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绮群
东莞市虎门镇太平小学 广东东莞523900
[摘要]:中国的俗语中讲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阅读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阅读教学质量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影响较大,在英语课堂内外,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地具有发散性,主要培养方法为思维训练,并且以此形成主线,从而使得学生可以逐渐的从中得到更多的认知和理解。
[关键词]: 阅读教学;思维导图;教学策略;实践案例
一、研究背景
(一)师困: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遇到的困扰
阅读在英语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学习过程中必须的缓解,从人教版的PEP教材中可以看出,目前中、高年级的英语教学内容大部分阅读的内容涵盖了较多的方面,包括季节、节日和科普知识等。但是这些阅读材料较为枯燥,不能有效的提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另外,一些学生尽管对阅读材料的内容有着较高的兴趣,但因语言能力不足,在朗读、复述课文内容时存在困难。怎样提升英语阅读的教学效果是所有教学工作者以及研究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生难: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中碰到的困难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小学英语阅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笔者对学校五六年级学生做了一个“你喜欢英语阅读课吗?”的问卷调查。此次调查问卷是在五年级和六年级开展的,每班各抽了25名同学。从调查中发现:89%的学生对英语有非常高的喜爱程度;有近60%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喜爱达到了一般程度,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的学生认为自身在进行英语阅读时有困难;近70%的学生在学习上能够受到老师的指导。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看到,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兴趣,但是英语阅读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大部分的学生对阅读还处于非常迷茫的时期,学生不懂归纳总结,学习方式也有所欠缺;而老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应该采用更加先进的方法,使得阅读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可以为学生解决实际的需求,使得学生可以有效的阅读,进一步掌握更好的学习技巧。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对学生的思维发散有着较大帮助,使得学生可以逐渐的加深和拓宽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进而提升阅读的实际效果。
二、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Mind Map)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由托尼?巴赞(Tony Buzan)提出。思维导图的主要特点在于可以借助图片、文字甚至颜色对所学内容进行呈现,对人的左脑和右脑进行合理利用。借助思维导图可以让内容更加形象,让记忆更加方便。这些图示可以对人们的思维起到引导作用,可以从中总结出人脑中的全面的思维情况。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借助相应的思维导图对自己的知识构建一定的网络学生在构建导图的过程中也是对知识的再次认识和理解。并且将知识进行不断的联系,使得知识框架更加的完善。
三、案例分析
下面以PEP小学英语Book6第二单元 My favourite season PartB Read&write为例,这部分内容以机器人Robin讲述他喜欢的季节,文章篇幅比较长,使得学生在理解上有着一定的困难,内容中涵盖了季节,天气、活动和景色等几方面描述。教师在进行思维导图引导的时候应该重点围绕一些方面,进而找出文章的主线,使得一些内容不再单调,让学生理解更加容易。
(一)课前:激活背景,引出导图
1.对于教师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对此进行引导,如:How many seasons are there in a year? What are they?
2.与此同时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将关键词进行相关的记录,如:seasons、spring、summer、autumn和winter,这些词就形成了本次课程的思维导图以及中心内容。
(二)课中:逐步引领,细化导图
1. 将课文内容按season,scene和activities几个部分进行条理细分,设计一个表格,让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根据课文内容填充表格,这样,可以较为直观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使学生的思路能更加清晰,方便记忆。
2.教师让学生可以找到熟悉的内容,并且口头叙述出关键词,教师可以依照学生的口述内容进行关键词的填写,逐步画出思维导图的侧枝,这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对复述课文形成良好的基础。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得学生思路逐渐 清晰从而清晰表达内容。
(三)课后:导图引导,复述课文
1.阅读最主要的目的是将所获取的信息经过整理后进行输出,很多学生不能很好的整理信息,那如何在阅读中提升孩子们的归纳总结表达能力?思维导图可以有着更好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将词汇从课文中叙述,建立起相关的枝干,这就是交错式的阅读方式,有着较好的提示作用。
2.在课程结束前,教师应该有意的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观察,进而熟悉思维导图如何制作,同时还要了解季节相关内容,最终教师可以用PPT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维导图制作的讲授。建议学生进行尝试。
(四)课后延伸:自制导图,内化知识
1.学生在进行相关学习后,可以依照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绘制思维导图,这也是本文的再一次理解,在导图下可以将知识进行有效串接。所以在课时结束后,布置了以下家庭作业:基于季节的背景,制作相应的思维导图;根据绘制的思维导图写一段话,达到以读促写的效果。
2.基于实际的效果,发现活动中学生有着较高的积极性和热情。部分学生能够很好的按成思维导图,进而根据思维导图进行相关的学习,效果良好。
四、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 一) 教师:思维导图的牵线人
通过上面的课例,可以发现,英语阅读中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思维导图贯穿整节课的始终,学生将所读的故事文本立体整理成思维导图的形式,故事内容一下子清晰化和图片化。课例的学习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学习seasons的思维导图。在此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的不同阶段的阅读思维能力。课程中主要以思维导图的方式为主线,教学的程序十分有序,教师可以通过监督和记录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查看。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及时的帮助,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步提升。
( 二) 学生:思维导图的使用者
思维导图对于学生有着重要意义,可以使得学生更加高效的对阅读内容进行理解,从而可以体会其中的快乐。借助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对较生的阅读内容进行快速理解,对文章的大意进行掌握,并且还能有效提高学习能力。在课后的作业中,学生在进行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可以很好的展现出个人的思维过程。完成导图后可以有效的掌握词汇,大幅提升思维能力。学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将知识进行串联,使得所学的内容进行更加牢靠掌握。所以思维导图对于英语阅读的学习有着重要帮助。
五、结语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的运用对于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学习中有着重要意义,其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的开阔,并且可以让学生在知识的认识上能够多元化。
构建一定的思维导图,这样在阅读上可以有着更加明确的方向,非常利于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整合,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对一些知识点的掌控更加的灵敏。进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较大帮助。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外语教学展望[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裴光钢. 思维导图和外语教学[J]. 山东外语教学,2007( 2) .
[3]范冰.思维导图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版),2011(11).
[4]于琳.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学生英语, 20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