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空军
陕西乾县马连连西教学点 713302
摘要:根据小学数学新课标的最新要求,数学应当是传播知识、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科。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在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小学生比较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在这一时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数学课堂要在教学生教材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不断探究更好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一)学生主体地位不明显
新课改以来,虽然我区小数教学方法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并没有完全脱离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的主体地位尚未凸显,仍然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成为课堂教学的对象,这与素质教育的理念相悖。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只对部分内容进行了改进,学生仍然要遵循教师的思维,接受传统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
小学数学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结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进行多元化教学。然而,在平日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根据时代发展的步伐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而是延续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讲解数学知识时,学生很难对这些内容产生共鸣,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也不够透彻。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并不令人满意。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通过对学生多方面的观察,总结出每名学生各自的学习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施教。对学生学习特点和个性特点的观察,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生活方面的接触来综合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通过问题引入:同学们喜欢放风筝吗?一个风筝5.5块钱,买3个需要花多少钱?教师先通过问题活跃课堂,随后让同学们自主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计算出结果。有的同学擅长计算,用直接相乘的方法;有的同学擅长逻辑,用3个数字相加的方法。在面对不同的计算方法时,教师要给予同学们正面的鼓励和回应,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
(二)创建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
平等、和谐、民主、愉悦的学习氛围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也能够提高同学们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只有充分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在课堂中与学生互动,才能够让学生真正接纳自己,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小组合作是构建学习氛围的重要手段,能够为学生带来全新的、愉悦的体验,为教学注入新鲜血液。同时,小组合作也可以为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带来最大的动力,促进学生之间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结组,通过小组学习推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让不同小组的学生围绕成一个圆圈,模拟钟表,在围成的圈里站着另一名学生,用左右手分别代表时针和分针,一起用“老虎老虎几点钟”的游戏形式来促进学生对于钟表的认识。教师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的活动,才能发掘他们潜在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其创新思维。首先,小学数学教师应明确教材内容的关键点,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接受能力,遵循教学活动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优化,以此不断激发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既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提升其数学水平与素养。其次,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对教学方法与内容进行及时优化创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完善相关知识,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正确引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创新教学活动方式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大胆探索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众多因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过分追求考试成绩或者依赖教材内容。同时,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时间与空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真正将教学活动的效果凸显出来。
(五)求同存异的学习思路
今天的教学应该增加更多解决问题的思路,包括思维的范围。比如一道数学题,老师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而不是死记硬背答案,死记硬背试题。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有更多的思维问题,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例如,小王和他的妈妈去购物,想买一些苹果。一个苹果三块钱,我妈想买四个,小王想买六个,但是我妈只有十块钱。小王和她妈妈应该买多少苹果?显然,这个问题有很多答案。学生可以答四个,五个,甚至两个苹果,一个给妈妈,一个给小王。但是经过调查,大部分同学回答买四个苹果。这是因为学生的心理处于思维定势,认为只能在四个苹果和六个苹果之间选择。写其他答案的同学往往更有创意,更有挑战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创新能力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对于解决问题灵活性和敏捷性高的学生,教师应该安排更具挑战性的话题,而不是遵循班级的统一进度。当然创造性思维低的同学也可以安排一些低层次的话题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而不是大锅饭式的教育。如果教师进行统一教育,把创新灌输到学生头脑中,效果不好。创新无从谈起。因此,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应该急躁,而应该适度有趣,根据学生的年龄给出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有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创新意识。
(六)加强实践操作,提高创新能力
数学有很多乐趣和独特的魅力,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感受到净化。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教师应结合教材,开展一些学生可以接受的数学活动,将书本知识延伸到实践活动中,以帮助学生巩固课本知识,同时提高学习成绩。
结束语
在新课标的要求之下,教师要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比如,学生不配合、教学方法不恰当等。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改变师生关系等方法来进行改革,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从而为学生呈现出最好的舞台,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徐刚.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育观察,2019,8(42):123-124.
[2]曹美艳.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3-25.
[3]黄振剑.浅谈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培养[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分会场)论文汇编.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8:238-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