参与跳绳的积极性,还要对他们的跳绳动作做出规范指导,发现不足,立刻纠正。同时,带领学生一起探索新的跳绳玩法,争取让学生对跳绳这项运动产生热爱。
水平三:当学生掌握跳短绳和跳长绳的技巧,并能独立完成老师教给的任务后,我们就需要进一步增加跳绳的趣味性和难度了,这同时也能保证学生对跳绳的持续性热爱。比如,加入音乐元素,在欢快且节奏感强的旋律带动下,所有学生的精力和体能均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强,并且在音乐的刺激下,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也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极具创造性的跳绳方法也会应运而生。另外,在音乐的作用下,老师更容易去培养学生艺术化跳绳的兴趣和合作意识以及鉴赏能力,让学生在不停探索和创新中追求有趣、促智以及身心健康。
三、《花样跳绳》校本课程实施
1. 教学形式
在多样化体育运用平台的助力下,跳绳可以被穿插进多种活动中,除了体育课本身外,还有课间操。学校组织以班级为单位,学生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完成跳绳技能和技巧的学习,活动中,老师需要结合上次课教学内容和任务对学生进行检查和指导,提出建议的同时给出进一步的目标,并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探索新的方法。这种讲课方式,可以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一项新技能的能力。
2.教学设施和资源
学校可以利用新的政策来招聘吸引高素质的体育教师,培养师资,壮大学校体育教师团队,为新教师提供培训机会,提升综合素质。与此同时,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教学环境也是十分必要的,崭新的学习环境和完备的教学条件有助于学校和老师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也利于体育教学的不断向前发展。
四、《花样跳绳》校本课程评价
1.考核评价方式
花样跳绳的评价方式主要参考两方面因素,一是持续性,二是花样度。在实际的考核过程中,要求学生可以将每种形式的花样连续不停跳完20次才算合格,或者20次以内完成3种以以上花样才算合格。
2.考核评价标准
考核评价标准除了要看跳绳的次数和花样数外,还应与花样等级相结合:
花样等级一:2种花样算及格,完成3-5种算良好,5种以上才算优秀。
花样等级二:4中花样算及格,完成5-6种算良好,7种以上才算优秀。
花样等级三:6中花样算及格,完成7-10种算良好,11种以上才算优秀。
等级数越高,花样难度越小,也就是说,等级一的花样难度是最大的。对于那些具有极强创造力的学生来说,提出5种以上花样跳法并能够全部被采纳的话,考核是有加分的。
结束语:
从当前花样跳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效果来看,学生基本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参与热情,但整体质量还有待提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当前需要积极性开发新的《花样跳绳》校本课程的原因。在运动锻炼层面获得一定积极效果后,我们将会在花样跳绳的创新玩法上做更多的文章,从而使花样跳绳成为有益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体育运动。
参考文献:
[1]高生琴.小学《花样跳绳》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35):119+121.
[2]杨守彬.花样跳绳校本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5):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