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亮平
空降兵基地 541003
摘要:公文写作作为一项基本技能,能充分反映大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大学生提高社会竞争力的有利条件。公文质量的有效提高,可以增强工作单位的执行力,保证工作单位各方面能力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大学生公文写作能力普遍偏低,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学校对公文写作的教学重视不够,因此,一些学生公文写作基础较弱,甚至忽视、不认同公文写作。鉴于此,文章详细论述了大学生公文写作能力提升的举措,以期可以为大学生公文写作能力的提升提供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公文写作能力;提高
前言:公文是国家颁发规章制度、政策时,相关指导工作及交流经验的工具,同时也是对国家相关工作成果的一类书面展示,其为国家机关、部门和各级政府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一类工具。因此,公文写作需要规范。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公文写作还是考察公务员能力的一个指标,因此,高校需要推广和实践公文写作课程,以保证每个大学生都能提高公文写作能力。
1大学生公文写作现状
1.1学习基础较弱
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公文阅读数量偏低,难以达到支撑其完全掌握公文特点。以公文中应用最广的通知为例,在调查中发现,学生从小学直至高中期间,了解到的多是学校的通知、启事等寥寥数篇。进入大学,限于课时,写作课上也只能重点讲授几种公文。而这些相对于大学本科的素质教育,确实不足。凭借屈指可数的阅读建立的印象,希望学生对公文有深入、全面的了解,是难以做到的。同时,阅读的质量不高。很多学生读公文读不下去,觉得公文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无关,比较枯燥,所以很多学生无法进入到作品内部,难以咀嚼品味,进而望而生厌,兴致全无。
1.2学习能力低
公文写作的学习是一个个性化的思维与领悟的过程,没有独立的个性化的思考,就没有写作能力的提升,而独立的思维与领悟又是学习能力的核心。不会学习的大学生,写作公文只会照葫芦画瓢,通常会在公文中应用死记硬背的内容,自身欠缺思考,也不能清楚领悟公文真正含义;若公文写作中思考不足,则会失去写作的意义。不会思考公文写作的大学生,只能通过模仿抄写公文内容,粗糙而低级;要教会学生借鉴分析公文,在借鉴中不仅要注意作者“写什么”,更要着重体味作者“怎么写”,反复揣摩作品的用语、行文结构与文体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大学生公文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升。
1.3积学习态度不积极
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公文写作课程本身的价值认识不够。学生常问“老师,如果我不想考公务员,学这些有什么用?”其实,这也是当下公文写作教师经常碰到的问题。学生们不知道学习公文写作对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领导能力、行动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形成这个事实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高考的驱使,使教学过于强化基础知识的传授,淡化了人生观、价值观目标的定位,使学生对形成良好的综合素养产生了漠视心理。
1.4写法不明确
一些大学生缺乏公文写作经验,常在写公文时将公文写作当做是文学写作或其他的写作来书写,从而使得所写出的公文达不到公文的规范性要求,同时与公文具体的写作格式也不符。
2大学生公文写作能力薄弱原因分析
2.1学校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
经过三十几年发展,各大高校形成了各自的办学规模和特色,但公文写作课程整体上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指导教学。高校在制订培养方案时没有给予公文写作足够的重视。高校在课程设置中多为文学、语言类课程,而公文写作等,则设置相对偏少。在课程教学中,相关老师仍沿袭传统课程的教学方法,重理论而轻实践,但公文写作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技能,尤其在新版公文条例颁布后,更体现出该技能的实用性和时代性。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没有大量的实例操练,就很难提高学生的公文写作能力,学校方面未加大该专业学生见习实习的力度.未能在学生课余时间积极引导其关注和提高对公文写作的兴趣等,导致该专业学生公文写作能力较薄弱。
2.2学生学习状况与自身惰性
