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第26期   作者:王春梅
[导读]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与文化教育所占的比例应当是相同的
        王春梅
        兰州新区实验教育联盟方家坡学校  甘肃 兰州 730200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与文化教育所占的比例应当是相同的,并且二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转变自身的教学思路,可以通过对课堂活动进行设计让学生自主思考学习,并利用多媒体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情感方面得到发展。教师要从基本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操和价值观,同时还要兼顾提升其文化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感教育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革新,社会教育部门也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提出了一个全面的规划方案。在信息化不断加剧的时代大背景下,小学生每天都在不断接触着各种新鲜事物,而且还对这些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但他们还是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所以如何将情感教育融入到语文课堂中、并教导他们明辨是非已经成为了新时代的小学生教育目标之一,本文则对情感教育融入语文课堂做出浅略分析。

        1.情感教育的意义
        1.1提升审美情趣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选自优秀文学作品的课文,同时这些课文还向我们展示了无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传统,小学语文教师则要将这些课文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用课文来引导学生对情感的启蒙与思考,使学生能够快速领略到情感带给他们的奇妙感觉,从而起到了陶冶情操的作用,并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水平。语文教师还要对所用教材进行一个深入的研究,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还要设置一些别出心裁的情感教学活动,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例如《藏戏》这篇课文,学生通过对课文进行阅读,就能够很好地领略到少数民族的生活与习俗;《慈母情深》这篇课文则能使学生体会到亲情的温暖;而《草原》则是带领学生了解自然的壮丽风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这一有利资源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同时情感教育对其审美情趣的培养有着一定的启蒙作用。
        1.2熏陶高尚的情操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着不同国家、不同思想感情的诗歌和散文作品,这些作品中饱含着作者的各种情感与思考,学生对其进行深度阅读后就能够从进入作者视角进行思考,从一个新奇的视角来感受作品主人公的悲欢离合。语文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阅读,并从各个角度来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养成快速深入思考的好习惯,并感同身受地投入到作品表达的情感中去,学生也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优秀文学作品的熏陶,从而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素质。在长期的课文阅读的影响下,小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也在不断地增强,并在这个过程中全面培养了其高尚的爱国情怀。比如课文《狼牙山五壮士》中彰显的爱国舍己精神;《为人民服务》一文中的无私奉献精神;《慈母情怀》中凸显的母爱情怀等等。


        2.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
        2.1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丰富情感教学手段
        情感教学与以往的传统教学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教学,情感教学并不需要老师进行精细分析,学生也不用被动地去进行分门别类的学习,同时教师也不能强行灌输给学生情感教育的教育理念。总地来说,教师要从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入手,以引导的方式使学生自行体会到情感在语文课文中的魅力所在,语文教师还要把控好情感与认识之间的关系,将情感教育融入到学生的课堂认识中去。同时,情感教育的内容还要和教材课文内容相符,因为学生的课堂认识和情感拓展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链接的整体。小学语文教师还应该贴合教材课文的内容来设计课堂内容和形式,例如有些课文的内容教师需要深入解读深入挖掘,而有的内容却只需要轻轻点拨即可,这同时也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并依据教学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来裁定教学方式,以此来寻找一个快捷有效的情感教育方式。
        在情感教学活动中,其教学手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来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伯牙绝弦》这篇课文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舞台剧、小表演之类的教学活动,并让学生在进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感受人物的心里活动与情感,最终再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而在《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中,教师就可以选择用朗读、小组朗诵的形式来进行演绎,并适当运用音乐来烘托课文中的情感,并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父子亲情的伟大;《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公益文章,教师则可以发动学生开展校园调查,并展开环境保护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校园中调查哪些行为是破坏环境的行为,并将这些调查结果写成一篇简单的总结,最后使学生在调查结果与总结中升华内心的情感。总而言之,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能够使语文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而且还有利于教师建设科学高效的情感教育课堂。
        2.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情感体验
        现如今,人们也已经意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角地位,但目前很多小学中的语文教师还是在一味选用传统式的教学方法,试图用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来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然而这些教师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需要通过自身的感悟来体会到情感的意义所在,如果只靠老师的生搬硬套是完全不可取的,这种缺乏自我思考得来的情感并不能长存于学生的内心。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语文教师应该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并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在尊重学生“主角”地位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加入课堂讨论,并且要求其在思考问题的同时还要投入内心的情感。所以,学生的情感收获并不是靠教师的生堆硬造,而是通过教师设立的教学情境、并且通过自身主动思考得来的,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并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情感体验。例如,在进行《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篇课文的讲解时,教师要把情感教学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了解自然人文景观上,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也要围绕这一目标展开设计,同时可以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诵、关键词释义、情境提问回答,并在这些教学活动中感受课文表达的中心情感。教师通过这些教学方式让学生进行课文情感探讨,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解决,同时也将学生的“主角”地位牢牢稳固下来,这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将情感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课堂中既是国家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更是学生全身心发展的需要。情感教学能够推动语文教学课堂的气氛,并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最终再从语文课堂中顺利实现情感教育。同时,语文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其更要不断发展自身的能力对教育改革做出贡献,在创新教育方法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的同时还要将情感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邓连国.基于情感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J].课.外语文,2017(7).
  [2]孙岩.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中华少年,2015(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