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高中美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第26期   作者:黎严谦
[导读]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若想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黎严谦
        (肇庆市高要区第二中学 广东 肇庆  526100)
        摘要: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若想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要任务就是打破传统教学形式,采取灵活、高效的教学方法推进美术教育活动。本文围绕高中美术教学,积极探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美术教育中的现存问题,并提出了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以期助力高中美术课堂取得优良教学效果,达到预期中的美术教学境界。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美术;自主学习;培养
        纵观高中教学体系,美术课程发挥重要作用,其教学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美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及学科素养,更在于培育学生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就当前高中美术教学现状而言,部分学生依旧将高考及升学作为努力方向,致使其无法集中更多美术资源,导致美术自学效果不如人意。最近几年,立足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双管齐下”背景,高中美术教学格外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目前高中美术教学现存问题
(一)美术新课程改革力度不足
        由于观念偏差,社会及学校等对高中美术课程改革认知有待提高。首先,相关教育部门未曾大力宣传高中美术课程改革重要意义。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相关教师观念落后,依旧将“眼光”放在升学方面,一味追求升学率,令素质教育大打折扣。此外,大多家长、学生认为在升学面前、就业面前,美术教育不值一提,完全不能发挥实际效用。另外,大多高中学校在美术师资配置方面,支持力度不足,严重占用美术课时,甚至将美术课改成自习课,致使美术教学价值一路下滑。
(二)美术师资素质有待提升
        现阶段,高中美术专职教师数量少之又少,部分学校会聘用非专业美术教师任职美术岗位。在本质上来讲,专业美术教师与非专业美术教师教学方法、经验、效果等均会有所差距。一般来说,非专业美术教师常常会将美术课时间让给主科教师,导致美术教学效果大打折扣「1」。另外,大多学校严重匮乏美术教师评价机制,致使美术教师待遇、评优、晋级等均受冷落,严重挫败美术教师教学信心,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三)学生美术学习动力缺失
        在传统美术教学中,学习模式枯燥,与学生现实生活脱离,无法真正调动学生兴趣。美术考试范围固化,普遍以速写、素描、水粉等为主,致使高中美术教学发展成“技能性”教学,未曾真正展现美术课内涵。与此同时,受高考压力影响,大多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精力放在“语数外”“物理化”等主科。长时间下来,导致美术学习状态不佳,学习效果很难令人满意。
二、新课改高中美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创建情境,刺激学生内在动力
        参照高中美术新课标要求,高中美术教学应注重创建情境。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美术现象、作品等,依托相关音乐、角色故事科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潜在兴趣,加深学生对美术文化、美术历史及美术作用的认知。同时,高中美术教育应注重学生想象力,引导学生展开社会实践,激励学生创造出极具新意、艺术特性的美术作品。美术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幻灯片、范画教具等吸引学生兴趣。通过写生训练、临摹训练培养学生观察力,刺激学生学习动机。在美术教学中,时常会遇到开放性问题。在探讨开放性问题时,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接受学生的“自圆其说”,并对学生见解给予鼓励、赞赏,促使学生产生成就感,进而增强美术学习信心「2」。只有当学生学习动机受到激发后,学生才会对美术课产生深远兴趣,进而愿意投入更多时间及精力到美术知识学习中。


(二)角色互换,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在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之际,教师应突破传统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意识,改变教学思路,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充分锻炼学生美术技巧及个性,进而实现美术教育学的“多元互动”。例如,在讲解后印象主义内容时,教师便需要向学生清晰阐述后印象主义绘画特点、风格。随之,将凡高《向日葵》美术作品作为切入点,逐步带领学生深入探讨后印象主义流派。与此同时,教师还应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指明方向。如,指引学生探索后印象主义绘画艺术成就、后印象主义绘画特色和印象主义绘画经典人物等。与此同时,教师可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邀请每一小组选择相应的学习主题,由组内成员共同搜集材料,参与主题知识讨论。为了切实提高学生主动性,教师应注重转变教学角色,切记不要将自己置于高姿态地位,应以平等身份与学生共同参加小组活动。最后,为了能进一步检验学生自学成果,教师应指引学生针对课堂内容展开公开演示,在全班同学面前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是小组学习成果汇报活动的促进者、聆听者,又是参与小组讨论活动的“学习者”。通过小组讨论学习活动,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油然增多,学习热情更是只增不减。
(三)自主实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高中美术自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培养需要通过多样化课堂教学内容、方案得以完成。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入新鲜创作素材,指导学生自主探究素材,逐步了解美术创作能力。例如,在讲解民间美术内容时,为了确保学生全面了解民间剪纸工艺,教师便可以通过课余时间带领学生走入本地艺术博物馆,亦或者为学生播放剪纸大师纪录片等等,促进学生深入了解剪纸知识。与此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邀请民间剪纸艺人走进学校,为学生表演剪纸工艺。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定会受到启发,进一步感悟民间美术的生命力。当学生受到民间美术的启发后,便会乐于参与自主实践活动,独自创作剪纸作品。此外,教师还可以指引学生积极搜索当地民俗美术作品,与其他学生、教师相互交流民俗美术,共同鉴赏美术作品。通过各式各样的实践小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美术素养,为其日后美术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指导学法,促进学生乐学会学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之际,方法与策略尤为重要。纵观高中美术教学过程,教师需加强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树立学生美术学习信心,促使学生积极配合教师教学活动。为此,美术教师应善于打造平等、互动、民主的良性师生关系。在与学生交流之际,做到相互尊重、相互沟通、相互换位思考,共同完成美术新课程教学改革任务。为了确保学生提高自主学习效率,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美术学习策略。例如,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以某一美术作品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作品优势与弊端,进而了解作品差异原因。同时,教师也可以围绕作品设计讨论问题,通过一系列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值得注意的一点,在指导“学法”的过程中,美术教师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点,展开个性指导。采取相应措施,促进每一名同学都能个性发展,取得优异的美术学习成绩。除此之外,美术教师需注重营造和谐的美术课堂氛围,改变“一言堂”教学现象,将民主意识带入课堂。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应鼓励每一名学生的发言,令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培养。最后,美术教师应转变课堂教学形式,允许学生自由分组、自由交流与实践。换言之,只有美术教师遵循美术新课程标准要求,积极为学生营造和谐、轻松地学习环境,才能促进学生有所收获,促使学生更“乐学”美术、“会学”美术。
        结束语:总而言之,培养高中生美术自主学习能力,可谓是任重道远。在这个过程内,美术教师应时刻发挥主导性作用,为学生打造思维空间,努力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同时,要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下,充分展现学生主体意识,促使其积极地参与美术教学活动,进而乐于思考美术内容、创作美术内容。
参考文献:
[1]曹启海.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创新实践[J].创新人才教育,2019 .
[2]毛城伟.高中美术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9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