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如何做到“议”有深度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第26期   作者:孔晓丹
[导读]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运用越来越广泛和频繁,
        孔晓丹
        (清远市第二中学 广东 ?清远 511500)
        【摘要】在我国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运用越来越广泛和频繁,这也让学生们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们对教学的内容有了自己的理解。但是在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议题议论深度不够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就如何在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中做到“议”有深度进行探析。
【关键词】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深度
        在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以体现,学生们在课堂上就相关的议题进行讨论,从而对教学内容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有部分教师为了让学生们充分参与到议题式教学中,简化相应的议题,让学生的议题讨论停留在较浅的层次。这样会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甚至可能会限制学生政治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需要加深议题的深度,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议题式教学的效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高中议题式教学的“议”有深度:
         一、明确教学目标,实现价值引领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方向指引,在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中,同样需要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这个目标的确定不仅可以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方向,同时也是一种对教学深度的具体要求,可以通过教学目标的价值引领,深化课堂教学中议题讨论,做到“议”有深度。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该先结合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然后结合教学目标选择有关议题,这样可以有效保障议题教学的深度,可以通过议题式教学实现教学目标。如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先确定教学目标包括:首先,了解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以及《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其次,理解空想社会主义为什么是空想,社会主义是如何实现的;最后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历史和资本主义一定会被科学社会主义取代的意识。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之后,也对议题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也可以在此要求下提出具体的议题,包括:(1)结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讨论空想社会主体的进步性和局限性。(2)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区别。在对这些议题进行讨论的时候,教师也会结合教学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实现课堂教学中议题的深入。
         二、创设议题情景,引导学生深入体验
        学生是议题讨论的主体,因此要想实现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的“议”有深度,就需要学生对相应的议题有更加深入的感受,这样他们才能不断进行更加深入的讨论。因此在高中教学中,教师还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加深学生对相应的议题的理解。对此可以通过创设议题情景,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议题情景,这样学生对于议题会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在议题讨论的时候,学生们议论也会更加深入,而且这些深入的讨论内容也会更加容易被学生吸收,让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的效果更加显著。如在《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课《伟大的改革开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给学生们展示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生活的变化,还可以让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体会改革开放之前人们的生活,如可以让学生们扮演改革开放之前凭票购物的场景,这样可以让学生们体会到计划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在学生体验了改革开放之前的生活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现在生活,讨论改革开放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改变,这样可以让学生从细节处了解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并且可以更深一步探讨我国为什么要实施改革开放。这样在学生们深入理解和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深入议题讨论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三、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
        在当前的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中,大部分是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进行的,在实践中,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相应的议题,然后让学生主动就相关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比较有限,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意见,很多学生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想法,但是因为性格比较内向所以不敢举手要求发言。要想深化议题讨论,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就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对此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来实现,在全班一起讨论之前,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每个小组成员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全班讨论的时候,每个学生的想法都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进行表达,这样集合所有学生意见的议题讨论会更有深度,也能更好地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的时候,将学生们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以下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思考“市场是如何决定市场配置的?”问题,并且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在正式课堂教学中,让每组代表总结全组的意见并且表达出来,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学生们经过预习阶段的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们已经了解了小组成员的想法,然后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全班的讨论了解更多的同学的看法,这样会让议题讨论更加深入,而且将小组成员讨论留在了课前预习阶段,让课堂讨论可以直接从较深的问题进行分析,更加有利于实现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的“议”有深度。
         四、开展议题辩论,多元深化议题
        高中政治议题中有很多的内容需要通过辩证的思想进行思考,这些问题并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很多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只能认识其中的一面,这也是影响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难以深化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求采取有效的措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相应的议题,让议题可以与教学内容深度契合。辩论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个目标,让学生分为两队,通过辩论的形式从不同方面深入分析相应的议题,这样辩论双方会在辩论中不断说服对方,同时也会被对方说服,从而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深入理解议题。如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教学中,因为先给学生们讲解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然后再讲的“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因此由于学会生提出市场可以自己调整资源配置,政府的插入容易导致市场失衡,对此,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开展一个辩论活动,将学生分为两个大组,分别利用课外时间查找资料,就“政府是否应该插手市场经济”进行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必然想到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同时也能够理解政府的过度管控,容易导致市场调节失衡,从而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政府的宏观调监控,但是,在市场运转正常的时候,政府不应该直接插手市场资源配置,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点。这样的辩论活动会让学生有意识地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并且在辩论中更加清晰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让高中政治课堂议题更加深入。
         结束语
        综上,议题式教学已经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普及,在培养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很多议题式教学的议题讨论停留在较浅的层次,影响了高中政治教学的效果。对此,高中政治教师可以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实现价值引领;创设议题情景,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开展议题辩论,多元深化议题,实现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的“议”有深度。
        
参考文献
[1]陈慧.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J].百科知识,2020,No.777(09):36+38.
[2]沈红艳.浅谈如何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实施议题式教学[J].中外交流,2019,26(45):174.
[3]黄爱卿.浅析"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46):65-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