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馆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的研讨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26期   作者:孙佳慧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科技不断创新
        孙佳慧
        天津科学技术馆,天津  300201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科技不断创新,科技馆的展教方法从单一化逐渐发展为多样化,逐渐往探究式、体验式等多种教育形式发展。其中,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是指学生通过动脑、动手,结合思考与观察,促使青少年对科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目前已经成为科技馆展教的主要方法之一,受到各界人员广泛关注。
关键词:科技馆;探究式科学教育;科教活动;开展方法
引言
        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的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具有充分进行科学探究的机会,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从而促使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得到提升,进而实现对于科学知识的获取和对于既有事实的尊重,同时也能够对科学的发展历史进行了解。
一、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内涵分析
        科技馆为了能够深化青少年的科学教育,提出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这一新方法,强调在这一活动当中,让青少年能够切身体验到探究科学的过程,帮助青少年理解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并且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活动当中。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是手脑并用,在做中学的过程中,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学习能力与对探究科学的兴趣。探究式学习是让青少年从已知到感知、由感知到认知、由认知到智知的这一发展历程,主要是体现在思维的发展过程,青少年通过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可以促进青少年思维发展。有相关研究表明:人在处于6岁~15岁之间是创造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青少年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都能获得快速发展,同时在这一阶段的青少年也对科学抱以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科技馆的参与对象也以6岁~15岁的青少年居多,部分科技馆这一年龄段的参与人数占据了总人数的80%以上。
二、探究式学习的不足
        探究式学习的不足,探究式学习的特点背后也折射出该学习方式的不足之处。首先,该方式不仅需要教师在前期将问题导向与学习知识进行融合,在指导探究的过程中,也要协调统筹,必要时从旁协助。展示与交流中还需要促进交流的及时与有效性,种种实施过程的复杂问题对教师而言无疑具有更高的挑战,难以使教师广泛接受探究式学习方法,也难以在教学中常态化应用。其次,对学生而言,他们要从传统思维与学习习惯中转变到自主性较高的学习模式,因此,教学的出发点需要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开始,学生能否适应其变化,学生的能力是否满足基本要求,这些都有待考量。最后,从学习的效益上来看,探究式学习的方式能否适用于中小学教学中有待进一步验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怎样通过探究式学习方式达到提升学习质量,提升学生素质的目的是未来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三、科技馆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开展策略
        (一)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科技馆教育资源观
        科技馆学习不仅能够帮助生理解课堂上的知识点,而且可以获得课堂以外的科学知识,启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最终帮助他们形成全面的高水平的科学素养。科技场馆应加大对学生科技场馆学习的宣传和引导,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及时更新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信息,让全社会了解科技馆学习的最新动态和成果,引导家长转变传统的教育、学习观念,认识到学校课堂并不是学生教育的全部,重新认识科技馆教育资源的价值,以及学生在科技馆学习活动对学业的促进。让父母主动在周末或节假日带学生去场馆学习,感受到孩子在科技馆学习成果,使全社会树立科技馆教育资源观。


        (二)优化活动内容设计
        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学习单设计:学习单是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观察、记录、分析数据的重要工具,学习单在设计过程中应该要区别于学校的试卷样式,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程度等因素进行设计;在学习单的设计过程中,不但要体现出学生在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中的学习过程与步骤,还要具备较强的艺术性,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审美。另一方面则是情境设计:情境设计与学生的代入感挂钩,学生代入感越强,说明这个情景设计的越成功,因此在情境设计过程中应该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代入感,根据学生年龄阶段不同设计不同的故事情节,如侦探查案、探险寻宝、童话故事、社会调查等,通过不同情景的设计贯穿整个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当中,促使学生能够带入其中,从而充分发挥自身的天赋与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成长。
        (三)创设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学会知识探究
        在学生的学校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规定的学时内要完成指定的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除了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演示实验外,多数采用“填鸭式”的教学,往往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从学生的场馆学习效果来看,学生的理性认识相对来说较弱,因此需要创设学习情境,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以此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理解力的提升。科技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让学生与相关展项进行有效的互动,积极地进行科学实验,帮助学生对场馆知识学习的理解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开展探究性操作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会知识探究,科技馆辅导员积极发挥指导作用,使学生为学习主体,给予学生场馆学习自主选择学习主题的权利,促进他们相互交流与讨论,把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集中起来,形成相关的学习问题。然后,让他们在场馆环境中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对他们探究的问题反复的论证和说明,帮助学生确定场馆探究学习的方向。根据学生的场馆学习内容来开展新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场馆中学到的知识可以像获得了脚手架一样不断的上升。辅导员只是指导和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的位置,帮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四)优化科学教学探究模式
        将科技馆、科协和学校资源进行整合,以科研课题为载体,在科学家和相关专家的引领下,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工作。首先组织教师开展有关科技教育的学习和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和指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的能力。其次,根据学校的具体需要,配置必须的设备、耗材和适当的活动经费,通过学校的“科技节”“项目式学习”“研究性学习”“跨学科学习”,以及将学生带到科技馆进行研学和“科学营”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科技竞赛活动,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研究条件和实际能力,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研究课题,在校内或科技馆、科研机构开展比较规范的科学探究实践活动,全面提升科技教育水平,促使学生有个性的高质量的全面发展。
        (五)对实验探究过程进行亲身经历
        在开展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确认,鼓励学生对探究的过程进行切实感受,以深刻体验对科学进行学习的乐趣,同时进行制作、调查、测量、统计以及收集数据等各项工作,促使学生对待科学的态度不断趋于严谨,并能够逐渐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进行积累和掌握,进而实现学生科学能力和科学素养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技馆开展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参与者的学习天赋与潜能,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能够弥补学校教育体系的不足,能够让参与者体验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学习模式。在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过程中,不但能够培养参与者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提升当代素质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徐昌仕.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路径[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8(S1):100-101.
[2]邹兴海.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分析[J].科普童话,2019(04):33.
[3]朱曼.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方法初探[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1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