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何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山京畜牧场学校 贵州省安顺市 561000
摘要:数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兼具的基础学科,而小学作为学生养成基础实践技能和基本社会能力的黄金阶段,应当更加意识到数学对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要积极适应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发展的基本要求。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小学课堂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约束和限制,因此其数学教学的体制也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和改进,进而也积累了一些弊端和不足,这就要求相应的教学主体要重视反思问题,寻找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方法分析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推动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以后走向社会的时候,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生存。因为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科,所以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就可以培养他们的理性思维能力,帮助学生用不同的眼光和视角去看待世界,理性思维能力的好坏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前提,但是如何能够根据数学来帮助学生在掌握了复杂的知识之后,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是教师需要去考虑的问题。因此,文章笔者根据上述一些要求,提出了以下几点不成熟的建议,希望能够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一定的帮助。
1制订详细学习计划,培养学生掌握主动学习方法
在正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方法和技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学习实际上是实现学生知识内化和转移的过程。学生不仅要掌握主动学习的方法,解决这一过程中的难题,而且要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学习。激发和促进学生学习高年级数学知识的兴趣和愿望,还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能形成相应的自我监督能力,有效地完成高年级数学相关知识的建设。因此,要培养学生掌握一套操作性强、熟练性强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圆柱和圆锥”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帮助学生制订更详细的学习计划,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时间做出有效安排,从而促使学生在实际的主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帮助感。学生可以咨询老师或其他学生,以确保学生能够很好地进行主动学习。同时,教师还应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学习成绩,找出不足,填补空白。针对自身的不足,教师应及时纠正,培养学生较强的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能力。
2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学生问题质疑能力的培养,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敢想敢问,使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和勇于解决问题的习惯,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铺平道路。具体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我们不妨举个例子。在一堂数学课上,在教学“整数的混合四则运算”时,老师在讲课时把一道计算题的运算顺序讲错了,那么老师可以有两种反应。第一种:“啊呀,刚刚老师讲错了啊,应该是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乘法。”第二种:“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刚刚老师哪里讲错啦,谁来告诉老师,刚刚老师哪里讲错了?”这两种方法,明显第二种更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其实,在上课时,老师不妨故意讲错一两处地方,然后让学生找出来,这样的话,第一可以让学生知道,老师不是万能的,不是永远不犯错误的,让学生敢跟老师讲老师说错、做错的地方,第二就是能让学生更专心地听讲,这样学习的效果更好。
3布置生活探究,开展课后作业创新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后作业作为学生独立完成的知识探究环节,做好对其的创新设计,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这对于学生的数学素养构建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重要关联,我们可以选择将原本的习题解答作业转变成为生活实验探究作业,让学生可以真正进入到生活中去探究最本质的数学知识,并学会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由此来完成对数学素质的培养。在进行生活探究作业布置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实际水平,并尽量将数学知识以应用化的方式予以展现,由此来保证他们完成课后作业的主动性。例如,在完成《多边形面积》的学习后,我就为他们布置了测量家中客厅面积的探究任务,让他们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去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又或者在完成《认识人民币》的教学后,我会要求学生回家后进行“帮妈妈买东西”的实践训练,让他们有机会独立去商店进行购物,由此做到在帮助他们学会认识、使用人民币的同时,锻炼他们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为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构建带来帮助。
4积极促进课堂教学手段的更新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往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手段,已经无法满足课程发展以及学生能力发展的需求。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积极的进行教学手段的创新。首先,教师可以积极的进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集声音、图像、文字、视频为一体的教学辅助手段,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教师可以制作出更多具有针对性、展示效果更精良的教学资源,对于学生思维的开拓以及学习兴趣的激发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次,教师还应积极的进行评价手段的创新,教师通过以赞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和良好表现给予及时、正面的表扬与评价,来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自信心的引领下,更加有效的实现思维能力的发挥与提升,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小学数学课堂的模式创新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这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实践技能的应有之策,也是顺应新课程改革趋势的必要举措。在具体创新的过程中,教师要从主观和客观上共同落实素质化数学课堂的基本要求和标准,要以创新教学模式革新教学理念为自身的行为指导,要不断反思和总结阶段性教学方法的成果,同时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数学课堂的创新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当持之以恒,层层递进。
参考文献
[1]李纲.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J].家长,2019(4):113.
[2]李楠.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探究[J].新课程,2018(31):14.
[3]张永忠.论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创新[J].都市家教月刊,2017(5):122.
[4]彭春芳,杨岳娟,谢丽蓉,梁利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A].《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七卷)[C].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