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鹏
天津市红桥区教师发展中心 天津市 300000
内容摘要:语言需要在自然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大量感知、体验、理解和运用进行习得。在英语非母语国家缺乏自然、真实的情境,所以需要创设情境来引发语言的习得。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创造出一种交互性的三维立体行为环境,让用户拥有身临其境地感受。在教学中创设这种自然、真实、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感知、体验、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够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与乐趣、提升语言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习得语言。
关键词:虚拟现实 英语教学 创设情境
语言学家布鲁姆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创造更多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提出:“英语课程提倡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情境中应用语言的机会。同时,依据小学生模仿力强、爱表现的年龄特点和容易对直观性强、形象性强、趣味性强的事物感兴趣的认知特点,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接近现实的语言情境则更易于学生感知、体验、理解和运用语言,促进语言习得。
一、小学英语教学情境创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创设情境的素材准备不够丰富
有些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只是将教材中的情境再现,没能充分挖掘出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采用学生更加感兴趣的素材。时间久了,会使学生的视野受到局限,对于语言的运用会被固定在教材特定的情境中,缺少真实运用语言的机会。
(二)创设情境的方式略显陈旧
有些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会运用到挂图、卡片、实物等方式,但对于拥有较大信息量和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当今小学生来说,由这些方式创设出的情境生动性、精彩性不足,不能充分吸引学生,不能有效地引导他们融入情境。
(三)情境创设缺乏交际性
有些教师依旧把英语作为一门只重视传授语言知识的学科,忽略了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性质,所创设的情境缺乏交际性,只注重了语言知识的落实,没能有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
二、虚拟现实技术及其特点
(一)什么是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指利用计算机搭载互联网技术构建的一种体验虚拟现实技术,它融合了计算机人机接口技术、传感技术、多媒体等多种技术,创造了一种交互性的三维立体行为环境,用户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由虚拟现实技术所创造的新环境。
(二)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
1.沉浸性:是指用户在虚拟环境中体验到与处在真实环境中同样的感受。
2.交互性:是指用户能够在虚拟环境中体验到真实的操作感和接收到与真实环境同样的反馈。
3.想象性:虚拟现实技术既能够依据人们所掌握的信息和认知,模拟出真实的情境,还可以创设出现实中不存在甚至是无法发生的情境。
三、在虚拟现实技术辅助下创设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
英语学习应该置身于自然的、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大量感知、体验、理解和运用,以一种自然交流的状态不断习得。借助虚拟现实技术,生成一种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在多维信息空间上创建一系列虚拟的教学情境。学生沉浸在其中,就如同置身于真实的语言情境中,通过感知、体验、理解和运用该情境内所需的语言,逐步实现“二语习得”。
(一)创设“沉浸式的真实情境”,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与乐趣
“沉浸式的真实情境”具有扩展和增强听觉、触觉、力觉、运动,甚至味觉、嗅觉等感知功能。
学生在虚拟现实环境中具冇多感官的体验,这样更能激发小学生的“直接兴趣”,既让学生学得更有乐趣,又提高了他们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学习效率得到较大提升。
如,在学习恐龙类单词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令这些早已灭绝的大型动物重新“复活”,有一款叫做AR涂涂乐的彩色绘本,它结合VR技术通过扫描图片,可以让凶猛的霸王龙、会飞的翼龙、剑龙、雷龙、马门溪龙等这些平时只能从图片上见到的巨型动物,活灵活现的浮现在孩子们眼前。恐龙们摇摆着身子,口中吼着自己的英文名称朝孩子们“走来”,在孩子们一声声的惊呼中,就可以感受到他们对此种学习方式的喜爱。学生们可以拿着平板与动物们进行着互动,不仅学习了相应的单词,还可以全方位的观察各种恐龙。
(二)创设“交互式的真实情境”,提升语言的应用能力
虚拟现实技术能够为我们呈现真实的生活情境,利用这些真实、立体、动态的情境,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快速地融入到真实的情境中,真实的使用语言与人交流互动,从而习得语言。
如:在《I like hamburgers》一课中,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模拟出同学们在麦当劳餐厅就餐的真实情境。学生们此时被带入情境中,就是在一名在餐厅进餐的顾客,真实的运用语言表演出在麦当劳购餐时的对话场面。学生们将本课的语言知识如:Can I help you?\What would you like? I want… Anything else? How much are they? 等运用得准确、熟练、灵活。突出了英语教学“在情境中学、在情境中练”的特点,达到了语言习得的目的。
(三)创设虚拟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所谓虚拟情境指人脑想象和抽象出的一个有典型性的状态、场景、氛围等,它是一种完全沉浸在虚拟环境下的有目的的交互式体验。
创设教学所需的虚拟情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记忆存储感知到的外部信息,继而还能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的加工和意义的构建,同时融入个人情感,形成积极的心理体验,达到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目的。
如:在教授有关各国名称的词语时,利用观看国旗图片了解国家进而进行英语单词的学习可以完成这一任务。如果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出奥运会开幕式的情景:“座无虚席的现代化育场,激昂的奥运主题曲,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观众们排山倒海般的欢呼声”。学生“走入”情境扮演各国运动员高呼着自己国家的名字:“China, China, I’m from China.“USA, USA, I’m from the USA…”步入体育场,这些会带给学生们完美的“视、听、说、触、想”多感体验,会在兴奋、愉快的状态下很快掌握的这些国名词语。
近年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以虚拟现实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应用发展更加成熟,它们对教学的辅助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些信息技术手段,创设出更加真实、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感知、体验、理解和运用语言,真正提高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促进语言习得。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1.
[2] 张伯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1).
[3] 邓源源. 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文教资料 2005,(5).
[4] 李吉林.情境教育精要[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
[5] 张仁贤.有效教学情境创设方法[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
[6] 李建荣,孔素真.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实验室
2017,(3):98-100.
[7] 毛澄洁. VR 教学带来的机会与挑战 [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6(11):14-14.
[8] 高媛,刘德建,黄真真,等. 虚拟现实技术促进学习的核心要素及其挑战[J].电化教育研究,2016, (10):77-87.
[10] 周清.虚拟现实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 2017,(28):190.
[11] 雷巧鸣.VR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23):131-132.
[12] 陈梅芬.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外语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应用[J].北京
化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6,(4):99-103.
[13] 赵阶晨,方凌霄.虚拟现实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 (1):64-66
[14] 王同聚. 虚拟和增强现实 (VR/AR) 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前景
展望 [J]. 数字教育, 2017, 3 (1):1-10.
[15] 方颖莹, 司静静, 王及时.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创新性
应用研究 [J]. 亚太教育 , 2016 ,(13):10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