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村基层治理创新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26期   作者:曾祥辉
[导读] 新时代,我国加强了社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曾祥辉
        重庆皇利皇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摘要:新时代,我国加强了社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已经明确提出,要积极共建共治社会治理格局。其中,农村作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重要一部分,需要全面分析当中的问题,并进行创新,从而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有效治理。对此,本文从新时代农村基层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具体创新策略,希望可以助推农村基层治理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新时代;农村;基层治理;创新方法

        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对于整个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我国提出的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更是体现开展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重要性。新时代背景下,推进并加强农村基层社会有效治理,可以直接促进社会生产、农村群众社会生活,是一项重要工作。但是从当前实际情况看,我国农村基层治理工作还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对此,本文的研究旨在打破传统政府主导的管理模式,促进社会组织、个人等多方的积极作用,构建出更加稳定的农村基层结构体系,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创新。
一、新时代农村基层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组织建设质量低下
    从当前农村基层治理实际过程看,影响治理工作开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于一些基层组织建设存在严重的问题。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逐步流向城市,农村人口多为老人、妇女和孩子,此种情况便导致基层组织成员结构单一、失衡。此外,部分村组织在换届选举过程中,还会受到一些外在因素影响, 造成最终选举缺乏真实性,农村基层领导班子整体能力不足,无法与管理工作形成合力。甚至还有部分村干部缺乏自学能力,工作作风不良等情况,整体基层组织建设质量低下[1]。
(二)农村集体经济薄弱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在不断颁布、实施惠民政策,为农民提高生活水平提供了制度保障。但农村地区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思维定式、基层干部素质与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农村整体集体经济实力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村庄建设、农村产业发展。比如部分地区的乡村企业,本身技术水平就不高,再加上资金不足,导致企业管理上出现多种问题,情况严重的甚至无法经营下去。此外,还有村集体组织在决策方面表现出能力不足的情况,缺乏长远意识, 进而造成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三)农村不稳定因素非常多
        由于农村地区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需要农村基层组织做好日常维护稳定工作,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上访现象非常多,但此种情况属于阶段性,一般主要集中在村委换届期间[2]。但由于现阶段,我国实施了精准扶贫政策,进而衍生出的政策知晓率、低保、危房等问题,导致上访数量持续上升。除此之外,对于村干部不作为、非法占有村集体用地等问题,上访量也非常多,再就是暴力冲突较多,一些村霸势力尤为突出,虽然“扫黑除恶”大面积开展,但是依然避免不了存在乡村恶霸横行霸道的行为,这为农村社会治安稳定造成不良影响。
二、新时代推动农村基层治理工作创新的实践策略
(一)加强建设村级基层组织
    为进一强化农村基层治理创新成效,村级组织力量的发挥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落实基层治理工作的基础。

因此,需要建立健全基层组织,充分发挥出基层党组织指导、引导作用,重视多方面农村基层工作的开展,其中包含了议事、决策、执行各个环节,同时,还需要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到村级事务管理、监督中,依靠群众监督村级治理,构建“村两委”共同治理的局面。这需要积极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出党组织服务群众的作用,形成全新的体系,更好的传达农民意愿,使得群众问题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3]。同时,还应当充分发挥出基层村民自治组织的功能,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构建多样化的村民自治模式,比如公益慈善、调节纠纷、文体娱乐、邻里互助等模式。除此之外,村组织自身队伍应当自觉提升能力,在现有治理机制基础上,分析不足,不断进行创新,引导村干部自身要多创新思维,改变固有思维定式,积极看待基层问题,自觉的参与培训学习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二)不断改革农村治理体制
    基于我党十九大报告指示下,针对“三农”问题,试图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这一指示为农村治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但如果只依靠农村自身实现这一战略性目标存在一定困难,所以,有必要借助城市的力量,积极鼓励城市资源延伸到农村地区,形成城乡结合势力,进而形成符合市场经济体制需求的农业生产方式。“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理念,需要积极引入农村基层治理工作中,使得城市资源可以逐步向农村社会倾斜,进而推动乡村治理体制创新发展[4]。
(三)积极扩展农村集体经济
    在建设现代化农业经济产业过程中,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方向,也是一项重要举措。在社会经济结构不断发展下,农村集体经济也发生了改变,无论是投资规模还是发展区域都在不断向外延伸,例如,农村土地整理,其中涉及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内容,从这些内容看,足以证明了农村集体经济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位置。可以说,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提高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度, 并有效落实到实践中,才可以不断改善农村的经济发展环境,促使农村向着集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这对落实新农村建设目标具有重要作用。为更好的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必要从涉农项目投资入手,不断扩大范围,同时,也要积极提升质量技术标准,做好因地制宜工作,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步伐,为农村建设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强化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
    法律是维护国家、社会安定的重要武器,在农村基层治理过程中,加强法制化建设是必要举措。因此,农村地区需要积极进行法律知识宣传,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推进农村基层治理,运用多种方式促使基层群众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进而自觉依法尊法。而乡镇政府也可以通过司法所设立专业人员进行法治宣传,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引导基层群众不盲目上访,运用合法的手段解决问题。促使农村地区基层治理工作可以形成法制化发展。
结语:
        总之,基于“乡镇振兴”这一发展战略下,为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治理工作有效性,需要加强建设村级基层组织、不断改革农村治理体制、积极扩展农村集体经济、强化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进行形成有效的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秩序,创新治理工作。通过本文的分析,希望可以有效推进新时代农村基层社会有效治理,促使农村地区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悦.新时代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J]. 才智, 2019,67(12):244-245.
[2]莫申容. 新时代农村基层治理创新研究[J]. 社会与公益, 2019,67(08):100-101.
[3]王飞. 治理与善治:新时期农村治理机制的实践创新[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9, 007(012):274-276.
[4]张义祯. 新时代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有效治理的创新探索——福建省大田县住村特派员制度研究[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8,(005):93-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