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赵龙
波密县中学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 8603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完善和改革,教师们愈发注重自身教学工作质量的提升。就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工作来说,教师们不断创新和改革教学方式,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好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真正有效的提升学生们的地理课程成绩。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有效途径
引言
地理是初中阶段开设的新课程。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地理学知识,大多感到无所适从。死记硬背的方式并不适合地理学习。地理教师需要利用生活化教学帮助学生迅速适应地理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渗透,融入乡土地理文化,分析当地地理环境,精心设计生活化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传递给学生人地协调的发展理念。
1教学内容概述
教学工作要求教师将教学大纲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教授给学生,而学生要熟练的掌握相关知识,这一系列工作都是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的。初中地理教师要精选教学内容,在选取和讲解相关知识时,要全面覆盖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所需掌握的内容,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带领学生掌握教材中的重难点,帮助学生进行拓展和延伸。初中地理教师课堂教学工作不能照本宣科,要将课本中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联系实际。另外,教师开展地理课程教学时,要将教学内容分为多个层次,即掌握、理解、了解等几个层次,帮助学生快速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从而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2.1设计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地理实践能力是地理核心素养的核心部分。地理教师要积极组织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分析地理信息,构建地理模型,树立人与自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和谐发展的理念。例如,在“中国自然环境”这一章节,教材主要从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进行了宏观的分析。地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这三大方面对家乡环境进行调研。这是开展地理深度学习的好机会。学生可以自由分组,调研当地的自然环境,通过在图书馆查阅资料、采访家中老人、走访当地博物馆等方式了解家乡的发展轨迹。随后,学生可以结合搜集的资料进行讨论,了解主要河流的长度、流经区域等,绘制家乡河流流域图;绘制当地地图,标注主要地形、海拔高度,以及当地海拔最高的一座山脉。这样,学生的自主调研和学习能力会得到提升。地理教师可以把本节课学生绘制的家乡河流图、地形图收集起来,汇编为校本地理课程,为后续教学提供优质素材。
2.2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课堂翻转,巩固学生学习成果
互联网日益发达,手机成为大众生活中最为普遍的通讯工具。教师可以利用手机发布相关课程的课前自主学习资源,让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翻转教学,让学生上台进行课程讲解。上课前,学生利用手机可以查询到更多的资源,充分做好课堂上的准备工作。在课堂上,学生上台讲解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2.3结合生活实例展开地理教学
初中时期,学生刚刚接触地理知识,对于很多专业的名词或是理论性知识无法透彻的理解,尤其是对于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稍差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所以,初中地理教师需要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开展地理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联系实际,从生活中理解和学习。例如,在进行“海陆变迁”相关知识的讲解时,仅通过概念的讲解和口头的描述,学生是很难真正理解海陆变迁原理以及过程的。对此,教师可以播放海陆变迁过程的动态图,帮助学生直观的感受海陆变迁的过程,并且加深学生们的记忆。另外,教师还可以播放海啸相关的视频,通过视频学生们能够清晰的感受到海陆变迁的危害,更好的引导学生分析海啸发生的原因,有利于更加扎实的掌握海陆变迁相关的知识。
2.4巧用微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微课具有内容精简、易把控、趣味性强、可反复观看等特点,能使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知识。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实时引入微课不仅可以增加课堂的多样性,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针对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我在讲巴西一课时,先让学生通过教材了解巴西的人种特点和多元文化,然后导入微课视频,为学生直观展示巴西的人种和桑巴舞、狂欢节等特色文化风采。在讲工业、城市与交通时,我通过微课为学生播放城市分布状况,以及工业、交通业发展史,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些微视频成为录播教学视频下的有益补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5运用辅助软件,加强监测力度和学习效果
传统教学模式中,我们可以采用提问,听写、做练习模式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在网络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于一些辅助软件。比如,我比较常用的是问卷星和球球在线提交作业功能。问卷星是一款比较实用的软件,学生完成答题后,问卷星可以实时反馈,包括成绩排名、区间分布及题目的正答率。教师可以方便、快捷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错题讲解和巩固训练。
2.6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打造生活化学习情境
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让课本上呆板的文字“动起来”,在激发学生对地理课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教学有效性。例如,教师在讲解世界地形相关知识时,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世界自然风光纪录片的片段,如美丽的阿尔卑斯山、刚果盆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等,利用不同的地形知识,在各个地理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思考是什么力量造就了世界迥然不同的地形。教师可以结合地理纪录片导入基本的地理概念,如海拔、相对高度、山地、丘陵等。生动、直观的地理纪录片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消化这些地理概念。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引导学生识别地图上的地形,如在地图上辨别山脊和山谷,从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分析地势和海拔,这也是最基本的地理识图能力。微视频可以帮助地理教师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展示三维立体图形,俯瞰地势,分析海拔对地形的影响,帮助学生从地图中总结出相应的规律,如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弯曲为山脊,反之则为山谷,盆地等高线图数值由中间向四周升高等,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识图能力。
结语
地理和生活是不可分割的。初中地理教师要把生活化教学贯彻到每一个教学环节,积极编写生活化地理教学案例,设计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问题,融入家乡地理文化,提升初中生的爱国情怀,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将地理学习融入生活,发现生活中隐藏的地理问题,树立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理念。
参考文献
[1]韦国奖.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知识点的生活化教学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23):179-180.
[2]李迎福.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19(24):54-55.
[3]刘巧丽.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7):15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