每一位大学生都是经历了十年的寒窗苦读,终于来到所描绘的“象牙塔”般的大学,身边没有了老师的督促、家长的唠叨,加之大学学习任务没有初高中繁重,这样他们很容易自我放松,不思进取。在公文写作学习中也懒得动手,少部分自制力不强的学生对学业不够重视,未能达到学校的要求,有种“混文凭”的思想,导致其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公文写作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在了解、熟悉各类文种及使用要求的基础上,不断地提笔拟写公文,在一次次练习中,掌握规则,熟练应用,锤炼语言,形成风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不足,也是其公文写作能力薄弱的原因之一。
2.3与公文复杂而严格的文体有关
文书文种多样,常见的有十五种:决议、决定、命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等,每一种文种都有适合其使用的情况、固定的格式、特定的收文对象及产生、运行等严格的法定程序。这还不包括其他种类的文书,这些都加大了学生学习公文写作的难度。此外,不同的单位或企业会有一套在遵照国家公文规定的基础上,制定出的适合本机构使用的文书使用规范等。这些无疑又一次增加了公文写作的复杂度,使学生在学习公文方面提高缓慢。
3大学生公文写作能力提升的方法
3.1强化“练”的方法
“练”就是练习,指为了帮助学生提升新知识和技能的熟练水平,增强旧知识与技能的巩固程度,并进一步培养知识迁移和实践能力而进行的反复训练的教学方法。要针对表彰或处分决定、印发类通知、行业通告等大学生容易掌握、篇幅一般又较为短小的文种,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组织大学生现场练习并给予实时指导。针对会议决议、统计公报、综合报告、工作意见、会议纪要等大学生较为陌生、篇幅一般又较为宏大的文种,则鼓励他们利用课后时间,结合课堂讲授和资料检索,主动揣摩消化,自觉练习反复练习,达到检验和巩固知识,形成正确心理联想和熟练技能技巧的目的。
3.2结合“评”的方法
“评”就是评点,指“在文章的关键处、词句的精细处设点,对文章的选材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进行评论、说明、分析,以帮助领会文章的深刻含义和作者的匠心”的教学方法。要从这一传统教学方法中启发公文写作教学,定期开展公文写作成果交流活动,利用师生一对一评改、教师课堂集中点评、小组评议班级交流、形成纸质或电子文稿公开展评、公文命题写作竞赛评审等多样的形式,引导大学生在师生互动交流和分享中提出问题,发现不足,汲取经验,深化公文写作实训体验。同时必须重视“以评促改”,要紧扣交流中形成的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督导大学生及时进行修正和完善。
3.3 依托“比”的方法
“比”就是对比,指引导学生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比较,发现什么是正确的、规范的,什么是错误的、杂乱的,促进比较、分析和甄别能力提升的教学方法。要注重公文范文的推介和研析,同时加强病文的展示和剖析,用正反对比激活思维,用正反对比激发探究,用正反对比推进教学进程,引导大学生学习范文炼意构思、谋篇布局、条分缕析等的优点,认清病文主旨不突出、观点不鲜明、层次不清晰等问题和语体表达、段落安排、遣词造句上存在的不足及可能造成的危害,促使他们广泛听读和研析主流、权威的时事点评、政策分析、评论员文章等,不断内化学识修养和公文语感。
3.4 夯实“行”的方法
“行”就是实践,指推动学生在“读万卷书”的基础上“行万里路”,不断在鲜活的实践中获取真知的教学方法。要通过创设公务环境、条件、事由等开展公文写作实训实践,通过设置不同主题、搭建不同“写作班子”、自主组织材料搜集、分析研讨等开展公文写作实训实践,通过争取团学组织支持、深度参与团学活动实际策划组织工作开展公文写作实训实践,通过在校内校外有关单位开辟实习见习渠道开展公文写作实训实践,因为“公文写作课既不是纯粹的人文科学,又不隶属于自然科学,它更多地带有社会科学的性质。……公文写作课教学要提升教学效果,就必须加强实践历练,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动手、动脑进行实战练习,这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条最为重要的途径。”
结束语:
一言以蔽之,在我国社会中,其中一个应用最广的文体形式即为公文,有助于毕业后大学生职业更好的发展,故此,对大学生综合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也需要持续完善公文教学方法,学生也需要积极学习公文写作技巧,进而充分全面掌握公文知识,最终能够确保毕业后能够更好肩负公文写作任务。
参考文献:
[1]王佳.大学生公文写作中的问题和对策[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2,(9):63-64.
[2]李月华.大学生如何提高公文写作水平和质量[J].商情(科学教育家),2015,(4):196-198.
[3]冯国栋.培养理工科大学生公文写作能力的意义和途径[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12):192-194.
[4]刘静.简述影响公文写作质量的因素[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4,(7):110-111.
[5]李斌.走向操作:公文写作文体思维模型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4.
[6]杨宏.中国公文写作策略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