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秀娟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渔涝镇中心小学 广东 肇庆 5260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不断推进,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工作质量成为了教育部门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农村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工作,更是成为了教育部门工作的重点。在发展过程中教育部门对农村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提出了要求,即在发展过程中利用合理的方式去引导学生,以保证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能够正确理解所学知识,同时还要提高农村低年级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质量。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开始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去引导学生,以保证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课程;朗读教学;效果
在当前这一教育事业深化改革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工作中改变了教学方式与观念,通过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因为在传统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总是利用传统方式去引导学生,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综合能力提升受到了影响。所以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并保证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能够正确理解所学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就开始利用现代化教学方式与观念去引导学生,最终达到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那么本文就对如何有效提高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质量与效率进行总结,并提出优化意见。
一、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现状
(一)重心偏移
通过实际教学总结可以了解到,当前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教师对朗读教学的关注度不高,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引导方面不明确、重心偏移等问题,使得教学质量与效率直线下降,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与提升。例如,教师进行到《曹冲称象》这一文章教学时,教师就经常会出现不断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拆分解析的情况,并没有关注学生是否对文章学习与阅读产生了兴趣,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课程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严重的还会导致教师准备的教学内容失去教育价值。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重点关注这一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进而有效提高课程教学水准[1]。
(二)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农村小学语文低年级阶段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学生的基础能力较差,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基础、发音等基础阅读能力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若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总结可以了解到,学生出现基础阅读能力差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教学方式存在问题。例如,教师进行到《去年的树》这一文章教学时,教师就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引导问题,那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会对文章中学生不理解的词汇进行解析,并让学生在学习中重复阅读不理解的语句,使得整篇文章的概念在学生的印象中越来越模糊,学生在课程学习后就会出现无法对整篇文章进行阅读的情况,进而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养成与提升。
(三)教学过程单一
在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利用单一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并且一种教学方式会多次出现在课程引导中,这就导致学生在重复的课程引导下对课程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传统教学理念为课程教学工作带来了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会利用传统教学观念去引导学生,同时其教学方式也是根据传统教学理念推演而成。所以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转而利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去设计教学计划,保证教学工作能够更加多样化的开展,进一步提高课程学习与学生的关联性,以达到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缺少科学的评价
教学评价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阅读能力的提升、自信心养成都有着一定影响,再加上处在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其自我理解能力较差,所以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就会出现自我判断失误的问题,严重的还会导致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因此在教育事业改革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利用合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以保证教学工作能够有效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提升,并进一步推动农村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工作步入现代化发展进程中。
二、促进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策略
(一)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朗读兴趣
相信广大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即“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课程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效提高自身综合能力,进而在学习过程中正确了解所学知识,并将其灵活应用起来。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重点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进而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教学前利用与文章内容相关的知识去提高学生探索兴趣,并结合文章内容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这样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就会正确理解文章内容,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章进行有效阅读[2]。例如,教师进行到《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一文章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通过老屋的善良、同情等情感表达去引导学生,还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同学们是老屋,那么你们会怎么回应这些动物的请求,并让学生在此重复通读文章,保证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文章阅读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章,进而有效提高学生课程参与兴趣与学习兴趣。
(二)教师需要抓好生字教学,为学生的顺利朗读扫清一切障碍
学生能够有效进行文章阅读的基本要求就是正确认识生字,只有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正确认识了生字,才能通顺的对文章进行阅读与学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利用合理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即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字,并通过切合实际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理解,以达到有效提高学生文章阅读质量与效率的目的。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分组,并让学生在文章学习中将遇到的生字总结出来,同时小组成员之间还可以相互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降低班级中重复生字出现的问题,最后将每一小组统计出的生字总结出来,在教学中为学生讲解,保证学生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文章阅读。
(三)教师需要丰富朗读形式,提高朗读兴趣
对于处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课堂外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使学生注意力分散,这就会导致学生文章阅读能力下降,严重的还会导致教师阅读教学工作失去其教育价值。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利用合理的方式去引导学生,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学活动、学生竞赛等方式去激发学生课堂参与兴趣,并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例如,教师进行到,《大自然的声音》这一文章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如让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分别扮演不同的自然角色,通过自己岁角色的理解来发出声响,并为学生组建自然声音合唱团,以保证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文章理解能力,保证阅读教学工作质量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总结可以了解到,在当前这一教育事业深化改革背景下,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工作存在哪些问题,同时也了解到应如何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但是笔者提出的解决方法仅仅是冰山一角,广大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还要不断总结经验,进而利用合理的方式制定出教学计划,以保证可以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与效率,进一步推动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步入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同时也为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慧玲. 略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 文存阅刊, 2019, (10):114-114.
[2]王苗苗. 探究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 中华少年, 2019(13):7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