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 体验 升华 ——儿童美术手指印画教学的三部曲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26期   作者:翁美芬
[导读] 《手指印画》就是小学一年级下册的教材内容,深受儿童喜爱。
        翁美芬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尼山小学  
        【摘要】
        《手指印画》就是小学一年级下册的教材内容,深受儿童喜爱。本文通过色彩、事物特征、优秀手指印画作品三方面进行多元欣赏分析,使学生感受自然、动物、手指印画作品的美,丰富学生视野,激起学生学习手指印画的兴趣。结合引导观察、循序渐进、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有创作的动力,拓展、延伸儿童的美术创意表现空间,提升美术学习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良好的美术素养。
【关键字】小学美术  手指印画  教学  

        儿童手指印画,Kids fingerpaint,发端于当今世界上备受推崇的意大利瑞吉欧(Reggio Emilia)儿童教育体系。是欧洲家庭儿童游戏和幼儿园教育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故有“在欧洲,每个孩子的第一张画都是手指画”的说法。手指印画只要运用简单技法尝试即可进行创作,在孩子最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阶段,直接用自己灵巧的手指和色彩表现对客观世界的印象和内心情感,还能激发和培养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观察力、想象力,陶冶情操,激发儿童学习美术的兴趣。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的“实验”教材中编排了手指印画教学内容。而课程改革后的今天,手指印画被编进了小学美术浙美版一年级下册册美术教材上。可见,手指印画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有效的开展《手指印画》教学,让如此重要的教材内容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起到作用呢?仔细研读教材,查阅有关理论资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多元欣赏——认识手指印画的美
    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审美规律和美术学习规律,有效利用各种美术课程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分析、比较、联想等方法,积极开展探讨、讨论和交流。”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儿童在欣赏图片与作品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根据这些特点,结合《手指印画》一课的欣赏需求。教师搜集了有着不同侧重点的图片和手指印画作品,运用多媒体手段从三方面进行欣赏分析,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1.色彩角度的分析。搜集一些有着强烈的色彩并能激起儿童兴趣的自然景色图片,吸引他
们的注意力。如: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荫荫的树木,黄澄澄的果实,鲜明艳丽的颜色使学生欣慰和喜悦,并主动去感受大自然神奇的魅力,主动与同学讨论、交流。
2.事物特征的分析。有些学生在表现手指印画时,经常不知道该表现什么事物。而通过欣
赏一系列身边具体事物的图片,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如图(1),对称翅膀的蝴蝶、长长的毛毛虫、大眼睛青蛙等图片,引导学生抓住动物的特征并结合生活中常见图形及线条大胆的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3.手指印画作品的分析。搜集有特色的手指印画作品,通过看看、想想引导学生将手指印
画与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对比,如图(2),让学生主动去发现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同时了解手指印画是通过先用手指印后进行添画的表现形式。
    当然,欣赏的形式还有很多。如独自欣赏、集体欣赏、参观访问等,都能共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明白美的形式多样性,认识自己表现手指印画作品的独特美,确立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手指印画的兴趣。
二.综合表现——体验手指印画的美
1.引导观察,推动学习手指印画的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而手指印画教材编排的目的是通过看看、印印、想想、画画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观察自己的手指。在教学过程中我是这么做的:首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手指,从手指头的指纹、大小、正面、侧面去观察。经过观察得知,十根手指头粗细不同,印出来的手指印大小自然也不同,除了用手指头印出圆形,还可以用手指侧面按出长长的形状等等。其次,请一位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中分别印出小指印、中指印、拇指印。如:通过个别尝试提示学生在手指印画时,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手指及印的方法。再次,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的外形与手指印出来的形状进行对比,结合自己的想象,请学生进行添画尝试。
        2.循序渐进,降低手指印画创作的难度。
        《手指印画》一课是课程改革后的新内容,由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观察能力、手眼协调等能力的欠缺,加上第一次接触用手指头来画画的新奇的表现形式,学生在实践操作时显得有难度。有的学生印出指印并通过自己联想添画表现事物形象,但不够丰富多彩;有的学生印画出了简单的教师示范作品;有的学生想出来印什么却不敢下手。学生的“难”不仅引起我们美术教师的重视,更需要帮助学生来突破。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从易到难的方法来弥补学生手指印画表现的上的“空白点”,帮助初学者降低表现难度,增加信心。   
3.合作学习,创作手指印画多元作品。
        合作学习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手指印画水平,而且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提高学生自尊,促进学生情感发展与同学间互爱及学生社交能力的提高。例如,先组织学生进行讲故事比赛,拓宽故事的丰富性,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自信心。并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进行科学的分组,结合故事情节进行分组创作手指印画作品,最后将每组作品制定成“故事绘本”。可以引导学生改变手指印画的颜料、纸张进行创作,如让手纸印画出现在纸盘子上、面具中、手抄报上、书签上等。
三.全面评价——升华手指印画的美
    作业评价也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改变过去单一的作业评价方式,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全面评价,如自评、他评、互评等形式。通过对手指印画作业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习他人优点,提高手指印画的创作水平,增强信心。针对手指印画作业评价的多元化,我在日常教学中特设计一款印章,印在学生作业纸上,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在印章设计时就考虑对学生创作时的要求,也是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几个关键点,即构图饱满、色彩丰富、创意巧妙、态度认真四个方面。在手指印画作业评价中教师的评价态度要和蔼,语气要温和,学生会从心理上接受教师和知识,教师亦师亦友。还可以运用一些激励手段,如:“你的手指印画色彩真丰富!”“你的手指印添画的线条好流畅!”“你的手指印画的动物形象非常生动!””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儿童手指印画教学的实施符合美术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学生在手指印画实践创作中,可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手指印画学习也让孩子们懂得了“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要努力挖掘手指印画教学中的积极分子,将学生的激情不断推向探究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创造、自我欣赏和满足的成功感上,从而使饱满、高昂的学习兴趣延展到下一课程活动的需求和期待上。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一年级下册,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