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月中
(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中学 江西 赣州 341000)
摘要:求异思维属于一种创造性思维模式,这一思维模式能够促使学生们更好的解决学习问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求异思维不仅极为符合现今新课改对教育发展的具体要求,同时也能够推进学生们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为社会建设培养出更具创新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求异思维;高中语文;教学
语文这门学科从学生们入校学习以来,一直都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学习语文能够促进学生们的文化素养、思想道德等方面得到提升。不过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也需要引进新的教学方法、观念或模式来培养学生们。在这之中求异思维的出现恰到好处,它能够培养学生们拥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这对于开拓学生们的视野和提升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有着一个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求异思维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生们的文化素养所需
学生们的文化素养得到提升与语文这门学科有着必然的联系。在现今社会发展中,要求在培养学生中更为注重对学生们进行全面的培养,培养出更适合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基于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老师就需要重视对学生们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就需要老师在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具体语文教学过程中,为学生们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从本质上来说,创新型思维的核心就是求异思维,因此,为了提升学生们的文化素养就必然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求异思维[1]。
(二)教学目标所需
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将对学生们的语文素养进行提升放置在了一个更高的位置,因此,语文老师在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把握好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对学生们开展探究、合作和自主的教学模式,以此对学生们实施开放性的语文教学。其实质就是要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多的能力,在对学生们的探究能力进行培养时,就提出了注重提升学生们的发现和创新能力,而为了突出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对学生们的求异思维进行培养和发展。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求异思维现状
(一)求异思维培养不标准
我国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提出已经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在很多高中学校却依然采用应试教育模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依然只注重学生们的考试成绩,甚至在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让学生们记住主要考试题型来提升自己的语文考试成绩。这样的教学模式只会禁锢住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对学生们之后的发展起一个限制的作用。
(二)模式固定导致思维局限
现今在各大书店都有着各种类型的语文作文参考书,这些作文参考书的出现使得学生们的写作形式被固化,在语文课堂中老师为学生们展开语文作文方面的教导也通常讲解这些作文参考书中的优秀作文,在讲解完成后老师还会让学生们对其进行模仿,以此来提升自己的作文写作能力,虽然学生们模仿这些优秀作文能够促使自己在语文考试中作文得到一个较好的成绩,但是却没有让学生们的思维进行发散,只是在一定的框架中进行作文学习,短期内无法发现有何问题,但是长期下来后学生们的作文写作能力却无法再得到提高,极大的局限住了学生们的发展[2]。
(三)教学模式单一
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老师并没有深入的去解读这些古诗词,也没有了解到语文古诗词选文的主旨,对学生们开展语文古诗词教学都很简洁,在忽视原文的本质上,根据语文课后练习题及练习册来制定教学内容,使得学生们并没有了解到课文的深意,只是知道了相关的答题技巧。
这样的教学学生们并没有学生到古诗词中的深刻内蕴及古诗词本身富含的美感,只能从机械的角度去看待古诗词,这样培育出来的学生只能是考试机器,缺乏创新和发现能力。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求异思维的具体措施
(一)教案设计上精简
为了保证语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就需要老师出色的完成教案设计。在教授学生们学科知识这一工作中,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需要老师在教授学生们之前依据教学大纲和目标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案。为了能够出色的完成教学方案设计,需要老师依据学生们的个性特点和促使学生们能够在学习中发散自身的思维来进行教案设计,从中充分的激发出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突破以往中的单一思考模式,学会从多个角度的去思考问题。在这之中还需要老师对学生们的思维发散进行一个引导,并将教学大纲及目标中的重难点对学生们进行点拨,从中锻炼学生们的求异思维。
比如:在高中必修五《边城》这篇课文的学习中,老师首先需要依照教学大纲和具体教学目标来理清这篇课文中的具体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以及教学方法。接着依照这些来设计出具体的教学方案。在《边城》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学生需要首先通过阅读课文来了解沈从文笔下描绘的详细风土人情和优美的环境,并把握其对人物的描写方法,了解《边城》中人物们的情感,分析人物的主要形象,在这篇中需要重点分析翠翠的形象。接着再结合全文来分析沈从文创作目的和文章的主旨。在这篇文章中主要采用品读法与分析法进行。通过在教案中设计出的这些具体内容再对学生们开展具体的教学。
(二)营造开放教学氛围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为学生们营造出一个开放的教学氛围对于促进学生们思维发散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想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应用求异思维,就需要在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为学生们营造出一个具有开放性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们感受到轻松,为他们自由发挥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为学生们发挥出主观能动性提供一个宽广的舞台。老师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具体的问题,来引导学生们进行思考,进而在学生们自身的作用下找寻问题的具体答案[3]。
比如:同样以《边城》这课为例,为了给学生们营造出一个开放的教学氛围,可以通过多媒体来为学生们播放这篇文章的影视片段,让他们在看视频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更好的投入到这篇课文学习中。接着以探析作者创作目的和文章主旨为题,让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对课文背景进行一个探寻,让学生们在探寻过程中归纳、总结出具体的答案。
(三)设置问题情境
在高中语文这门学科中,为了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对老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老师在教导学生们的过程中可以设置问题情景来引导学生们对语文知识展开探究,从中培养学生们的求异思维。在高中这一阶段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有着繁重的学习任务,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在学习上的时间就会被压缩,因此,老师为了能够更多的时间对学生们进行教学,往往会在学生们做完习题时直接公布答案,接着再让学生们对标准答案进行背诵,这样的过程可能就会促使学生们对语文问题缺乏相应的思考和交流,进而影响学生们的发展,这样也会导致学生们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丧失,使得学生们处于一个被动学习的局面。因此,老师要积极改善这一面,通过设置具体的语文问题情境;爱引发学生们进行思考,本身语文问题就具有着极大的开放性,通过让学生们积极思考和交流,能够促进学生们多角度思维能力被激发,在之后语文问题解答过程中就能够更加的全面、细致。
四、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求异思维不仅能够满足新课改具体要求,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被激发,进而促进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得到提升,这样也更适合社会建设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伟欣. 关于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12):92-92.
[2]王巍巍. 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灵活应用[J]. 速读(下旬), 2018, (12):154-154.
[3]夏姗姗. 简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求异思维的实际应用[J]. 新课程(中学版), 2019,(10):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