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传琪
(广东省廉江市廉江中学 广东 廉江 524400)
【摘要】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倡导“探究性学习,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科学知识,同时高度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正好适应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趋势,体现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思想。本文从什么是导学案教学模式、导学案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实施效果、反思总结等几个角度出发,浅谈廉江中学高中生物导学案教学与实践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高中生物 导学案 教学与实践
为了更好的适应高中生的学习特点,高中的生物教学在顺应教育改革的时代潮流做出了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导学案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导学案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更关注学生是怎样学的。教师围绕着学生的学开展工作,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内容,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做到因材施学,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一、什么是导学案教学模式
导学案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导学案教学模式更能够被高中学生所接受,也更能够适应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让教师通过搜集各种资料制作成一个教案的形式来指引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导教学,把本节课要讲的课文内容结合一些课外知识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延伸教学,通过知识的延伸来扩展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课堂效率。教师提前做好备课准备,针对本章节的具体内容汇总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在课堂上帮助学生一起攻克,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参与感从而更加投入于本节课的学习。教师根据提前的教案准备再结合本节课的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来具体的实施教学任务,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指导教学从而就达到了高中生物课堂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改革应用。
二、制作导学案的原则
1、课时化原则??尽可能的将一课时的内容写成一个学案。?按课时内容确定导学案的内容编写。这样,有利于调控课时学习的知识量,加强授课的计划性、针对性、时效性,构建高效课堂。
2、问题化原则??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德育点隐入创设的一个个具体的材料情景(生活场景)或课堂活动中。通过一个个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地学习之中。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问题的设置,应当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问题的针对性要强。
3、层次化、递进行原则? 导学案的设计,要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因材施教,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看到激励,学困生看到鼓励。不同层次都能得到发展。
三、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导学案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精心设计导学案,分层设计
教学过程中很难顾及到每个学生,导学案设计要想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面对所有学生很有必要。在导学案的设计中,教师可以在学案中标明有那些问题是必做的,哪些问题是选做的,甚至可以不做的。学案呈现方式上,是需要精神设计的,还应做到图文并茂,提高可持续性,形式多样,化难为简。
2、正确处理学案与教材关系
生物教师不能过于重视学案,忽视学案与教材之间的联系,使得生物学案脱离了教材,学生会形成思想上的误区,认为教材无用,只要有学案就行了,使得学生对于教材中的重难点遗漏,知识脉络混乱。另一方面,教师也不能过分依赖教材,将学案成为教科书的浓缩把版本,学案中应有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模块。
3、没有有效应用导学案教学模式
在实际教学中,尽管某些老师已经树立起了引入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意识,而且在教学中对导学案教学模式做一定的实践,但往往会因为课堂时间等条件的约
束,使得高中生物教师难以对学案导学案模式做更充分的运用。
四、导学案教学模式实施效果
按照高一入学成绩,廉江中学把24个班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我们在每个层次班级分别选取两个教学班进行对比试验。对比如下:
注:X1:高一上学期中段考中各班生物成绩(总分100),X2:高一上学期末湛江市统考中各班生物成绩(总分100),X3:高二上学期期末湛江市统考中各班生物成绩(总分54)、

X4:高二下学期期末100所学校联考中各班生物成绩(总分54)。
从表中可以得出,导学案教学模式开始效果不是很理想,甚至有下滑现象,但经过二年实施学生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五、 导学案教学模式反思总结
1、循序渐进,在不断修正中进步
万事开头难。“导学案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是比较新鲜的事情,学生当初难以适应。学生在不断实施中进步。所以说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问题是如何想办法去激发他们。
2、坚定信念不半途而废
刚开始实施时实验班15班在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中成绩下滑,甚至被对照班21班还差。笔者曾经怀疑过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后来想到试验才进行了半个学期,这么快下定论言之过早。最后坚定信念,在每次的单元测验中也密切留意趋势,慢慢地,采取导学案教学模成绩呈现上升趋势。在最后的高二下学期期末100所学校联考中优势显现。
六、 导学案教学模式研究的展望
导学案教学模式只是一个试验雏形,实施过程中笔者有不少的困惑,如如何根据学生层次方面进行导学案模式教学、如何做到导学案知识的精、准方面(标明那些问题是必做的,哪些问题是选做的,甚至可以不做的);又如如何调动基础非常薄弱的学生积极参与学案导学问题都有待实施者进一步探索。
实践证明,导学案的教学模式能够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探究能力,能够更好的解决课堂探究问题,活跃了课堂气氛,转换了学生的学习习惯,能够有效地改善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使用过程中要求教师对教材的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等提出可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教师在工作中继续探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徐燕. 对高中生物"学案导学"教学的几点思考与总结[J]. 中学生物教学月刊,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