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莉
山东省乳山市白沙滩镇中心学校
【摘要】在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和新课程改革不断推广的今天,教学目标已经逐渐发生改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以此满足新时代下社会对于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证实、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教师对这些素养的培养需要改变自身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对于核心素养有准确的认识,了解其重要性和意义,通过多样化的方法去有目的性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简单分析了基于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课堂有效阅读方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有效阅读
0.引言
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改革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有了明确的要求,着重强调了在历史学科角度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让学生在历史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得到相关的历史知识和能力,以及形成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学生能够通过历史唯物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立场去分析和评判历史事件,“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的方式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总是能够让学生去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从中吸取正确的理念,通过对于史料真实性和可信度的判断,以还原历史真相作为主要的目标,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建立起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1.基于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课堂有效阅读的意义
由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主,教学活动的展开也主要以历史知识和应试技巧的传授,以成绩作为价值导向的评判使得学生的学习只侧重于历史知识的掌握,对于相关的历史素养缺乏有效的重视。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进度和任务,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的氛围沉闷,学生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兴趣和热情得不到提高,课堂效果达不到理想的要求。当今经济飞速发展和现代化社会进程的加快,对于人才的培养标准和评判标准有了更高的要求,核心素养作为其中的重要标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学生更高层次的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和社会需要都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终身学习观念都有着积极的作用[1]。
2.基于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课堂有效阅读的对策
2.1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历史教学中时要以确凿可信的历史资料作为基础展开教学的,历史阅读是学生了解额掌握历史知识的基本方法,同时在阅读中能够提高个人的人文素养,通过在阅读历史材料中巩固学生的历史基础。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唯物史观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教师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需要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任务进行引导。
在讲解八年级上册的中国近代史中,教师通过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容,向学生讲解封建主义以及资本主义在中国历史中必然失败的原因。让学生能够辩证的认识历史事件和历史问题,找到其中所反映的本质和社会发展汇率,让学生养成透过事物了解本质能力。
2.2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指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特定时间和空间联系下的事物。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任务和教材中的内容出发,进行系统性和有规划的教学计划设计,让学生能够完整的了解历史上各个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通过阅读后整理和归纳历史纪年、历史时序、年代尺、阶段特征、历史地图等形式,来提高学生对于整个历史的时空观念。
以人教版七年级上下册为例,教师在阅读教学前可以让学生将各个朝代更替演变的时间、事件、人物等进行记录,在学习结束后制作成一本完整的年鉴,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变更情况,同时结合历史中的大事件和任务进行分析,把握整个古代历史的脉络。
2.3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
在历史更深层次的学习和研究中,史料证实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用相关的史料文献,让学生了解正史和野史的区别,以及对于史料文献可信度和真实性的主要辨别方法,增强学生史料的查找能力和分辨能力,以此让学生能够了解到真实地历史情况。例如,在可以和学生讲解《史记》来对秦始皇、刘邦、等开国的皇帝进行分析,同时例举《三国演义》和三国正史的区别,让学生了解其中的差异性。
2.4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
在史料实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是提高学生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历史理解是指学生对于历史事件所带来的自主思考和观点,教师要在阅读中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能够以客观理性的角度去了解历史,同时吸取其中的经验和教训[2]。例如在《鸦片战争》的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清朝失败的原因以及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2.5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我国的上下五千年渊源流长的历史中有着丰富和优秀的民族文化,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德育教学的渗透,将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为主体的民族精神通过历史故事以及历史人物的事迹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其中的爱国情怀[3]。例如宋朝的岳飞和文天祥,清朝林则徐的虎门销烟等。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历史课堂有效阅读教学中需要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教师要通过多个角度进行展开,用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郭筱静. 基于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课堂有效阅读方法研究[J]. 数码设计:下, 2018, 000(011):259.
[2]费凌霄.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研究[J]. 新课程(教师版), 2019, 000(002):61.
[3]夏宏业. 谈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 学周刊, 2018, 000(002):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