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慧荣
波密县中学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 860300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对于学生的学科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英语是一门语言类的学科,既然是语言类的学科就自然离不开大量阅读的积累。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阅读对于英语教学的重要程度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初中英语,更需要靠大量的阅读来增加词汇量和写作素材。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听说写技能;培养
引言
在学生初中生活的学习中,英语对学生而言是一门比较难的科目,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单词积累和语言练习。阅读这一项更是一个需要技巧的题目,往往学生容易在英语阅读中出现问题。教师应当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跳脱出来,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由带有技巧性地教学取代灌输式的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降低学生对英语阅读的抵触情绪,让学生更好地在英语阅读中提高英语学习的能力。
1英语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①英语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日常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作为阅读材料的引领者和解读者,却不管文章中的情境、美感、思想感情,而是直接将重点的单词、短语、语法直接整理出来,让学生去死记硬背。久而久之就导致学生们没有了自己去进行阅读的兴趣,只会死板地等待教师的知识灌输,没有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解析,这很影响以后学生对待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这种教学模式没有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只教给了学生知识,却没有教给②学生学习方法。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初中阶段的学生知识储备偏低,对各类英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都比较差,词汇量和积累都偏少,导致阅读时不能很准确地把握住文章的主旨和核心,影响阅读效果。而以上几点则大幅制约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些学生在进行文章阅读时,将文章读了好多遍也没找到其中的关键点。还有一些学生因为词汇量的限制,导致经常遇到没看到过的词汇,从而无法理解文章意思,使得阅读速度和阅读效果非常差。
2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听说写技能的培养
2.1对比阅读,锤炼学生的阅读技巧
英语对于学生而言是一门相对较难的科目,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词汇积累。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英语与汉语进行对比阅读,通过这样的形式,首先减轻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阻力。同时,也让学生能够看到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在对比学习的过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文化意识,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了解更多的内容。
2.2践行学习活动观,优化问题设置路径
学习活动观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依托语篇、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参与教师创建的递进式教学活动,在分析、解决问题中促进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而问题是学习的开始,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在深度学习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不仅要理解材料的表层信息,更要挖掘语篇背后的深层内涵。因此教师要将阅读问题化、问题活动化,将问题设置与学习活动观密切结合。例如,教师基于特定阅读教学单元,依据学习活动观设置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类递进式活动,并结合阅读内容在不同层次的学习活动中提出相应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文本的感知理解到论证创造与评价,从而获得对阅读材料信息的深度理解,实现阅读素养及思维的深度发展。
2.3读后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
本次优质课的现场由几组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组成,不同组的学生水平不等。观察发现,大部分的学生现场参与度较高,能及时对教师的课堂内容予以一定的反馈,水平稍好的学生在展示成果时落落大方、口语流利、思路清晰,展示的内容更为完整。但由于是全英文授课,也存在部分学生无法及时跟上课堂节奏,回答时内容重复,无法构成完整句子的情况。总的来讲,学生能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且在小组互动环节,能够与其他同学深入讨论、协作默契,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现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况都较好,氛围融洽。读后活动的实施体现了教师教学的技巧,比如小组活动开展时对学生角色的分工。尤其ThanksgivinginNorthAmerica这一课,教师在向学生讲授中国传统节日时,将自己制作的月饼赠予学生,将现场的氛围推到了高潮且紧紧围绕文化展开拓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4大致浏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自己不认识的单词,多次的查词典或者是硬着头皮去读往往会打击学生英语阅读的积极性。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来缓解学生在英语阅读中遇到的阻力。比如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大致粗略的阅读,抓住文章行文的主要脉络和时间节点等重要信息。通过大致粗略的阅读来了解文章的大意,从而对整篇文章有大致的了解,帮助学生进行后续的学习。学生通过大致的了解理清文章的脉络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重要词汇来组建文章框架,帮组学生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2.5新词汇的认知能力,通过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阅读
随着初中生自身的词汇量的不断增多,阅读能力也就会随之提升。而当初中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不理解的新词汇时,学生就应该去查找字典,了解这些新词汇的词性和含义,并去记住和掌握这些词汇。这样不但能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还能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教师在日常阅读教学活动中,去帮助学生了解新英语词汇的知识点,让学生理解和熟记,也是为学生的阅读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在引领学生扩充词汇量时,可以通过教学生将词汇进行归类,比如把食物类的词汇归为一类,文艺类的词汇归为一类,让学生记忆的时候更方便。或者是通过英语句子的结构进行归类,根据不同语境来分析词汇,然后来判断词汇。
2.6英语学习的“去碎片化”
英语学习活动观提倡以主题意义为引领的课堂,可以改变以往零碎的学习,而是通过整合、归纳,把相应学习阶段的话题系统起来。例如,目前新课标中归纳的三大主题语境分别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传统的泛读和精读等技能对学生快速梳理文本中的知识点,获取信息有很大帮助,若为了加深理解,可以形成信息思维导图。在这个基础之上,教师多挖掘与语篇相关的信息资源,从而创设与学生日常学习、实际生活相关的新的情境,使学生有效地内化新知识、新信息的同时,还有更深层次的学习。
结语
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阅读情况和效果进行科学的分析。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充分结合阅读素材。针对所得出的结论,对阅读教学进行改进,促使学生能更好更快地进行英语素材的积累,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增强学生们的整体英语素养。
参考文献
[1]华敏.如何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3):198.
[2]张力.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甘肃教育,2020(5):70.
[3]缪云红.如何高效地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J].名师在线,2020(9):83-84