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红
(惠州市实验中学附属学校 广东 惠州 516000)
摘要:按照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规律,阅读与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但小学低年级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字词积累和理解能力都不够,因此还没有正式开展写作教学,取而代之的是看图写话。看图写话的教学不仅适应低年级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更为今后语文作文教学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看图写话;策略
一、小学语文低年级看图写话能力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对看图写话教学的意识不足
小学语文低年级在开展写话教学时存在的最大问题,便是教师对看图写话教学的意识有限。部分教师认为一二年级学生认字识词较少,因此教学重点应该放在识词认字上,尤其是小学一年级,作为语文学习入门阶段,教师将教学重点主要放在拼音拼读、记忆上。虽然根据小学人教部编版语文课本的安排,小学语文低年级已经开始涉及看图写话教学,但是大多数语文教师都没有重视这一教学内容。
(二)教师开展教学没有从学生的身心特征出发
此外,即便教师开展看图写话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方法不科学等现象,这种教学方式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身心特征。小学生观察能力与好奇心较强,面对一张图片,小学生一开始往往都是抱有兴趣的,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兴趣,在兴趣上开展教学,并用丰富的教学方式延长和加深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效开展看图写话学习。但实际上,教师在开展看图写话教学时方法比较单一,没有充分考虑低年级小学生理解能力差等身心特征,只是从教师自身的理解出发开展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影响了教学效率,而且没有真正遵循素质教育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要求。
(三)教师开展看图写话教学往往出于应试目的,缺少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与此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开展看图写话教学的意识狭隘,基本都是出于应试要求进行。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语文教师通过开展看图写话教学,原本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观察能力等,但教师出于应试教育考虑,在教学时往往要求学生往唯一的正确答案方面思考,希望学生的思路按照所谓的标准答案发展,这种教育形式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不适应新时代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学科的发展。
二、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教师要重视看图写话教学
要想进一步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先要重视看图写话教学,意识到看图写话教学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从教学内容安排上来说,看图写话教学直接与未来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挂钩,而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个核心板块,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和语文能力。小学低年级学生处在六到八岁的年纪,在这一年龄培养学生的看图写话能力,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为未来语文学习和综合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跳出学科局限来探讨看图写话教学,可以发现这一教学内容与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征是比较相近的,教师要重视这一教学内容,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写话能力,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师要丰富看图写话教学的形式
在教师逐渐重视看图写话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应该努力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身心特征、语文基础等,有效设计教学,以科学、丰富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看图写话教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
1.教师可以借助绘本开展看图写话教学
绘本是一种非常适合儿童阅读的文本,绘本自身具有插图丰富、色彩鲜明的特点,其文字较少,更多是以一种图片的形式,展现一定的文本信息和情感。
而看图写话不同于一般的写作教学,其也是通过图片的形式去提取信息,因此,教师在开展写话教学前,应引导学生多借助绘本开展阅读教学,学生熟悉绘本的形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能够更精准地明白图片所隐藏的内涵,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写话教学。
教师借助绘本开展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绘本阅读可以采取学生自主泛读和教师引导带读。学生自主泛读的形式,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让小组成员相互合作,互相讨论绘本中的文本内容。教师在引导带读时,可以有意思地引导学生忽略绘本中的文字,直接看图,通过图片去思考其中体现的内容,教师应该反复通过绘本开展相关阅读和思考的训练,为看图写话教学奠定基础。
2.引导学生从“说话”到“写话”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所认识的字词有限,难以形成完整的句子,要让学生自行完成看图写话,往往有一定的条件阻碍。教师如果不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开始厌倦看图写话这一学习内容,甚至会对未来写作学习存在排斥的心理。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先不要强行要求其写,而是可以以丰富有趣的形式引导学生“说”。
教师可以先从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出发,例如,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中便有“写话”这一内容,其要求学生写一写自己喜欢的玩具。教师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一定的改编,如教师可以在网上搜寻一张有各种玩具的图片,并在底下配上几名学生的照片,在旁边配上喜欢与不喜欢的字样。教师通过多媒体在课堂上出示这一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大胆“说”话。小学生的表现欲较浓,比起自行安静地坐下来写作,这种当众表达的方式更能调动他们的表现欲与好胜心理,学生根据图片纷纷告知教师他们喜欢其中的哪一样玩具,教师在这个基础上再通过问题一点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表达,如为什么喜欢这一个玩具?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发生过与这个玩具特别的事情等。
3.引导学生通过有效阅读提升看图写话能力
此外,小学低年级学生积累不足,是一个不可驳回的现实。教师在平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多进行有效阅读,只有在长期坚持阅读的基础上,学生的表达能力等才能有所提升,最终才能真正地增强看图写话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在班级设置阅读角,让学生展开比赛,看一个学期下来哪一个学生阅读的书目最多。与此同时,教师要注重阅读的科学性,平时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摘抄和阅读内容整合。
4.引导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看图写话
小学语文部编版课本严格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编写,几乎每一篇课文都配上了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都可以被用来作为看图写话的资源。例如《坐井观天》这篇课文,边画了一只坐在井里的青蛙和一只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鸟,教师在讲解完这篇课文之后,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插图开展思考。如教师让学生续写文章,思考井中的青蛙是否会听从鸟的劝导,出来看看广阔的世界,出来之后二者又有怎样的故事。教师可以让学生大胆思考,甚至可以让一个学生扮演青蛙,一个学生扮演鸟,二人进行故事情景演绎。教师不要为学生固定一个看图写话的标准答案,而是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结语
从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出发,发现字词、阅读与写作是期中三个重要板块。而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处于字词积累的初始阶段,拥有的字词等方面的知识储备较少,难以独立完成阅读与写作。基于此,低年级小学语文有一项具有特色的教学内容,便是看图写话。看图写话既有阅读的成分,学生需要通过图片,结合自己对图片信息的理解,以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思维。同时看图写话也有写作的成分,学生理解图片、解读图片,最终目的是在这一基础上展开写作。
参考文献:
[1]陈惠玲.小学语文低年级看图写话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96):21-22.
[2]王劼.小学语文低年级看图写话能力的培养策略[J].科普童话,2020(22):31.
[3]王晓英.小学语文“开放式”看图写话——谈写作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综合版),2019(0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