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第26期   作者:谢桂艳
[导读] 伴随素质教育的普及,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谢桂艳
        河源市第三小学  广东河源 517000
        摘要:伴随素质教育的普及,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小学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加强体育锻炼,既能强身健体,也能培养意志品质。然而受传统思想束缚,很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方法,致使教学效果不佳。为扭转这个局面,需要创新教学方法。本文就如何在体育课堂上培养学生意志品质进行探究,旨在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意志品质;培养策略

前言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攀升,小学生的成长环境更加优越。新时代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导致意志品质较为薄弱[1]。主要表现有:怕苦怕累、自控力差、性格犹豫等,这些问题对小学生的良性发展构成很大阻碍。体育学科对培养意志品质很有帮助,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创新教育理念及方法,推动小学生向更高层次迈进。基于此,本文先归纳意志品质的具体内容,再提出培养意志品质的有效策略,以供广大同仁参考。
一、小学生应具备的意志品质
(一)自立自主
        新时期下的学生是幸福的,不仅拥有舒适的生活环境,还有很多关心自己的人。常言道:“事情都有两面性。”既然有好的一面,必然有不好的一面。每当小学生遇到困难,家人都会第一时间施以援手。久而久之,小学生就会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人格缺陷越来越明显。体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戒掉惰性,并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勇于奋斗的精神。
(二)果断性
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的一切被安排的井井有条,无需他们操心。当面临选择时,大多时候由家长来决定。再加上现在的小学生比较优柔寡断,如果非要二选一,他们会犹豫不决,无法短时间里给出判断。小学体育教堂教学环节存在不少复杂或紧迫的情况,没有太多时间让学生思考,这时就需要学生快速作出判断。通过一次次训练,学生就会变得顽强果断。
(三)自制力
        小学生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如果不是家长或教师进行约束,他们早就已经放飞自我。正是由于思想懒散,性格活泼,导致小学生缺乏一定的自制力[2]。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会给学生下达指令,学生要认真落实。起初,学生的心理会有抵触情绪,认为教师限制了自己的自由。随着教学的推进,学生逐渐体验到体育运动的魅力,会积极主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长此以往,学生的自制力必然有一个新提升。
二、小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策略
(一)发挥模范作用
        众所周知,小学生好模仿,会下意识的模仿教师的言行。因此,体育教师要规范自身言行,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比如在足球运动中,教师要参与其中。由于足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运动,双方在抢球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碰撞,可能导致教师不小心受伤。倘若伤情不重,教师可一边安抚鼓励学生,一边继续比赛。通过此举,让小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即运动损伤在所难免,只要不是什么大问题,都要坚持下去。当学生受伤后,会视伤情程度选择是否继续。大多时候,学生都会坚持下去。可以看到,学生在遭遇困难时没有选择退缩,而是迎难而上。久而久之,学生的抗压能力就会变强。当然,如果受伤较为严重,就不要硬撑,应及时处理,避免伤情扩大。倘若学生依然坚持,就需要教师语重心长的教导,并时刻关注治疗进度。待学生伤好归队后,教师要第一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预防此类事件再度发生。
(二)加强思想教育
        在素质教育大力实行的今天,小学教育重心发生偏移。

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还要锤炼思想品质。在体育教学中,思想教育不可不少,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实践证明,讲大道理的方法不可缺,正确做法是列举名人事迹,组织学生探讨。刘翔是家喻户晓的运动员,他的出现打破了黄种人不适合田径的魔咒。在雅典奥运会上,刘翔以傲人的成绩摘获冠军。在之后的时间里,更是收获更多国际比赛的冠军,为祖国争得了荣誉。然而好景不长,高强度的训练,密集的比赛,让他伤病复发。在北京奥运赛场上,刘翔的脚伤复发,不得不退出比赛。在随后的岁月里,刘翔带着伤病参与训练,并取得了一些奖牌。正当大家以为刘翔能够夺得伦敦奥运奖牌时,他摔倒在跑道上。讲到这时,难免会有学生提出质疑:“感觉刘翔不摔倒也获得不了奖牌,所以摔倒反而成为一个借口。”教师先不对这个观点进行评论,只是提出一个问题:“刘翔重重摔在场地后,为何不直接立场,反而要单腿跳到终点?”学生陷入沉思。此时,教师组织大家进行讨论,在思想碰撞中找出答案,即刘翔带伤比赛,这种精神值得敬佩。他之所以坚持到终点,这是一种体育精神。从这个表现可以看出刘翔热爱田径,享受比赛。通过讲述名人事迹,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思想,这对培养坚毅品质很有帮助。
(三)创新体育活动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把控运动强度及运动量,既要避免运动损伤,又要让学生感受到一定压力[3]。当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后,自信心会提升,拼搏精神也会养成。比如在进行耐力跑训练时,教师要先讲解跑步技术,包括直线跑、弯道跑等。再向学生传授长跑心得,包括如何克服情绪、如何缓解疲劳。学生在接受相关知识后,在跑步时就可从容应对各种问题。当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时,学生就会自动调整呼吸。当身体疲惫不堪,思想出现松动时,学生就会给自己打气,并尝试转移注意力。当学生达到终点时,内心的喜悦无以言表,意志品质显著提升。
(四)巧用体育游戏
小学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不成熟。倘若一味开展体育训练,会让学生感觉无趣,这为抗拒心理的形成提供了温床。为打开这个局面,需要教师增加教学趣味性。巧妙组织游戏教学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学生在游戏中收获快乐,在快乐中收获知识技术。更为重要的是,顽强果断的意志品质也会养成。以篮球运动为例,阐述如何组织游戏。比如在讲解投篮技术时,教师可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组织投篮比赛。在比赛前,教师要布置好场地。在内圈画5个点,在外圈画5个点,点位距离篮筐的距离由教师把控。游戏规则是一人投篮成功,下一人换点投篮,直至投进十个球。用时最短的队伍获胜,可获得自由活动时间。其余队伍要接受惩罚,项目包括俯卧撑、蛙跳等。
(五)巧用现代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技术日新月异,是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有力帮手。教师要利用现代技术吸引学生目光,锤炼学生意志品质。投掷类项目一直是体育教学的难点,学生对投掷运动不大感兴趣。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将高水平比赛视频播放出来。在观看视频时,学生逐渐感受到投掷的乐趣。这时,教师再播放运动员训练画面。通过此举,告诉学生一个道理,即投掷运动员之所以能够取得傲人的成绩,得益于坚持不懈的努力。当学生思想转变后,在教学课堂上会严格按照指令执行,不仅运动水平显著提升,自制力还有所增强。
三、总结
        意志力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品质,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更新理念,积极创新教学。在体育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发挥模范作用、加强思想教育,还要创新体育活动,营造教学氛围。在多措并举下,推动意志品质的形成,这对学生今后的成长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姚强.新课改下小学体育对学生意志品质培养初探[J].中国新通信,2020,22(04):217.
[2]吴小明.简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J].青少年体育,2020(02):44-45.
[3]马德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4):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