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生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扶大中心小学 514700
摘要:随着社会时代步伐的进步与加快,新课标课程下的改革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新课标改革下对于数学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针对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教程,六年级数学不仅是学生们小学的一个关键,更是对于初高中数学课程知识起到交汇融合、承上启下的关键点,因此小学六年级的数学也被称为小学高段数学阶段。在高段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小学数学知识,还要提高小学生们的数学素养,从而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学习效率。小学阶段的教师们也应从各个方面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小学数学水平,分析目前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在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如何避免、解决。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高段数学 解题思路
前言:小学阶段的学生们基本上都正处于一个对知识的认知较为懵懂、较为匮乏的年龄阶段。小学六年,五年级、六年级可以说是小学数学中的高段数学了,六年级高段数学是众多小学生的门槛,它代表着初中知识与小学知识的两极化,小学数学可以为初高中数学做铺垫,但同时更需要学生们具有良好的思维逻辑能力和想象能力,因为小学高段数学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复杂性与抽象性,初高中数学更是比小学高段数学具有抽象、逻辑性,在高段数学内容上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去调整教学计划,小学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关头,是最佳的接受知识和学习能力的时期,也是激发学生的潜力的关键期。所以小学高段数学教学的要求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尝试改变旧时教学方法、用新颖模式提高小学数学教育的有效性[1]。
一、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
1.高段数学的复杂性
数学有一定的难度是众所周知的,小学高段数学可以说是较为困难的一个学习科目了,可以说小学高段数学成为了一个困扰很多六年级学生的重难点,学生们认为高段数学很难,但高段数学之所以会成为小学生数学的困难问题,是因为学生们本身的理解能力与学习能力不能够解疑答惑。针对高段数学,学生们不是很能够理解并学习接受新的难点概念和知识,使得他们难以控制融合知识。目前,教育是面向考试的教育模式,有许许多多学校都是为了所谓的成绩去着急忙慌的赶教学进度,从而使学生要快速的掌握知识,就是这样一味的为了成绩去得到成绩,往往会适得其反,使学生们没有时间去了解他们所学的知识并掌握与理解,更别说学以致用了,这样的方法只会降低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教师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的教学观念往往会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也会有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自身为主体地位,而不是以学生为主导地位,颠倒了主次关系,让学生跟着自己的速度学习,从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主体地位。一味的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师生之间就会缺乏沟通,便大大减少了高段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也有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不够过硬,不能使用学生能理解的教学方法去授课,让学生简单明了的理解数学知识。甚至会有一些教师由于压力的影响,会学生进行题海训练的方法,这样就太过于关注考试分数,紧张的学习氛围不仅不能提高高段数学的教学成绩,还会迫使学生由于压力太大,出现厌学、成绩下滑等情况[2]。
2.学生们对于高段数学的认知
小学六年不仅仅是国家义务教育更是学生们打基础的阶段,在接触六年级高段数学的学习时,差不多是十二、三岁的年龄,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于高段数学的认知还是模糊的,这个年龄段对于新事物会有浓厚的兴趣,但也是最难集中注意力的年龄段,高段数学是一个需要学生们沉下心来、集中注意力去思考的科目,它较为抽象、复杂,更需要学生们开动脑筋去明白高段数学的逻辑性。学生们对于高段数学的认识不具体,对数学的提升就有一定的困难性。
二、如何提高小学高段数学教育的有效性
1.小学教师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
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的小学教师教学模式还是非常传统单一的,一节课就把课堂时间利用的满满的,重点内容放在课堂中生搬硬套的讲,毫无吸引人的地方。正在接触高段数学的学生们年龄小,一节课学的注意力大约只有十五到二十分钟,单一的授课方法只会让他们想去逃避,对数学产生抵触心理,没有办法对高段数学产生兴趣,更不利于他们以后的数学学习。
2.利用多媒体等进行新颖的教学
在教学方法上有许多的工具可以利用,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氛围去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兴趣是学习过程中最好的老师,想让学生们对高段数学产生兴趣,就要有好方法,在高段数学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的最好方法是让他们为新的授课方法做好准备。这种态度不仅提高了小学生对小学高段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且促进了他们思维上的转变,进而促进了他们对数学产生的兴趣。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兴趣设定场景,最好是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能感受快乐。其次,设置的情景要贴近日常的生活,可以尽量的让学生学以致用。通过这种崭新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获得问题的答案,将有助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设计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减低高段数学难度
1.设置数学教学情境,学以致用
生活中处处都会出现数学问题,数学源于生活,又回到生活中去。只有将小学数学课堂与实际的生活联系起来,才能更好体现知识的活学活用,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活的情景,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到实际生活中使用,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更利于小学高段数学的提高。
举个例子看,六年级下期书本中有统计这一章节,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运用统计知识,统计班级里语文报纸、数学报纸的发放数量。在教材《百分数的应用》中,教师可以布置一定的生活场景,男女同学分开,以“分数、百分数”形式表达关系,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几?男生人数又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2.小组讨论提高学习效率
新课标改革后的教学模式较为注重学生的团结协作与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小组团队合作以提高学习效率为主要目标,逐渐转变了以传统集体教学模式的方法,传统教师做出改变的方式是转变教学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进行改革并建立起团队协作能力,加大教学力度把知识提高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通过学生们的自主谈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容易激发学习欲望,可以更有效的提高小学高段数学的教学理念。
举例说明,在六年级数学课本中,有许多关于形状的章节,老师可以把学生划分为小组模式的人来进行授课,讲解《圆锥与圆柱》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探讨并制作圆锥或者是圆柱的形状,仔细观察两者之间有何不同?又有何相同之处?小组里的学生讨论问题找代表发言,然后在由教师对学生们的问题进行回答、汇总,这样的动手制作、让学生找问题答案会提升学生们的趣味性,也会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
总结: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提升的应该时教师的教学理念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具备并贯彻实行新课标改革下的教学理念,要做到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教学体系的目标,按着学生实际情况改进相对应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为主要方向,提升学生对高段数学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杨娜. 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J]. 神州, 2019, 1000(005):224-224.
[2]娄方伦. 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策略[J]. 读与写(教师), 2019, 1000(001):211-211.
[3]刘艳霞. 浅析小学高年级数学读题解题能力的培养[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37):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