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模式初探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第26期   作者:秦紫怡
[导读] 小学是人生启蒙的重要时期
        秦紫怡
        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火马冲镇中心学校          419500

        摘要:小学是人生启蒙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内注重学生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发展,才能为学生日后的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德育与心理教育两者之间即存在内在联系又存在差别。在教育中老师应当注重将二者进行资源整合,以保证学生的品德与心理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  德育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整合
        正文:小学时期是学生综合素养、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时期,因此在小学阶段同时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卓有成效的提高小学教育的效果,才能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只有此才能培养出品德高尚、心理健康的综合人才。
        一、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同时又具有差异。
        1.1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联系
        首先,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都是以塑造学生的高尚品格与健康心灵为目标,是为学生成为综合性人才做基础。其次,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相互关联,它们都是在道德品行、爱国情结、行为准则等方面进行教育,促使学生成长为综合人才。最后,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者相互促进。德育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完善学生的心理以及品德的形成,这也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打下了基础。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引导学生塑造健康的心理,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它为学生的德育教育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1.2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首先,两者所依据的教育理论存在差别。德育教育主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基础,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以教育学、心理学为主。
        其次,两者教育的重点不同。德育教育重点侧重于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它的教育目标是确保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更多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其形成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
        最后,两者在教育的内容上存在一定差别。德育教育主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与人友爱等方面开展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测重学生智力、人格、心理方面的教育。
        1.3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德育教育的前提。学生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塑造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保证学生的德育教育顺利开展。
        其次,德育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确立了方向。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德育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指明了方向,使学生在进行心理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念,极大地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二、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策略
        2.1在教育实践中将两者进行资源整合
        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整合应当以课程内容为基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为主。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有意识的将心理教育有关知识融入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之中。
        首先,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时,可以将与人交流沟通的方式方法、用正确的价值观念看待自己等等方面的内容巧妙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心理健康统计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剖析,进而有目的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然后,学校可以开展心理健康课程以及道德模范事迹的宣传等工作,以促进道德教育的广泛开展,达到培养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例如在《我是独特的》教学中,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独特优势,以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自信心的养成。而对于一些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不尽人意的学生,老师也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使其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从而帮助学生发扬自身优势,弥补短处。这样不仅能够为学生及时排解心里的苦闷,还能使其养成正确看待自己的习惯。
        2.2在学生的生活中将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整合
        若想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顺利高效开展,学校教师就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切实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方式方法以及生活规律,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做到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老师还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多种课外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体验,让学生能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接受德育教育,使德育教育于无形之中渗透。例如在《不让一个人落下》教学中,老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或是体育运动、又或是游玩活动,并在活动情景中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其中,使学生养成不冷落他人、不排斥其他同学的高贵品质和健康人格。
        2.3家校共同配合,将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整合
        对学生而言,他们主要的活动地点就是家庭和学校,因此要想将德育与心理教育实行融合,就需要家校共同配合。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多多注重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状态。例如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家庭中是否能与父母愉快相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影响以及孩子在家庭中面临的小困惑等等。另外学校还可以定期举行班会讨论活动,提供家校共同交流的机会。学校还可以不定期举行亲子活动。通过参与活动促进学生和家长的情感交流,让学生与家长通过参与活动彼此加深了解,并且找到欢乐轻松的相处方式,以保证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以及高尚的品格。
        结束语:由此可见,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整合才能增强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其成长为具有健康心理和高贵品质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凌银.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模式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158.
        [2]凌银.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模式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