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26期   作者:吴秀伟
[导读] 社会在快速发展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在心理上相应地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吴秀伟
        滨州市滨城区第四小学
        摘要:社会在快速发展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在心理上相应地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进步繁荣的主要推送者和建设者,需要健康良好的心理,来使他们适应社会和校园生活。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开始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小学作为学生生涯的初级阶段,有一个好的心理状态十分重要。因此,研究当下小学中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原因刻不容缓,找到问题和症结所在,才能针对其提出有效的对策,全面整改以提高小学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心理健康;常见问题;对策研究
前言:小学这一阶段的学生身心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况对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都十分必要。作为教师,除了要教授他们知识,关注他们的学习,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状态。小学是建立健全三观、树立理想信念、对世界有初步认知的重要时期,教师在这过程中正确的引导学生对他们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并重视这一现象,力所能及的帮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目前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否主要从以下五方面来判断:一、智力正常。科学表明,大多数学生智力普遍在85-115这一范围内。智力正常对于学习和生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二、心态稳定,心情保持愉悦。心理健康的学生大多能够保证自己的心态长期处于一个稳定状态,虽然也会短暂地出现消极、负面情绪,但是不会长期且频繁的情绪失控。三、意识和行为协调一致。心理健康的学生是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主要通过意志来控制协调。四、有个性、有完整的自我意识。心理健康的人往往有自己独特的性格,有自我意识,在处事时能够独立全面。五、人际关系和谐。学生的心理健康也表现在与同学、家长、老师之间融洽的关系上,有心理障碍的同学往往难以和他人进行良好沟通。
二、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1.整体轻视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目前,有些地区和学校依旧存在不重视甚至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必要,且会浪费学习语数外的时间,没有从客观科学的角度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课程的引导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大量学习,不是具体讲述理论知识,而是通过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结合实际情况去发现问题并解决。
2.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不健全,硬件设施不足
        当下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校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在教授学生心理健康这一课程时,由于许多老师不是本专业的人才,对于心理健康这一部分缺乏专业的认识。当学生出现问题时这些教师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并正确引导,在采取有效措施方面也有所欠缺。另外,学校在硬件设施和资源方面也存在不足。

由于对心理健康的不重视和资金等各方面的问题,许多学校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室,也缺乏相关的书籍等资料。
3.心理测验过度
        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心理测验是一种常用的方式。教师通过询问或者对话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了解的内容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但是这一方法只能测出学生某一方面的问题,而且由于测验时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情感波动,测验结果未必准确。过度依赖心理测验会导致无法掌握学生准确的心理健康情况。
三、如何解决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1.转变观念,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要想将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课程开展好,首先要从心理上重视。家长和学校都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认识到这一部分教育的重要性。学校需要转变思维,正视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客观需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2.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和学校服务体系
        为了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必须将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和硬件设施提上日程。只有建设一支专业、先进的教师队伍,才能切实地帮助学生发现解决心理问题,才能真正的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同时,学校可以开展心理健康课程,设置心理健康咨询室,提供心理健康的相关书籍,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测验和疏导,为所有的学生提供便利。
3.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化、多元化
        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靠开展课程进行,应当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教师要积极主动地与学生沟通交流,经常鼓励他们,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同时,家长也不能忽视这一问题,教师也应该多和家长联系,指导他们关心自己孩子的心理健康,共同开展教育工作。实践证明,教师和家长良好的沟通有利于工作开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够改善家庭之间的关系,促使每个学生快乐健康长大,全面综合发展。
结束语:小学作为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情感、学习、爱好、特点在这一时期都会有较大的转变,这种快速发展和进步也给学生心理上带来了一定的问题。教师作为指导学生学习、带领学生发展的领路人和引导者,在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方面也承担着一定的责任。教师应该从心理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家长保持良好沟通,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晓敏,蔡泽玲,潘泽敏.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9):189-190.
[2]梁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以拉萨市实验小学为例[J].西藏教育,2018(5):53-54
[3]韦磐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显性问题及对策[J].吉首小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146-148.
[4]李春梅,颜春元,郝仕儒. 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7):1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