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第26期   作者:王玉学
[导读] 目前,随着我国教育业的快速发展,而阅读教学作为语文课程中的重要部分
        王玉学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轿子山镇大院小学  贵州省安顺市   561001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教育业的快速发展,而阅读教学作为语文课程中的重要部分,旨在培养学生掌握阅读知识、提升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而采取有效措施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下文结合实践教学案例做出详细分析,希望能够对提升语文阅读的教学有效性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引言
        阅读能力是伴随一个人一生的重要能力,不管是在学习和在工作中对文件资料的分析还是在丰富的生活中对各种书籍的赏析,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有一定的阅读基础的。在小学阶段,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内容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基础。为了使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能有明显的提高,老师一定要重视语文阅读教学。本文对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在当前小学中存在的问题作出分析,并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方法进行研讨。
        1阅读的意义
        几乎各类教学科目都离不开阅读。学生要通过阅读,理解内容的含义,做出正确的判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首先可以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有许多汉字都是他们借助字典等工具书,或者是通过请教他人,在平时的阅读中主动识字积累的。不仅如此,阅读还能加深学生对已经认识汉字的印象,达到加强巩固的目的。其次,阅读能够加深学生对阅读对象的理解,能够促进其对一些常用词语的正确理解及运用。汉语言是世界上含义最丰富的语言。一词多义,同义多词,褒义贬义,修辞手法等语言现象,看起来虽无甚差别,但表意却大相径庭。只有通过不断阅读,方能品味其真正用意和深层含义,而不至于不辨东西,胡乱解释。另外,教师通过阅读,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听话、说话能力,增强其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小学生获得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开发他们的智力,提高其审美情趣,促使小学生美好道德情操的形成。
        2如何指导小学生阅读
        2.1引导学生进行课外书籍的阅读
        对于小学生的语文水平来说,课本里的语文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老师要让学生在课外时间选择一些合适的课外读物(或者老师帮助学生选择)来进行阅读,也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写一些随笔来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课外的读物对学生的吸引力往往比课本的内容更大,而且阅读课外书籍还能增长学生的见识和丰富学生的情感。阅读课外书籍是语文教学在课堂时间之外的延伸和拓展,它可以让学生的语文文化积累更加充实,也可以让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让学生在面对新的问题时可以更快地针对问题进行学习,也可以更快地作出解答。比如学生通过阅读一些我国著名的民间故事,就可以了解到中华文化的辉煌。里边的每一个小故事也都会让学生有很多收获,阅读《精卫填海》就会被精卫鸟永不放弃的精神所感动,阅读《宝莲灯》就会明白亲情、爱情和友情的力量以及它的重要性,阅读《大禹治水》就会明白为何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也会明白锲而不舍、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于学习起到的作用,从而明白我国的发展是离不开有这些精神的广大人民的。


        2.2积极构建问题情境,拓展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阅读文本中包含许多知识,但是由于小学生接受阅读知识的能力有限,而且他们所储备的知识也难以理解许多问题,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需要构建良好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可以更好地接受阅读知识,学生也可以在构建情境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掌握阅读能力,而且在问题情境中也可以提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因此,教师可以积极构建问题情境,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而可以逐渐提升学生掌握阅读知识以及分析阅读问题的能力。例如,阅读文章《庐山的云雾》中涉及需要关于云雾描绘的文字非常美丽,这是作者表达出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但是对于学生而言,这些文字如“飘飘欲仙”“腾云驾雾”以及“变幻无常”等,小学生难以理解这些文字的含义,同时也难以通过这些文字体会云雾之美。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就需要设计对应的教学情景,进而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庐山云雾之美。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飘飘欲仙的画面,让学生能够通过视觉理解这个词语的含义,在理解基本含义基础之上而联系文章的内容,可以有效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进而可以提升阅读知识教学的有效性。
        2.3分层指导。小学生由于年级的不同,其阅读注意力、
        专注度、识字水平、阅读理解能力等都有较大差别。因此,教师在指导他们阅读时也应该区别对待。对于低年级,教师要以识字为主要目标,以有趣为主要手段,借助有趣的短小故事,或是彩绘、彩页、插图等有视觉愉悦感的小读物,使他们在愉快的阅读过程中完成对字音的校正和对句子、对小片段含义的初步理解。对于小学中高年级,教师则要指导他们进行有目的的阅读训练,让他们带着一定的目的任务去完成阅读,解决问题,增强语文能力。例如,学习小学五年级课文《松鼠》时,因为大多数农村孩子都见过这种小动物,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就可以让他们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课堂学习,让经验与文字表述相结合。教师还可以让小学生也用文字写出自己所见松鼠的特点,哪怕是外形、毛色,或者是眼睛、尾巴,要么是动作、神情等某一个方面。只要能写出来,而且有特色,都是极大的收获。
        结语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小学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初始阶段。作为未来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努力探索更加合理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邬玲霞.谈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活动[J].魅力中国,2019(49):176-177.
        [2]张秀娣.试论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中外交流,2019,26(34):137.
        [3]潘祥献.浅析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新智慧,2019(19):123.
        [4]高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20(1):127.
        [5]张蕾.如何改进小学语文主题阅读的教学方法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98-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