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淑敏
(东莞市南城中心小学 广东 ?东莞 523000)
摘要: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游戏教学法的合理运用,能够从最大的程度上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使其具备足够的学习热情,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真正的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本文重点分析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游戏教学的进展,结合着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实际情况,阐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该采取的游戏教学策略,确保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成果得以优化和完善。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游戏教学;策略
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若是未能寻找到兴趣点,将很难配合老师们的授课过程,甚至会在学习中表现出十分吃力的一面。面对这样的情况,小学低年级任课教师应该积极的认识到科学教学方法的运用,结合学生们的兴趣点展开详细的分析,制定出科学的策略,保证教学活动顺利的推进,以便更及时的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主张老师们合理的使用游戏教学法,以此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实践中,真正的理解并感悟所学习的理论知识【1】。
一、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游戏教学的必要性
在《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的提及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应该呈现出儿童易于接受的游戏教学模式,方便学生们积极的参与到实践中,主动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互结合,达到更为理想的效果【2】。游戏策略在道德与法治中体现出必要性和可行性。游戏教学策略重点是教师们为了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目的,促使课堂教学进程更加顺利的方案,能够营造出相对理想的课堂范围,促使学生们在愉快的环境下能够自由自在的成长和进步,收获更加圆满的学习效果。除了相关的规定要求小学教育活动开展中积极的运用游戏教学策略外,还因游戏教学策略在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意义备受关注:首先,能够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通过科学的落实游戏教学法,可以让传统的说教形式加以突破,使得静态书本知识的传授转变为趣味活动,让学生们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其次,能够激发学生们的活跃思维。游戏体现出规则性以及益智性特征,通过学生们的积极参与,促使学生们具备了规则意识,从而可以逐步的养成优良习惯,对道德思维和法治思维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帮助;再者,让课堂氛围更加的活跃【3】。因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他们更加看重的是自身情感及需求的满足,表现出较为强烈的自我中心倾向。通过科学的运用游戏教学策略,促使着学生们可以积极的构建同伴关系,在相对开放和和谐的空间下,与老师们建立起密切的关系,保证双方关系更加的融洽和得当。
二、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游戏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积极营造优良情境及氛围
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该重视游戏情境及氛围的营造,确保学生们可以被引领至特定的环境中,真正的让教学效果显示出来。在一二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对于实际接触到的教学环境均能产生直接的印象,因此应该重视学生们的认知特征,落实好教学的直观和形象展示,确保学生们可以获取更加真实的教学体验。比如,在学习到“我和大自然”一章节内容时,老师应该抓住适当的时机,选择在适宜的季节,带领着学生们参与到室外的活动中,让其可以与大自然亲密的接触,真正的感受到大自然的真谛,在自然界中积极的开展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与所学的知识相互的结合起来。游戏教学通过自然环境的有效衬托,促使着生动感和趣味性更加的明显。为达到更为理想的效果,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呈现出虚拟的情境,让学生们通过动画和音频的播放,提升学习的兴趣,由此更积极的融入到游戏的氛围和环境之中,体会到快乐所在。
(二)制定出适中的游戏规则
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孩子们的规则感最为直接的来源就是游戏。在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老师制定游戏规则的时候,应该真正的运用清晰明确的方案,方便学生们能够及时的形成规则意识【4】。游戏开始前,教师应该通过简洁的语言鼓励学生们明确规则和要领,以便为后续的游戏奠定良好的基础。因为游戏教学存在着明显的特殊性,若是学生们出现了不恰当的行为,教师应该适当的督促其改正,通过委婉的语言进行正面的引导。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也可采取合理的奖励机制,如小红花和漂亮卡片等,使得学生们的情感需求得以满足,这对于积极的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同时对其加以维护等有着较大的帮助。
(三)掌握游戏教学的尺度
因一二年级的小学生缺乏足够的自制力,若是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未能对游戏教学模式的尺度加以把控,将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使其沉迷于游戏中无法自拔。依照调查研究显示,7-10岁的儿童在注意力问题上存有明显的特征,一般仅能稳定于二十分钟,但小学课堂时间基本在四十分钟左右,若未能展开科学的筹划,势必影响到游戏教学的成果,也无法保证学生们的学习成效和基本的进展。在实际的教学进程中,老师应该找准时机,让学生们在课前热身5-10分钟,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们的情感体验游戏控制在10-15分钟。整个过程,能够调动起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确保核心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四)深入解读文本主旨
文本主旨的解读意义重大,对于相关的内容,应该展开深入的解析,让学生们可以拥有一个相对清晰的思路【5】。只有深入的剖析文本主旨,才能帮助学生们进步,真正的了解到学习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重视文本主旨的解读,方便将游戏教学的元素加以获取,促使教学的成效更加的显著。首先,需要对教材的整体情况加以把握,对教材内容的结构展开深入的分析,明确实际的编写特征,了解教学目标和难重点所在。其次,还需对教材的内容展开较为合理的模块化分析,其中涉及到的绘本故事以及插图等,均应该进行相对细致的判断,以便挖掘出更为丰富的游戏教学资源。教材的主题单元形式应该进行详细的概述,依照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详细的讨论,促使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发现的问题得到有效的处理。在搜集到相关的资源之后,还应该具有针对性的指导,保证教学时效性显著。
结语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们来说,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若是未能寻找到自身的兴趣点,将无法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推进,甚至产生一种负面的情绪,难以积极的应对整个学习实践的过程,最终影响到学习进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意义重大,除了影响到他们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之外,还能影响其对于法治社会的认识,需要格外的重视游戏教学策略的合理运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科学的游戏教学法,保证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主动性,促使教学活动顺利的开展,整体进程稳步的推进。
参考文献
[1]郑术焱.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生活化”实践——评《小学道德与法治可以这样教》[J].食品科技,2020,45(08):311-312.
[2]郑其瑞.基于任务驱动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智慧课堂教学——以“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06):44-45.
[3]于楠.搭建心灵之桥,成就师生精彩——小学班级管理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融合[J].华夏教师,2020(17):86-87.
[4]杨肇文.区域英雄人物事迹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研究——以无锡籍女新四军为例[J].教育观察,2020,9(19):52-53.
[5]吴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中的缺失与回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11):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