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疫情防控时期有效开展小班幼儿家长工作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第26期   作者:王 淅
[导读] 幼儿的健康成长中,离不开家长的陪伴
        王淅
        新疆军区政治工作部幼儿园  新疆乌鲁木齐832000

        摘要:幼儿的健康成长中,离不开家长的陪伴,家园工作也是幼儿园在开展日常工作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利于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小班幼儿初次入园,幼儿和家长对班级教师、幼儿园各环境较陌生,在疫情防控时期背景下更要格外重视小班幼儿家长工作的开展情况,教师要主动与家长进行积极沟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赢得家长信任,从而使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关键词:疫情防控;小班幼儿;家长工作;开展对策
    幼儿时期可以被看作是人生的重要启蒙阶段,是人们健康人格塑造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保证人们可以逐渐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前提条件。在幼儿时期,帮助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要想从根本上保证幼儿可以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重点并不在于幼儿自身,而是要保证家长在其中的身份作用能够得到有效发挥。尤其是在当前受到疫情影响的背景下,要与当前疫情防控的要求进行结合,如何才能有效开展小班家长工作呢?
        一、幼儿园疫情防控期间幼儿的身心特点
        1、幼儿生理特点
        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幼儿园普遍都延期开学,但是幼儿的生长发育并不会受到疫情影响而停止。幼儿的身心一直处于不断快速发展的状态,在疫情的防控要求下,幼儿居家时在场地以及器材等各方面都会受到严重的限制,很多幼儿园内的一系列常规活动很难在家里有序开展,无法保证幼儿能够实现足够强度的运动锻炼[1]。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分析时,发现幼儿通常在疫情防控期间,每天在家的运动时间只有5~15分钟,整个运动强度并不是很充足。久而久之,幼儿的运动能力以及身体素质等都会受到影响。
        2、幼儿心理特点
        由于长期的居家生活势必会对幼儿的日常生活习惯产生影响,幼儿会逐渐习惯于被家人照顾,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普遍有所下降,除此之外,由于防控期间幼儿很少外出,缺少了与同伴的沟通和交流。对于即将要入园的小班幼儿从家庭生活过渡到集体生活,陌生的生活环境、同伴及班级老师,更容易产生焦虑、缺乏安全感、恐惧等负面情绪,其实幼儿的入园焦虑和家长的焦虑是互相影向的,幼儿情绪的不稳定影响甚至加剧家长的焦虑,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入园时又哭又闹,又没有吃版,大、小便不会告诉老师…便会产生焦虑情绪。反过来,家长的焦虑通过家长们的不恰当的言行也影响着幼儿,这不仅对幼儿的情绪稳定不利,而且对他们良好的习惯与态度的养成也十分不利。
        二、小班幼儿家长工作在疫情防控期间的有效开展
        小班幼儿初次入园,对班级教师、幼儿园各环境较陌生,良好的家园沟通,有利于家园之间的配合,共同促进幼儿成长。
        1、对孩子的爱是展开家长工作的核心要素
        家长工作在具体展开中,核心要素是内心对孩子的爱,是保证家长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途径。爱不仅只是单纯的汉字这么简单,而是要体现在日常的一系列具体细节当中。


        首先要给予亲昵的爱抚。逗乐一直以来都是小班孩子能够感受到老师的“爱”中最为直接的一种方式。新入幼儿园的孩子通常情况下还处于被家长爱抚的状态,是人生转折当中的第1步。在离开家人之后进入到幼儿园生活后,初期阶段就会面临分离的焦虑,教师在这种形式下可以给孩子们一定肢体上的亲密接触,比如抱一抱或者亲一亲等,这样有利于延续孩子亲人给予的爱抚。尽可能从根本上减少在环境方面的反差度,同时有利于迅速拉近孩子与陌生教师之间的距离,缩短幼儿在入园时的焦虑周期[2]。通常情况下持续的亲昵举动,伴有日常的逗乐等,有利于建立教师与孩子之间的亲近感,让孩子们能够逐渐喜欢上幼儿园。孩子会将教师的一系列行为利用自己的方式传达给家长,从而使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并减少担忧,对教师建立信任感。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要给予一定的关心和照顾,对幼儿的生活状态进行随时的关注。比如在吃饭时要对进食少和吃饭速度相对比较慢的幼儿进行重点关注,积极鼓励幼儿在不挑食的情况下,适当添饭。在午睡时还要对入睡比较晚和入睡困难的幼儿进行重点关注,对幼儿的盖被情况进行随时的巡视和观察,以此来尽可能减少发病率。
        2、转被动为主动的沟通
        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不要每次都是以家长主动提问来开启谈话,而是要主动参与到与家长的沟通当中,如果长期一直以这样的方式,势必会让家长产生出一种被敷衍的感觉,认为老师并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很少会关注到孩子的表现。教师日常工作时相对比较繁忙,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时期,要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对于小班的幼儿家长来说,迫切想了解幼儿一日生活,能否适应新环境及与他人友好相处情况,吃饭、入厕、喝水等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是否能达到要求,教师要主动将孩子一天在幼儿园的表现情况与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其中的主要交流内容包括幼儿表现比较良好和不足的地方,比如“A小朋友今天对B小朋友动手了”,需要妈妈回去帮助一下他,了解一下动手的原因,并对幼儿进行相应的教育。通过积极主动的方式,能够直接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对于自己孩子的重视和关心,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满足家长自身的心理需求,而且还能够促使家长在家庭教育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体现出来。
        3、运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家长工作的时效性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完善和普及,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沟通渠道不再局限于家访、联系本、家长会等传统方式,网络沟通、短信传送等成了家园沟通的新载体,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间,网络环境下的幼儿园家长工作日渐成为一种新的重要途径。在疫情防控期间,教师与家长的面对面沟通较少,教师要有效利用线上新生家长会充分宣传教育课程设置、发展目标、教学特色等,明确家、园各自的任务,幼儿作息时间,从而建立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平台;教师还可将幼儿的生活环节(如进餐、盥洗、入睡)、教学活动等进行实况录制,定时向家长分享,让家长有机会了解常态中孩子在园的表现。
        三、结语
    幼儿园存在的目的不只是单纯让幼儿能够受到适合阶段的教育,也可以让家长们能够了解更加专业的育儿理念和方法。因此教师要在尊重平等的基本原则下尽可能争取家长的理解,学会换位思考,从家长的角度悉心体会,尤其是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让小班幼儿家长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解决小班家长们的后顾之忧,不仅有利于提高教育能力,而且还能够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吴乐乐,杨潇潇.韧性益伴:新冠肺炎疫情视域下“云亲子”STEAM教育的研究[J].浙江教育技术,2020(04):39-44.
[2]曹远,柴晶鑫,于彤,韩梅,刘秀荣.北京市幼儿家长新型冠状病毒知识及幼儿防护行为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20,36(06):967-970.
[3]张萍.伙伴同行,提高专业水准——疫情防控期间幼儿园教育实操策略[J].教育观察,2020,9(12):17-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