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晨
中国五冶高级技工学校 610103
摘 要
校企合作是现阶段优化汽车专业开展的有效途径。经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学生也可以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介绍了汽车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剖析了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究校企合作立异模式,优化汽车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计划。
关键词:汽车专业 校企合作 探索实践
一、引言
在经济不断发展、理念不断改造的今日,新时代的教育必将展现出不同以往的新气象。面对当前国内人才市场的剧烈竞争压力,为了给校园汽车类专业的学生供给更优越的实训渠道和实习时机,校企合作是可行的出路。校园与企业的合作是教育的新时代的产物,教育事业发展到一定的瓶颈期的时分必然的教育的方向,这主要是学院注重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学院为了为了学生的优秀的实习实践的渠道和时机的能力和成本供给没有准备。只有众多闻名汽车企业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准则,校园与企业的资源能力真正交融,为校园办学建立新模式的办学思路。可认为学生的就业供给更加便利的条件。
二、相关概念简介
(一)汽车专业的专业特点
汽车专业的特点是专业操作和实用使用能力强,具有必定的汽车拆装、汽车检测、汽车修理等专业能力。汽车商场营销班、汽车点评班的专业学生,具有必定的商场洞察力和人际交流能力,将来能和客户沟通。汽车美容类、汽车服务类专业的学生,具有必定的汽车保养、美容操作能力和汽车养护相关的专业知识,能独立进行汽车抛光、进行清洗、打蜡等行为。
(二)汽车专业校企合作的意义
校企合作是工作技术学院与企业之间建立的人才教育合作形式,是重视校园学习与企业实践,重视校园与企业资源、信息同享的具有“合作共赢”理念的教育形式。现在各个职业的市场竞争都很激烈,其间包含教育职业,中职院校为了追求本身教育质量的稳定开展,都采取校企合作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对校园来说,这样做可认为学生供给训练自己工作技术水平的机会,提高校园教育的整体质量。对于企业来说,这样的合作方法能够输送更多保质保量的合适人才。这对企业本身的未来开展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汽车专业校企合作新模式简析
汽车类专业学生的专业技术和事务能力首要体现在汽车故障的检测能力和维修能力以及为汽车用户供给各种类型的汽车问题解决服务。因此,在与高职汽车专业学校合作的新模式中,汽车企业应该遵循汽车专业学生本身所学的专业规划应用领域的相关职位。依据学生的专业特色和就业特色,组织学生到各个岗位参观学习。而且,供给接待客人的实习机会。这样的实践机会,正是学校本身所不具备的。
三、汽修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汽修专业的校企合作并非真正意义的校企合作
规模大的企业每年可以容纳成百上千名同一专业的毕业生。即使是小规模的企业也能容纳数十百名以上的专业毕业生。但是,对于汽车修理专家来说并非如此。汽车修理专业的学生结业后应到汽车修理厂或汽车4S店作业。这些企业都很小。汽车修理店和4S店每年都不招几个汽车修理工。在企业协作办学的过程中,一些工作中介机构扮演汽车修理企业的角色,与校园签订企业协作协议。这种校企协作并不是真实的校企协作。这种校企协作可以开始促进招生和教育。
(二)师资力量薄弱
汽车专修学院的教师要求学历必须达到标准。也就是说,研究生毕业后才有教师资格证。汽车维修专业的研究生学历的教育,汽车方面的研究生在汽车工程和普遍有机构的工程,这两个专业的研究生在毕业后绝大多数汽车厂商去从事汽车的研究和开发,非常少的汽车专修学院去成为教师的愿望。
因此,目前汽车专修学院,从事汽车修理专业的教育老师是其他专门的改变,还是几年前参加gct是否提高了学历,汽车修理专业科的教师是体力较弱,人才不足的结果了。
(三)汽修实训基地建设滞后
职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技能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因此高职院校的汽修专业训练基地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可是,汽车的检查、修理、保养设备大多价格不菲,四轮定位器、发动机综合分析仪、底盘测试仪、汽车喷漆室等动辄好几万,买几辆教练车就要几十万。简单的汽车检测线需要一百万元以上。许多职校随便买个汽车教育试验台。教育用车大多是学院的抛弃客车。汽车修理培训基地遍及缺乏。直接影响正常的教育。校企合作本来就能够弥补校园实训的缺乏。一是企业能够提供先进的实习培训设备。二是能够直接带学生去企业实习。
