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筱娟
南宁市沙江小学 530000
【摘要】高年段主要针对指五六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数学学习已经有了四年左右的基础,对于数学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大体顺序有了一定的接触,也随着活跃轻松的课堂等等内在的价值越来越受教师的重视,让学生主动的去探究问题的原因,不断从课堂中汲取知识尤为重要。在当代的教学中大多数老师都会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根据学生的发展差异不同,在课堂中夹杂一些科学的知识点,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整合一堂课程内容。本文将针对高年段科学与数学实践活动相融合的方法进行探究、分析。
【关键词】小学高年段;科学与数学实践活动;融合的方法
【正文】根据学生的经验和生活实际以及社会需求进行对知识的科学性学习,把课本上的文字转变为学生实践活动,教师应该让教学的科学化,从而提升知识的融合性与系统性,要以提高知识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为第一的标准。小学数学的教学主要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把纸上谈兵转变为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己在不断在科学实践中犯错,在犯错中获取经验知识,不仅让学生增强自己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丰富自己的情感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所有学生学习的理论最终应用到生活之中,而科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将这一重要步骤强化。
一、高年段数学发展现状
徐文伟曾说过“数学是开启一切的工具”。大部分家长觉得小学数学简单容易,高年段的小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思路和方法,落下一点不会很严重,其实恰恰相反,小学数学是最基础的。在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如果小学数学基础没有打好就无法培养学习兴趣和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导致初中、高中差距越来越大,以至于无法弥补。学习数学能够培养同学们的思维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为今后的学习积累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且高年段的学生可以接触到一些高科技的电子产品,但是他们的判断能力相对较差,网络上不正确的言论很可能使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受到影响,这时科学实践课的安排让他们自己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按照自己的经验进行对一件事物的评判。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他们需要自己的思想和独特的分析事情的角度和看法,而不是千篇一律的网上正确的答案,让学生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合作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等全方面得到发展。
二、科学与数学融合策略
2.1开展实际活动教学模式
在小学生心目中教师的地位较高,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无形之中影响着他们,进而影响着其学习和生活习惯,教师的职业道德传授责任比其他行业更加重大,他们要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在实际的活动中上下功夫。
教师要在教学中积累经验,尽可能地将一个实践活动多层次的展示出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和趣味性。在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更新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尽量利用专业且有吸引力地语言创设一个有意义的实际活动,这样有助于学生印象的加深,对学生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有了更大的提高,学习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应用于生活,而数学本身就源于生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数学回归于生活本身,设计一些科学与数学相融合的活动。
例如,教师在讲解六年级下册中“负数”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相关的概念,不断深入教学,让学生们明白数学是源于生活的,教师要根据学生过的实际需求进行施教,或者拓展一些科学知识,比如月球白天的气温平均为零上126摄氏度,夜间气温平均为零下150摄氏度,那么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知识会怎样表示呢?这潜移默化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还可以展示伦敦、巴黎、东京、悉尼与北京的时间,参展物为北京时间,用今天所学知识表示出其他地区时间,学生们会了解到地区不同时间不同这一新的知识。
2.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首先教师需要有一个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公的意识,将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更加生动具体的展示给学生对课堂效果来说非常重要,比如教师在制定教学设计时注意层级之间的差距,将教学内容的步骤分成理解程度不同的阶段,这样的教学模式具有多面性,也可以充分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让学生对教学上的内容有一个多方面的认知了解,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活动的解读角度也会不同,慢慢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六年级“比例”的教学内容时,教材书开篇便是祖国的五星红旗,教师应该具备合格的家国意识,传授相关的背景以及知识,引出比例的概念之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教具,比如桌子、橡皮、铅笔盒、甚至窗户等等,让学生小组合作量一量相关的比例大小,并讨论其中的规律以及意义,培养学生自己动手探索问题的能力与习惯,在不断的训练中,学生会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初步形成良性循环,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很大帮助。
【结束语】科学与数学实践相融合的教学对高年段学生来说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发挥着独特的教学意义,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数学课堂时枯燥的感觉,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升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还能充分地挖掘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知识本就是相互融合的,教师科学与数学相融合性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系统性的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许彩凤.小学科学实践活动模块设计与实施——以《制作年历》为例[J].湖北教育(科学课),2017(06):15-19.
[2]张郁,娄群.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高年段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