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斌
达州外国语学校 635200
【摘要】受传统教学的影响,高中政治教材编排内容往往比较系统化和理论化,而忽略了教材带给学生的知识趣味性。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想要在一堂课中高效的完成教学效率,就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然而,为了达到教学进度,很多教师往往只是进行理论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被调动,对于政治的学习能力低。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提出,政治教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师作为学生的领路人,如何构建新型课堂值得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政治 教学策略
【正文】政治教学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教学的重点在于加强课堂的教学活力,提升学生政治学科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学校政治教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政治教学课堂的活力,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学习政治更加自主,能够发自内心的找寻政治原理,有利于为学生的政治更好的学习铺垫基础。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新课改要求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自身角色的转变,教师不仅是学生的领导者、组织者,还应该成为学生的倾听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讲台分给学生一半,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不只是班级的一份子,还是班级力量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课下,教师要积极的和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现有的价值观,并根据学生的心理设置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激发学习热情。众所周知,高中生对于社会的认识对他们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要利用好政治学科自身的特点,加强政治教学活动的开展,积极的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理论知识,激发和锻炼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关于《宗教》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关于宗教知识的搜索。首先,教师在课前准备相应的小纸条,并科学的将许学生分为三个小组,让每个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抽选,选出自己要进行课堂讲解的宗教。这三个宗教分别是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在每个小组的代表抽选完毕后,教师让每个小组根据宗教的不同信仰以及产生时间产生地点等进行资料收集,并在下次课堂展开时为学生讲述。这种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各个宗教的理解。另外,教师要给学生区分宗教和邪教,让学生有正确的认知。
二、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体现课堂多元化
政治这门学科属于理论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而社会资源的庞大为政治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只是会让学生进行书本上的学习,而忽略了学生对于课外知识当今时事热点的补充,政治教学的考试就应该是学生对于当今政治时事热点的看法,通过了解学生们的想法,进而了解学生对于政治学习的掌握程度,从长远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政治观点。因此,教师要充分的利用社会上的信息资源,即使是在高中学生学习紧迫的情况下,也要抽取一定的时间为学生补充实时热点,如果学生学习政治,但是连国家的现状和国情都不了解,又怎么谈得上学习政治取得了好成果呢?教师在进行政治学科综合评价时,也要转变传统的评价标准,将学生对于实时热点的掌握作为评判的一部分,全面的提高学生的政治学科素养。
三、联系生活实际,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高中政治教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能力分析社会生活现状,了解目前社会发展国情,能够正确的认识一件具有社会纠纷的事件,培养学生政治实践能力。受传统教学的影响,高中教学往往是应试教育,在政治教学过程中,仅仅让学生死记硬背,完成相关的考试即达到了教学标准,这种教学模式会让学生对于社会的认知不全,自身价值观过于片面,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挖掘课本,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进行关于日常生活中的政治理论探讨,不仅可以节约学生的时间进行社会探索,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政治实时认知能力。
例如,在进行关于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大会选举的视频,并提问学生,“大家认为我国现代的社会主义国家同以前的封建主义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大家认为选举制度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以此展开思路。在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说出“公平”“民主”的词语时,教师可以从班上选名学生为大家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让学生从核心价值观内选出三个词对社会生活中的现状做出探讨,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人们生活的实践意义。教师通过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让学生进行社会探讨,并进行相应的评价,给出学生在对社会评价中的正确思想,并对学生的一些不好的想法进行指引,保证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完整性。
【结束语】综上所述,新课改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和自身特长,帮助学生在未来中更好的发展,学校教书育人是为了学生的一切,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要积极的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阳光的社会价值观,提高课堂的活力,调动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秉持着教书育人的切实教学目的,不断提升政治教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1]陶秀玲. 基于法治素养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探究[N]. 贵州民族报,2020-10-20(A03).
[2]温馨.关于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哲学辩证思考[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10):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