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科
海南省交通高级技工学校570206
摘要: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以及科学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所以目前我国汽车行业对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的需求是非常大的。那么,对于职业院校来说,为了可以培养出满足企业和行业需求的优秀汽车维修人才,必须要针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学生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职业教育;汽车维修人才;培养
引言
随着时代变迁和经济水平的大幅提高,我国的职业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职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培养汽车技术人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所以职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更要同时将实践教学落实到行动中,从而为汽车行业培养出更多的技术型人才,针对该目标,实践教学在职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
1职业教育中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意义
目前国内维修企业员工的技术素质普遍偏低,整体技术水平还不能适应汽车行业新技术发展的需要。据资料显示,目前维修企业从业人员65%以上为高中、初中甚至小学毕业生,25%来自各类技工院校或职业学校,大专以上相关专业毕业生不足10%。就人员分布来看,5%的高学历人员部分从事相关企业管理工作,25%的各类技校生正在成为企业的骨干,而70%的低学历毕业生都在一线工作,而且技术水平提高较慢。可以看出,汽车维修行业缺乏大量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经过正规培训的专业人才。职业院校作为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职业院校开展汽车维修专业,对于我国高素质汽车维修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2职业教育中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
2.1制定企业和学校双主体协同育人机制
为了确保毕业生可以真正满足企业的人才使用需求,利用企业的使用反馈使毕业生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企业需要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与学校一起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一起承担人才培养的责任以及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风险。并且企业不仅仅是享有职业教育成果的人,必须要成为职业院校的协同教育者,不能只是将学生作为普通的劳动力,而是将其作为企业今后的重要人才储备;不能将学生在企业工作只是作为一种实习行为,而是应该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教育。学校教育能够提供一些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重视理论的针对性以及实践性,而企业教育主要提供实践的工作岗位,在综合技能练习中应用理论,重视实践的针对性以及理论知识的应用性。对于育人机制而言,其重视企业与学校在育人中平等的主体地位。
2.2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在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职业汽车维修专业的课堂教学总以理论知识的灌输为主,教师忽视了职业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强化培养,理论结合实践的难度越来越大,学生们自学意识的提升,创造潜能的挖掘并不顺利。
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职业教师既有“素质教育”的职责使命,就必须摒弃传统观念,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一直坚持以生为本和因材施教的原则,设法优化教学过程,理论教学联系实际,鼓励学生们自主学习、大胆实践,不要畏惧自学活动,人人都有成功的机会。导入理论知识展开课堂教学后,通过实施启发性的教学策略,启发中职学生自主学习,增强他们综合实践的自信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也决定着后续教学工作能否高效地推进下去。
2.3引入现代化硬件设施
教学资源的多样化对教学设施工具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充分满足新的课程内容教育指导需要,职业院校应在实验台架、实物实车等教育指导工具设施应用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化硬件设施。同时带领中职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共同制作简单的实验设施设备、教学模型。比如,宝马X5零件展示教具、发电机结构教具、除臭鞋柜等。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缓解资金问题给课程创新教学带来的难题。第一,职业院校可以根据前期划分的教学模块,紧密围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对每一模块实操项目进行具体化设置。随后针对每一项目教学需要,建立独立的校内实训基地。比如,整车实训室、涂装及钣喷实训室、底盘构造实训室、新能源整车维修实训室、零部件实训室、电子实训室等。第二,在设备齐全、性能先进的实训室建立完毕后,中职院校可以依托超星数据库,进行线上教学资源完善。同时以师生协作的方式,配置足量设备资源。第三,考虑到单纯依靠学校内部资源无法满足模块化教学对硬件设施的需要,中职院校可以与大型汽车维修厂、4S店、汽车美容店签订实训基地共建协议,对口建立一批校外实习场地。并聘请企业高工高管担任兼职教师,指导中职生对实际故障进行系统剖析、逐一排除,以便在短时间内提升中职生实践能力。
2.4促进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教学价值
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想要培养良好的专业型人才,应积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丰富教育形式、教学手段,提高教学价值。全国各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存在设备和专业教师水平差异,可以利用智能手机的普及,借助成熟的网络教育平台,如智慧树、慕课、超星、职教云等,积极开始网络课程教学。同时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明白,除去专业教材、课堂教学外,汽修专业的许多知识也来自于社会的各种活动。因此,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应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弊端,扩展社会性课程,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比如,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汽车展销会,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相应活动策划、组织、宣传过程,促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各种理论知识进行深入了解,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为社会培养全面综合的人才。此外,教师在展开教学创新过程中,还可以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大胆尝试“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新型教学方式,培养实践性应用型人才,提高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教学价值。
结语
在新的教育教学环境之下,人才培养是目标导向,要坚持从人才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优化教学方法、创设教学环境,为人才与市场的匹配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刚.汽车维修专业职业教育发展分析[J].江苏科技信息,2011(05):52-53+58.
[2]孟庆浩.浅谈职业教育中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J].教育:文摘版:00289-00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