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于家校合作的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第26期   作者:王永军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相对完善的管理机制以及管理体系逐渐被建立起来
        王永军
        博兴县乔庄镇乔庄中心学校   山东滨州  256503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相对完善的管理机制以及管理体系逐渐被建立起来,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执行者,其践行上行下效的理念,将学校的管理理念逐渐渗透在学生之间,帮扶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从而从思想上动员学生以行动凝结班风。随着家校合作理念的提出,家庭作为助力学生成长的关键节点,班主任势必要发动家长力量,让家庭成为学生成长的关键阵地。
         关键词
        家校合作;小学;班主任管理;
         引言
        班主任管理策略一般都是借由依托多样化活动,通过官能浸润、语言引导、环境创设等方式践行班主任的职责。当前执教经验以及文献调查,小学生正处在性格培育的关键时期,其成长规律波动较大,未能加以干预则会呈现出明显的两极态势,部分学生未能在教师引导下养成消极价值观将对其一生产生严重影响。笔者基于自身班主任管理经验发现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和语言即家庭环境对学生成长的干预作用并不亚于班主任在学生小学生涯中的主观引导所发挥的作用。学生往返于学校和家庭两种环境,并不意味着他们是彼此割裂的,相反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协作下,班主任和家长交流将更加紧密,班主任和家长彼此互动的积极性也能被调动起来。本文以家校合作为切入点,论述班主任优化管理策略在依托于家校合作理念下的适用性,挖掘家校环境转换的潜力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班主任积极革新管理理念,科学审视家校合作
        班主任在家校合作理念落实过程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也是家校合作开展过程中的攻坚力量,班主任着手日常班级管理,通过对班级现状进行宏观分析,进而深入到学生个体进行微观观察,由此采取相应的家校合作模式。就当前家校合作发展现状,家校合作在实际落地过程中存在应用不全面的情况,极大影响着家校合作的时效性和实用性,未能挖掘出家校合作的潜力。现阶段,校内广泛使用班主任独揽包办的形式对学生以及家长进行教学任务的下达,对学生人格的养成以及精神家园的建设工作导入的精力较少,这种教育方式职能保障一时的教学质量,长此以往一旦学生脱离班主任和家长的管束将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情况。因此,班主任在管理学生过程中,应当不断转化管理思路,吸纳先进的管理手段,通过共情的方式链接起家长力量,而不是一味地大包大揽,让工作的重负成为自身职业素质提升的绊脚石。在推进家校合作落实过程中,班主任一定要高度重视家校合作,深度理解家校合作的必要性,客观分析家校合作给予教师、家长、学生的好处,从而在深化家校合作、优化管理策略时能够增进工作的信心。此外学校方面也应当从上行下效的角度健全家校合作体系,完善相应的奖励机制,通过设置一定的奖励动员班主任团体积极创新工作,从而为维护家校合作模式献计献策。
         二、从家长着手高效渗透家校合作理念
        优质的教育和管理贯穿人的学生阶段是非常必要的,诸多家长往往忽略了对处在学生阶段的孩子进行管理约束,将孩子单方面交托与学校,让学校完全履行操办学生的成长与学习,基于这种心态不少家长不愿意配合家校合作制度,导致家校合作推进困难。

面对此现状,学校和班主任应当率先从旁观者的角度分析家长的心态,分析家长的难处,带领家长一同审视家校合作,将其优势和必要性灌输给家长,让家长能够心悦诚服地配合班主任工作。
        在召开家长会之际,班主任除了向家长系统展示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外,和家长共同讨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以及性格发展趋向,将家校合作理念以及预期效果说与家长,通过生动的案例动员家长,通过让班级内责任心强的家长现身说法论述学生在家校合作模式下的进步,让家长能自发参与其中,通过共情的方式让家校合作理念扁平化。
         三、运用多种社交软件,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班主任依托于互联网的社交平台能够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情况,像是QQ、微信、邮箱、网络电话等都成了班主任和家长紧密联系的途径,但是现实情况中,不少班主任将QQ群、微信群当成了一言堂,只用来发布一些作业信息、班级日志、学校活动等,家长在群内没有话语权,很多时候想要在群中寻找共鸣却久久不能得到反馈。
        班主任应当从家校合作出发明确定义班级群的功能,阶段性就学生在校表现进行综合评价,让家长能够通过教师的客观评价对学生居家表现中是否有表演倾向做出分析,让家庭和学校不再处于相对割裂的状态。在传统教育理念支撑下,班主任一般倾向于有事才联系家长,这就导致家长片面地认为班主任不联系自己的孩子表现就不错,始终在孩子教育中发挥被动作用,甚至在孩子教育过程中参与度极低,全靠教师的扶助和孩子的自觉。因此,在互联网社交平台中落实家校合作理念,能让家长通过在班级群中与班主任以及其他家长互动交流更科学地脱离对孩子条件反射的溺爱,通过对比分析及时修正自身的教育理念。
         四、参照新时代标准,落实针对性管理
        当前教育资源相对平均,未来也会朝着更加均化的方向发展,学生的生活学习条件都变得优越起来,现代的学生管理问题也变得更加复杂棘手。不少学生在被教师管束后,产生了厌学、叛逆、抑郁等消极情绪,更有甚者会表现出伤害自己的倾向。所以班主任在对学生管束强弱上要和家长达成一致意见,并且根据学生性格采取个性化教育方针。
        现阶段,不少学生沉溺于互联网创设的虚拟环境中,家长提供给学生便于生活的移动设备成了他们课堂寻乐的利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班风。基于家校合作理念,班主任可以同家长事先商榷手机使用事宜,制定班级规定,在校期间手机应当交由教师统一管理,回家后,在未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时不能玩手机,且家长对学生手机使用周期频率要进行严格管控。当前,学生生活条件基本不差,不少家长乐于通过多种多样的家庭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但是不少家长只顾带领孩子留下美好回忆,却忽略了在家庭活动中培育孩子的综合素养。班主任应当积极组织家长能够参与其中的课外活动,兼顾娱乐性的同时,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
         结语
总而言之,家校合作管理模式在小学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科学地维系师生关系,还能为班主任和家长提供有效沟通的途径,让班主任和家长的紧密联系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助力。
         参考文献
        [1]董永珍. 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运用分析[J]. 新课程, 2016, 000(031):P.207-207.
        [2]黄秋娟. 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中家校合作的应用分析 [J]. 科教导刊, 2019(10):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