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第26期   作者:赵 川
[导读] 随着新课的改革,阅读能力是伴随一个人一生的重要能力,
        赵川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元沱小学  四川省巴中市 636482
        
        摘要:随着新课的改革,阅读能力是伴随一个人一生的重要能力,不管是在学习和在工作中对文件资料的分析还是在丰富的生活中对各种书籍的赏析,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有一定的阅读基础的。在小学阶段,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内容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基础。为了使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能有明显的提高,老师一定要重视语文阅读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引言
        当前,很多的教育工作者都开始把课外阅读当作提高小学生阅读素养和语言积累的有效教学手段,学生也对相对课本知识而言比较陌生而有趣的课外读物有着浓厚的兴趣,然而,在学生对课外阅读充满兴趣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困境,如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大大限制了课外阅读的范围,小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大于爱好,阅读方式和阅读时间都达不到新课标提出的要求。
        1阅读的意义
        几乎各类教学科目都离不开阅读。学生要通过阅读,理解内容的含义,做出正确的判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首先可以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有许多汉字都是他们借助字典等工具书,或者是通过请教他人,在平时的阅读中主动识字积累的。不仅如此,阅读还能加深学生对已经认识汉字的印象,达到加强巩固的目的。其次,阅读能够加深学生对阅读对象的理解,能够促进其对一些常用词语的正确理解及运用。汉语言是世界上含义最丰富的语言。一词多义,同义多词,褒义贬义,修辞手法等语言现象,看起来虽无甚差别,但表意却大相径庭。只有通过不断阅读,方能品味其真正用意和深层含义,而不至于不辨东西,胡乱解释。
        2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2.1明确阅读教学的目标,制定科学的教学步骤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为了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的有效性,首先需要参照阅读教学的目标制定科学的教学步骤。在教学中,结合小学生学习心理特点以及学习的实际情况设立阅读教学的目标,但是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就需要制定出具体的教学步骤能够充分保障教学目标得到顺利贯彻以及实施,进而可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逐渐提升小学生掌握阅读技巧的能力。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要符合语文课标的要求,在实际执行中,还需要结合班级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并在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制定出教学步骤,能够将阅读教学的目标具体化,即保障阅读教学的步骤具有如下的特点:适用性、实操性以及实用性。
        2.2引导学生进行课外书籍的阅读
        对于小学生的语文水平来说,课本里的语文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老师要让学生在课外时间选择一些合适的课外读物(或者老师帮助学生选择)来进行阅读,也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写一些随笔来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课外的读物对学生的吸引力往往比课本的内容更大,而且阅读课外书籍还能增长学生的见识和丰富学生的情感。阅读课外书籍是语文教学在课堂时间之外的延伸和拓展,它可以让学生的语文文化积累更加充实,也可以让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让学生在面对新的问题时可以更快地针对问题进行学习,也可以更快地作出解答。


        2.3创新教学方法
        当下学生的素质在不断增强,教师也须顺应形势,加强自我学习的意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但要加强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还要及时关注时事热点。只有做到走进学生的生活,才能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因此,优秀教师之间可以通过教学经验分享,探索新的成体系的教学方法,而不是把目光仅仅局限在现有的教学方法上。新老教师可以针对同一课程内容进行思想碰撞,将新教师的创意与老教师的教学经验相结合,创新教学方法的同时,确保教学内容不会偏离教学主题。要想改变之前刻板单一的教学方法,可以选择将两个或多个教学方法相融合,改变原本固定的模式化讲解,使得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引人入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4将阅读和写作结合,提升阅读表达能力
        阅读不仅提升学生的接受知识、掌握阅读知识的能力,而且还可以让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式提升表达思想的能力。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需要重视阅读中的字、词、句和重点句子、思想,同时在让学生模仿阅读文章的表达方式,然后运用此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也是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之一,并且也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2.5学生自身角度
        作为新时代的新生力量,学生过早地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心智,但是也会因为快餐式信息的摄入而无法静下心来学习相对枯燥的课堂内容。学生有时会超前学习知识,一般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够深刻,表现得一知半解,这样原本教师设置的教学方法就显得毫无意义。目前孩子都会参加多个课外兴趣班,教学任务过多,学生会产生课业压力过大的消极情绪,很容易出现课堂气氛压抑或是学生情绪紧张的现象。学生并不能将全部精力集中到阅读教学上,导致教师无法引导所有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课堂设计缺乏灵活性。
        2.6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除了要求学生参与课堂阅读教学活动,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无不道出读书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在班级成立读书角并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将这些活动作为展示学生风采的一个平台,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乐于读书、擅读好书。教师在课堂上还要留给孩子足够的阅读空间,如每周安排一到两节阅读课,让学生拥有属于自己的校内阅读空间。
        结语
        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老师一定要重视起来,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对于语文水平的提高有帮助,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阅读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老师首先要从思想上对其加以重视,也就是改变教学观念,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将学生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然后再运用一些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产生对阅读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喜欢阅读、善于阅读,让学生利用阅读来使自己的语文水平有明显的提升,也为以后的学习生涯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邬玲霞.谈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活动[J].魅力中国,2019(49):176-177.
        [2]张秀娣.试论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中外交流,2019,26(34):137.
        [3]潘祥献.浅析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新智慧,2019(19):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