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湖南省衡南县洪山联合学校双林校区 湖南 衡阳 421100)
摘要:硬笔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直接传承,应该由世世代代的人们都有所继承并且沿用。在小学阶段,能够把硬笔书法引入到语文课堂中,可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气息,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享受语文课堂,感受硬笔书法的独特魅力。同时,作为小学的语文老师,应该立足于课本教材上的内容,把语文知识与硬笔书法知识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练习硬笔书法,可以说是高质量、高效率、一举两得事情。
关键词:小学语文;硬笔书法;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阶段,语文老师把硬笔书法应用在自己的课堂上,可以使自己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全班学生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通过硬笔书法的练习,不仅可以让学生的书写变得更为工整,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耐力,与此同时,更加保证老师的教学效率得到提升,语文课堂的内涵也会因此得到升华。
一、利用硬笔书法教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老师时时刻刻进行监督和提醒的,它源自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有效地沟通和互动,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到每一位学生,使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使着学生更好地吸收老师上课所讲的具体内容。硬笔书法的教学应用恰恰能够给语文课堂带来浓厚的学习氛围,并且学生在语文课堂前练习硬笔书法之后内心就会很平静,这时候便会对知识产生一种接纳的状态,会对探索研究知识充满渴望,在这个时候,趁着学生对于书法练习的文化素养和专注还存在,老师进行教学就是最好的时间,这时候的教学效率是非常高的,教学效果也会达到最佳的状态。
例如老师在讲到某一课内容的时候,在课堂开始之前,老师可以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们进行硬笔书法的练习,而练习的内则是本节课所讲的重点内容,老师巡视整个教室,指导学生在硬笔书法的练习过程中的握笔姿势和身体姿势是否正确,引导学生聚精会神地去练习,让学生通过边练习边专注的模式进行文化素养的提升,这时学生们在练习过程中就会产生许多对文章独特的见解和情感。学生们书写完之后,老师再开始本节课堂内容的讲解,这时候书法就为整个课堂创建了良好的导入效果,学生们在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下,便更能理解作者想要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以及传达的文章主题。与此同时,还能加入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未来的学习与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利用硬笔书法教学一步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硬笔书法的一般内容为古代的文人情感的发挥所产生的文化作品,在这种文化作品中,往往表现着古代的书法家的文化素养,与他优异的品性,这种品行一定是一种非常良好的道德行为,而这种行为则会体现在书法作品的每一字一句之间,老师利用在语文课堂上引入硬笔书法的教学,能够带领着学生间接的学习一些名家的书法作品,间接熏陶学生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文化见识,从而一步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长此以往,学生们一定会积累起良好的语文文化基础知识,而这类知识给他们带来的益处并不会马上呈现出来,而是体现在未来的生活当中。然而,由于很多书法作品不是那么容易被收集,老师也可以利用媒体在网上进行大面积的搜索,然后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带领着学生进行赏析。
比如老师在多媒体上展现一个名家的书法作品,在引导学生进行赏析的同时,通过仔细的观察老师清秀得体的字迹以及及正确的握笔姿势,更能无处不在的体会着原作者内心的情感,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的形式不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作品的风韵之美,能够深刻感受到文章内容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此做到感同身受。同时还可以带领学生观看一些小学阶段课本上学习到的古诗的书法作品,通过对这些作品的鉴赏,使学生巩固复习了以前所学习的内容,让学生们开阔眼界,直观地体会到了不同的作者所处的环境,并且能够理解他们内心非常强烈的情感,通过这种硬笔书法渗入校园语文课堂的学习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利用硬笔书法教学,引导学生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不能够在语文课堂上完全体现的,而把硬笔书法加入到语文课堂之后则会间接地引导学生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书法教学除了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成功创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之外,也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效的途径。语文这个学科本身也属于文化类的范围,所以就形成了硬笔书法和小学语文教学能够实现相互促进,相互合作,共同建立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硬笔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文化遗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小学阶段是学生们的启蒙阶段,老师通过在语文课堂上引入书法教学,能够让学生从小就能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对传统文化有一个良好的继承。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有力象征,同时向整个世界展示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这种智慧结晶需要学生们去传承和践行。老师们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对学生进行书法作品的展示,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到传承了很多年的文化作品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并深刻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明白古人和现代人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意识到文化传承的艰难。
同时在小学阶段,老师注重学生书法的练习,还可以让学生的书写变得更为工整,小学阶段本身就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能够为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能够在这个阶段让学生形成一个很好的字体的话,那么对他们以后的生活与学习将会有大大的益处,因为现在的考试卷基本上都是机器阅卷,所以说字迹工整就显得尤为的重要,能够在语文课堂上加入到一些硬笔书法的练习,可以让学生静下心来去练习书法,感受中国汉字的独特魅力,同时起到一个练习的效果。
例如在小学阶段,老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书法创作,通过模仿一些名人的书法作品来进行自己的书法创作,使文化的传承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老师可以在书法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们自主思考探究,加入一些自己的东西,使书法作品成为属于自己的一个成就。同时,学校还要积极开展一些书法活动,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书法创作过程中,在提升小学语文文化素养的同时,更好地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再例如老师可在学习的过程中,在教室的墙上,宣传栏等一些地方悬挂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让学生们每天都能够见到它,激发学们对于书法学习兴趣,还可以让班级里的学生进行比赛,把自己的书法作品一一展示,尤其对于一些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作品,老师要给予及时地表扬,建立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能够有兴趣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进行自主联系,从而加强班级所有学生书法的整体水平。
四、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语文老师应该积极发挥硬笔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学生们日常的练习,来创建良好的书写氛围,提升学生们书写的质量。同时,在观看其他书法作品的时候,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们通过体会作品的独特魅力,从而提升自己的个人文化素养,最终学生也能够更好地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夏丽娟.运用多媒体整合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自主意识——《书法的魅力》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教后反思[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3).
[2] 邝惠宜.小学语文教学与书法艺术办学特色整合策略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