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拳击攻防技术训练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26期   作者:牛丽娜
[导读] 中国拳击运动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在世界范围内也可以算是一项古老的运动
        牛丽娜
        山东省兰陵县体育中心 276000
        摘要:中国拳击运动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在世界范围内也可以算是一项古老的运动。它不仅体现了人类适应自然竞争的智慧,而且得到了受到了广泛欢迎,一直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之中。近些年来,拳击通过体校或学校体育社团等渠道,被广大青少年所熟悉。而攻防技术作为拳击运动的基本技术种类,在面向青少年的拳击训练中非常重要。本文从提高身体素质,加大训练强度和发挥个人优势三个方面,对青少年拳击攻防技术的训练策略展开讨论,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青少年;拳击训练;攻防技术;训练策略
        拳击运动背后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但到目前为止,关于拳击运动战术的定义和分类等文字记录比较少。特别是在当今科学驱动体育发展的时代,要使某项运动的技术取得长足进步,就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科学解释体系,科学地执行训练,通过理性分析找到运动技术的发展方向。拳击运动缺少文字记录的缺点由此突显出来。目前,对拳击的基本技术动作进行分类时,按使用功能,包括进攻技术,防守技术,攻防组合技术等。本文即以拳击攻防技术为中心,结合实际训练情况,对提升训练效果提出科学的建议。
        一、青少年身体素质同步提高
        从广义概念来说,拳击是武术的一个分支,因此与武术在本质上的作用是相通的,都兼具进攻性和防御性。而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的身体还在成长过程中,各方面素质都还有待提高,所以即使使用的进攻技术是正确的,但仍然可能导致其击中不能对对手造成效打击的情况。这就要求青少年在掌握合理的进攻技巧时,还要提高进攻的效率,要以较高的反应速度和身体敏感性为支撑,这样他们在发生进攻失误时才能及时采取行动以提高攻击效率。而在学习防守技巧时,同样也要以身体素质为基础,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为此,教练有必要提高青少年拳击运动员的耐力,要设置贴合其能力基础的训练目标。这样在增强其身体素质的同时,才能保证他们还能拥有训练之外参与日常比赛的余力。另外,体育科学的发展已经证明,在需要经常使用爆发力的运动项目中,耐力训练可以有效地锻炼运动员的耐力和心血管系统。由于肌肉耐力水平与运动员的心肺耐力密切相关,因此,运动员的心肺耐力训练应使用长距离跑步和跳绳等耐力训练,而不仅限于专门的拳击训练。教练对此要引起充分注意,尽量扩大训练方式,这对提升青少年的训练兴趣也是有帮助的。
        二、适当加大专业训练的强度
        拳击训练的一大吸引力在于没有固定的讨论。

双方的优劣势和场上的位置都会在比赛过程中迅速变化,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从这一角度来说,拳击运动需要运动员具备很高的专业水平,如此才能适应激烈的攻防转换。而个人攻防的转换,是进攻和防守技巧的结合,必须建立在进攻和防守技巧都已经充分掌握的坚实基础上。这对于青少年有很强的挑战性。为了有效提高他们基于攻防转换技能的实战能力,有必要在科学的基础上加大专业训练的强度,以锻炼其出拳节奏和爆发力等。
        对于刚刚进入拳击运动的青少年来说,最基本的训练是根据技术特点使得他们尽快掌握拳击的基本技能。要想将这些技能做得准确和熟练,就要经过大量的练习,最后达到他们的能力所能允许的极限。随后,根据青少年对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身体状况,教练可以帮助他们选择适合其自身的技战术,开发出一系列具有鲜明个性的攻防风格,进行针对性更强的训练。比如根据青少年的步法和拳法特点,设计独特的应急动作;或根据其出拳速度来确定攻防结合的方式。
        三、鼓励青少年发挥个人优势
        青少年拳击运动员无论进行多少训练,都不可能脱离身体成长发育的规律,整体上在技术特点和身体条件方面与成年专业拳击运动员相距甚远,难免会有比较突出的劣势。而且即使是成年专业拳击运动员,也是有个人的优劣势的。因此,教练在展开训练时,要注意发挥青少年的特长,而且要鼓励青少年的这种发挥,帮助他们发现其个人优势。比如矮个子更适合近战,高个子更适合远战等。另外,还可以充分结合其技战术特点,比如短距离攻击使用上勾拳,长距离时使用直拳或长拳。
        一般情况下,根据青少年的身体特征可以将他们分为三种类型:速度型,力量型和灵敏型。速度型适合使用高频连击为基础的攻防战术;力量型则往往以高打击力度为技战术的核心;灵敏型以更高的攻防技巧为发展方向。而除了以上三个主要优势发展途径外,教练还可以根据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特点在训练上注意帮助他们。正常情况下,力量型在寻找进攻机会时会更加急躁;灵敏型精力充沛,但抗打击能力较弱,容易疲劳,等等。教练在发展他们的优势时,也要尽量弥补其缺陷,这才是胜利的关键。
        综上所述,在面对青少年拳击运动员时,教练应该认清他们的基本特征,同时注重其运动技巧和身体素质的提升。平时,可以选择两组较为相似的运动员进行对练,有助于教练更准确地把握青少年特点,确定训练方向,让训练变得更为科学。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青少年拳击攻防技术训练一定能够再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刘金超.对业余体校不同年龄青少年拳击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重点的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7(05):283.
        [2]陈兆丽.身体协调性在拳击训练中的作用[J].福建体育科技,2014,33(05):43-44+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