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教学中山水画的意境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26期   作者:刘颖琦
[导读] 在世界文明史中,中国文明凭借其独特性与悠久性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刘颖琦  
        阿穆尔国立大学     俄罗斯 阿穆尔洲    999081  
        摘要:在世界文明史中,中国文明凭借其独特性与悠久性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美术文化作为中华文明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与完整的体系,山水画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如今,在倡导国学的教育环境下,注重山水画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其不仅可以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也能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我国美术,并加以继续弘扬与传承。然而,在目前美术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做好对山水画的诠释,甚至根本不会关注山水画教学,这显然不利于美术教学的发展,更不能发挥美术教学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美术课程;绘画教学;山水画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美术教学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已逐渐由原来的辅助课程变为主要课程。绘画教学作为美术课教学中占比很大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审美与绘画技能,还要通过教会学生如何欣赏山水画,了解这一民族文化瑰宝,使学生能够为文化传承做出贡献。
        一、中国山水画意境的内涵
        山水画所独有的写意风格是其能够自成体系的关键所在,其画面不仅是对山水景物进行描摹,更在于表明作者的笔墨情趣及意境,是作者表达精神情感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正是由于这种情感的赋予,使得山水画中的景物富有动态美,这与我国传统文化中所说的动静结合相一致,能够使欣赏者在赏析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所想所感。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意境最早起于魏晋南北朝,但一直到唐朝之后才开始被人们所重视,在日后的不断发展中,与古代哲学的发展也有着密切联系,其最终所形成的意境更是融合了众多文化流派的精髓,也就是如今中国山水画艺术的重要特征[1]。所以,一幅合格、优秀的中国山水画必须是要有意境的,否则它将是缺少灵魂的躯壳。关于山水画的意境,不同时期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例如,郭溪就对山水画的意境从“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几个方面进行细分,并将“可游、可居”作为山水画意境内涵的关键部分。另外,宗炳对山水画意境的内涵的阐述是,在山水画的创作中,可以将一些哲学内涵、个人情感融入画作之中。
        综上,山水画的意境内涵是画家给予其倾诉力、生命力的一种形式,可以是其具有动静结合的自然美感,既不会让欣赏者觉得画中景物不自然,也能传达画家的情感。因此,教师在山水画意境分析的过程中,需要逐步引导学生对山水画的意境进行理解,使学生逐渐形成较强的赏析能力,独立完成对意境内涵的分析。
        二、在绘画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山水画意境
        在绘画教学中,欣赏与评述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在以往的教学中,美术教师只是让学生对教材中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与讨论,或者从其他途径搜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术作品,提供给学生进行赏析。

但是对心智尚未发育成熟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并不能真正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更别说是山水画的意境内涵,显然这并不利于学生对山水画中意境的学习。所以,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是无法进行有效的自由讨论。为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山水画意境,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这样既能吸引学生对山水画的关注,还可以通过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将中国山水画化抽象为具体,营造出特有的意境,使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山水画的魅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整个引导过程中,务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由表达对山水画的想法提供机会,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在交流互动中更深入地领略山水画的魅力[2]。另外,要根据学生的情况与山水画作品的特点,提前制定教学方案,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
        三、在绘画教学中带领学生进行山水画临摹
        教师在带领学生对山水画中意境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让学生进行山水画临摹,促进学生体会与感悟其中的情趣,这要比教师单纯的讲解效果好很多。山水画的意境属于思想上的一种表达,而在学习的过程中,仅凭理论知识的讲解是不够的,“传移摹写”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搜集一些简单的山水画,让学生对此进行临摹,使他们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体悟其中的意境。在此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体悟,对临摹的山水画意境进行“造境”,教师要注意观察,及时对学生予以指导。通过临摹,学生不仅在实践中对线条的构造有了基本的掌握,也更深入的体悟了山水画的意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画家在山水画中表现出来的意境是不同的,通过这种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可以对不同时期画家追求的笔墨情趣予以充分把握,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在绘画教学中对比山水画与西方绘画的不同
        中国山水画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表达形式,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国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但是,在山水画的学习中,对其所蕴藏的意境进行赏析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今,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与山水画有关的知识内容占比越来越大,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教会学生正确赏析山水画,这不仅关系着学生学习山水画的效果,也对山水画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在引导学生赏析的时候,绝不能走马观花,只让学生观看画中的景色,需要通过观看画中的景色,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小观大”,这一点在绘画教学的山水画意境分析中至关重要,教师应当对重点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3]。此外,为了可以更好地加深学生对山水画的认知,教师可以将西方绘画与中国山水画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两者的不同,进而让学生可以对此有比较清晰地认识,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山水画意境的能力。
        结束语:综上,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传统美术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中国山水画,教师将其融入小学美术课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对山水画意境的赏析,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有助于优秀文化的传承。为此,美术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注重对山水画意境的分析,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与了解中国山水画,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珊.小学美术教学中中国山水画意境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 2019(12):218-219.
[2]孙美玲.初中美术课堂中国山水画意境赏析[J].新智慧,2018, 000(033):38-38.
[3]黄环.论中国山水画意境的营造[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 011(021):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