(四)教材良莠不齐
一本好的教科书比任何东西都有效。现在许多出书社都在出书高职教材,但许多教材都是混编的。究其原因,仍是汽车专业院校师资力量薄弱。大专的教材很专业。假如教材是由专业以外的人编写的,掌握知识点显然是困难的。即使是汽车专业院校的专业课教师,也没有人能编写出好的教材。尽管各汽车专业学校都开设了相同的专业,但培训设备却不尽相同。
四、优化汽修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一)构建合作新模式
汽修企业规模小,与校园的合作形式很难达成。只要能撮合汽车制作商,一切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汽车制作企业在全国各地的汽车4 s店,为了掌握各4 s店维修人才,每年都要弥补,同时充分汽车厂商的实力,校园创建一套训练基地的彻底不是问题,校园、汽车制作企业、汽车4 s店共同运营校园,共同利益。我国有的高职院校现已首先尝试了这种合作形式。创建了“院内企业培训中心+院外4s店”的合作形式。该合作以学院内建造的企业培训中心为基础,由校方、汽车厂家及汽车4s店三方合作办学。
(二)注重汽修师资人才培养
汽车汽修专业教师普遍不足是不争的事实,有三条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道路。一种是最简单方便的办法。人才引入,刚毕业的汽车工程方向的硕士学生的招生,和其他的汽车从学校挖人,省电机专业教师、国家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训等方法,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师培训。鼓励从事汽车维修教学的教师到汽车修理厂或社会修理厂去实践,丰富实践经验。
(三)院校建立校企共建校办汽修厂
汽车专修学院的教职工许多。公交车、私家车也许多。如果汽车专修学院的汽修专业可以在校内建立校企建设汽修厂,是各方共赢的功德。学院领导担任管理,汽修专业课教师担任教师,汽修专业学生悉数见习。经营范围包括汽车美容、创伤修正、汽车钣金喷漆、汽车机油替换、故障检测修补等。这种汽车修补专业的学生有实习的机会,校园的公用车,教职员用的私家车都是大量的车辆维修费用的节约,企业也能获得一定的赢利,能多方面的共荣的功德情。
(四)校本教材开发
教育离不开教材。现在,高职院校各大出书社都出书了汽车修理专业教材,但找不到一本好的教材。许多专业课程资料要么过期,要么不合适。最好的办法是结合各高校的实际情况,与校企合作伙伴共同编写校本教材,包括实训教材。
结语
综上所述,汽车汽修专业要走出目前这种困局,校企合作之路,只有紧密结合专业特点,借助校企联合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给学生最优质的实训平台和最真实的实践机会,能力使学生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成为“知行合一”的专业汽车类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娜,马正军.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内燃机与配件,2020(17):184-185.
[2]毛光峰.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的探索与实践[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1):27-28.
[3]陈锐.高职汽车专业校企合作新模式探索与实践[J].南方农机,2019,50(15):193.
[4]彭静.基于“前厂后校”条件下现代学徒制的探索实践——以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类专业为例[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9(08):58-59.
[5]赵艳.高职汽车专业校企合作新模式探索与实践[J].南方农机,2018,49(09):119.
[6]王敬.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汽车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2018,17(02):33-36.
[7]吴延霞,柳永亮,孟俊焕.“校企合作 协同育人”模式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以德州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交通运输专业(车联网方向)为例[J].新西部,2017(34):5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